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集中供地22宗涉宅地仅1宗流拍
总成交额超450亿元,中海4块保利3块,央企国企成为参拍最大赢家
继5月完成今年首批集中供地后,深圳第二批集中供地也正式拉开大幕。
9月28日,深圳第二批集中供地正式出让,共22宗涉宅地(其中2宗为租赁住房用地),总出让面积81.3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9.92万平方米,总起价422亿元,是近年来深圳招牌挂市场最大规模的一次宅地供应。
从具体结果来看,9月28日出让22宗地,成交20宗,1宗地块流拍,1宗今日摇号,总成交额超450亿元。
当晚,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微发文称,从交易组织情况来看,深圳市第二批次居住用地集中出让主要呈现出“市场态势总体平稳”、“市场竞争理性有序”、“调控措施成效明显”和“住房供给持续保障”的特点。同时,根据深圳市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及工作安排,第三批次住宅用地拟于10月中下旬发布公告。
A
参拍房企:75%以上为国企
规则修改之后,深圳第二轮土拍的参与者瞬间减少。与首批集中供地30多家房企竞拍6宗地相比,本次参与土拍的房企只有15家。其中包括中海、金地、保利置业、华发、华润、天健、招商、南山等。记者注意到,受困三道红线的高周转民企基本不见踪迹,参与的开发商75%以上为国企。
在热点地块的抢夺中,主流房企们不断大手笔拿地。
当日,有着央企背景的中海报名了18宗地,迅猛出击接连将龙华民治的两宗地、光明凤凰、龙岗宝龙共计四宗宅地收入囊中,共斥资12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前两天的广州第二批集中供地的土拍现场,中海同样强势获取3宗中心区域地块,荣登榜首。
国企保利也不遑多让,当日斥资70多亿拿下龙岗新生、龙华民治、坪山三宗地。
除此之外,深圳地铁以底价632900万获得宝安松岗地块,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以22.5亿元+2.6万m2人才房配建面积竞得宝安沙井地块。前者是深圳市国资委直管的国有独资大型企业,后者是深圳市委市政府于2011年成立的大型国有综合性投融资公司。
另华润以上限价21.82亿元+1.3万m2自持竞得宝安区福海地块,成交楼面价约21351m2,溢价率14.96%。
趋势:
考验融资、开发、产品打造和销售水平
对于央企、国企积极拿地,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此前分析称,深圳土地出让门槛是很高的,限地价、限房价、竞地价、竞配建等双限双竞模式,开发商盈利空间被极大压缩,特别考验开发商的融资能力、开发能力、产品打造和销售水平。
另一名在房地产行业多年的人士也对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目前整体市场的融资环境是收紧的,而央企国企相对来说融资利率要更低,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民营房企的高负债问题变得更加严峻,不得不减少拿地,相比之下央企国企的负债率比较低,还有借贷的空间。
B
规则调整:中小房企拿地意愿降低
在此次土拍中,一边国企央企拿地热情高涨,另一边中小房企对土拍的情绪却不高。
“请大家果断一些举牌”、“给大家多一点思考时间”,土拍现场的主持人不止一次地强调,希望拍地进程加快。只是涉及到某些地块的竞拍中,气氛确实难以调动。甚至某块地的竞拍过程中,应价幅度一路从1亿下调到最低1000万,也没人举牌。
记者注意到,位于前海桂湾片区的宅地,起拍价45.58亿,只吸引了4家房企参与竞拍,最终由天健以总价52.41亿元+2.8万m2全年期自持租赁用地拿下。另外宝安松岗网红盘松风明月对面的地块,由于无人报名,直接流拍。
出让公示显示,该地块计入容积率的总建筑面积不超过172317平方米,其中办公5.6万平方米,商业6528平方米,酒店4.5万平方米,住宅59559平方米。其中,住宅占总建筑面积比不到30%。
据记者的了解,此次深圳竞拍的地块,不仅地块较多,而且土地性质囊括了自持租赁住房、普通住宅、普通住宅+出售型人才住房、普通住宅+出售型安居房。此外,在竞拍规则上相比过往也有所调整,尤其是在单限双竞、双限双竞的基础规则之上,还规定了自持部分户型面积不超过100平方米,普通住宅3年内不得转让、限制整体转让等细分规则。
趋势:一二线城市仍为房企投资布局重心
易居研究智库中心严跃进表示,此次深圳的土拍对购房者和开发商都做出了相应约束,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防止对楼盘的炒作。如通过配建人才住房,增加了对房企拿地的约束,避免了个别房企盲目高价拿地,炒高楼价;其次,规定普通住宅3年内不得转让,能很大程度地避免在购房环节炒房客的参与。
中指研究院认为,今年上半年,房企拿地情况与去年同比有所放缓,所以下半年大多数房企加大拿地额,以完成企业内部的拓地预算,部分房企补仓意愿强烈。从房企拿地的分布看,一二线城市仍为房企投资布局的重心。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孙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