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援藏医生赵彦博:

千里援藏是历练 救死扶伤是使命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李榕 09-29 01:27

  西藏林芝当地相关工作人员送别赵彦博等广东省医疗队员。

  “戴上这条哈达,喝一杯青稞酒,感谢您为藏区作出的贡献,祝您以后工作顺利,万事顺心!”8月23日,当援藏医生赵彦博完成援藏工作,准备回深时,西藏林芝当地领导及医院同事,以当地最高礼仪欢送广东省第六批医疗援藏队队员,作为队中一员的赵彦博戴着洁白的哈达,带着当地人的祝福,离开西藏,回到深圳,而援藏这一年终将深深地刻印在他的生命中。

  

危重病例救治 他提供了宝贵意见

  

  时间回到2020年8月,那时,南医大深圳医院刚刚接到援藏任务,要派一名影像科医生参加中组部第六批援藏队,随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前往林芝,在林芝市人民医院开展一年的援藏工作。看到这条通知,赵彦博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彼时,他的妻子还有一个月就要生产。

  “最开始她是不理解的,她希望孩子出生时,我能在身边”,赵彦博说,“我就跟她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历练机会,国家也一直鼓励医疗技术人才去支援边疆建设,将来还可以给孩子讲讲爸爸的援藏故事。”最后,妻子终于被说通了,8月20日,赵彦博踏上援藏的道路,20天后,他的孩子平安出生了。

  而在林芝的赵彦博很快投入工作,在那里,他被任命为林芝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一个月后,他遇到了一个危重病例。那是一名从下级医院转来的产妇,产后大出血,生命体征不稳定,亟须急诊手术。但是采取什么手术方式,妇产科医生犯愁了:如果患者有胎盘植入的话需要切除子宫,否则可以保住子宫。

  医院紧急会诊后,当即决定做MR检查。检查中,医生发现患者宫腔情况复杂且处于躁动状态,MR片质量较差,紧急关头,赵彦博凭借多年阅片经验给出判断:没有发现胎盘植入,仅见部分胎盘残留,给妇产科医生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了依据,最后的手术结果也证实了赵医生的诊断是准确的。“这是我在藏区遇到的第一个危重病例,能够用自己所学,去帮助他们,我觉得很有意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藏区,像这样的案例很多。工作一段时间后,赵彦博发现,仅靠个人,能力毕竟有限,必须要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才能真正为藏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于是,他积极参与医院五大中心建设,担任专家组成员;与其他科室合作开展新技术、新检查方法;通过讲课、会诊、编纂书籍、带教等,提高当地医生的医疗水平和技能。

  援藏一年,赵彦博审核签发各类报告超两万份,随队义诊10次,行程2000多公里,义诊人数过千人。援藏期间,他获得了“优秀援藏干部”、“援藏先进个人”、“教学帮带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而在西藏这一年,赵彦博最大的感受不是苦,而是“一种强烈的被人需要的感觉”。西藏地区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在那里,他用他的专业帮助了很多人,“藏区同胞非常淳朴,他们表达感谢的方式可能就是偷偷给你送点鸡蛋、送两箱奶,让你觉得你做的事情很有意义。”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 李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