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我们要建创新城市,阅读是必须的基础”

“在历史的天空下”高端对话深圳举行,王京生、周国平、葛剑雄探讨阅读与城市创新的关系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谢湘南 11-22 00:49

  11月20日下午,一年一度的深圳读书论坛活动——“在历史的天空下”高端对话在深圳书城中心城南区大台阶举行,活动邀请到国务院参事、国家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及深圳读书月组委会总顾问王京生,哲学家、文化学者、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及坪山图书馆馆长周国平,以及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三位嘉宾围绕“阅读和城市创新”这一主题,针对深圳的城市文化与上海的城市文化的差异、城市文化如何通过阅读推陈出新以及深圳的全民阅读、文化深圳和城市创新又该怎样继续引向深入等具体话题,展开了一场精彩且极具深度的对话。深圳市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尹昌龙担任嘉宾主持。

“读书是人生的需求,不仅是为了知识”

  从历史长河中探索深圳城市与阅读发展方向,从不同城市文化对比中更新深圳城市文化理念。从2005年“在历史的天空下”特别对话横空出世,“在历史的天空下”这一富有深度的主题对谈已经陪伴深圳这个年轻的城市走过了17年。不论回望过去、驻足现在还是展望未来,深圳读书论坛“在历史的天空下”这一高端对话,都在深圳的文化建设与阅读之路上,点亮了一盏思想的明灯。

  当天的论坛现场,在主持人的话题导引下,葛剑雄教授首先就上海文化和深圳文化之间的异同展开了论述。他认为,深圳作为移民城市的特点,与上海是一样的。不过上海这个过程相当早,比较早形成移民的城市。深圳晚一点,但本质上也是移民城市,而且移民和移民后代所占的比例比上海还要高。上海曾经在100多年走过的过程,深圳短短几十年完成了。这些新深圳人,往往有很明确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推动了深圳的发展。

  葛剑雄表示,深圳文化包括深圳读书月,有它自己的特点。第一,起点比较高,比如深圳读书月一开始定的目标,就比较高;第二,它相当的开放,有很多新的理念,包括对读书方法的探讨,甚至合影的方式都是用最新的。再一个,深圳各种文化活动,包括读书节,书展本地化程度很大。葛剑雄认为,读书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求知,另一方面读书是人生的需求,不仅是为了知识,而是为了价值观念,为了生活的目标,为了人生的乐趣。葛剑雄说:“从这点上讲,我认为这正是深圳这样的读书节以及深圳所倡导的。我当过图书馆馆长,我知道深圳对图书馆的重视,这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在深圳读书,能够起到在很多城市所起不到的重要作用。”

“深圳是创新之城,是正在发育的一个大市场”

  在论坛上,谈及阅读与城市创新的关系,王京生表示,“我从5年之前开始研究中国的创新,而采集的对象是全国106个城市,包括所有的国内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为了筹齐100个,我们还选择了部分三线四线城市。”从全国整个创新中去比较城市创新发展各自的特点,另外对创新的优劣也做了一些评价。现在来看,从中央到各级政府大力提倡创新。但是说到底,创新最终是一个市场行为,如果创新市场不发达、创新不可持续,也不可能形成全民创新这样的热潮。所以,培育一个创新市场,是走在创新路上必须首先要重视的问题。

  王京生介绍:“通过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深圳是创新之城,现在创新市场比较发达比较全面,而且是正在发育的一个大市场。可以说从各种指标来讲,深圳都是全国最强的市场。无论是物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各方面。拿知识产权来讲,举个例子,去年深圳PCT的申请量是2.02万件,连续17年深圳已经走在PCT总量的全国第一。光是华为这一家贡献了5464件,不但领先全国企业,是全国第一,而且在世界企业里面也是排第一位。还有一个大家可能想不到的,深圳大学去年的PCT申请量是252件,什么概念呢?高校排名全国第一,世界第三!深圳大学作为一个综合性的院校,另外也是这么一个年轻的大学,居然PCT申请量一下排到了中国第一,排到了世界第三,仅次于加利福尼亚和麻省理工。所以,就这个数字可见,创新在深圳的程度,无论企业、高校,确实走在了全国前列。”

  创新和读书什么关系?王京生认为,创新和读书的关系太密切了。他说:“世界上凡是阅读能力最强的国家也是创新能力最强的国家,以色列全世界创新排在首位,以色列人年均读书64本,而我们中国人年均4本,这么大的差距。德国排在瑞士后面,日本排在第八位,美国排在第11位,比起北欧国家来讲,北欧的像瑞士、瑞典、挪威都是读书很强的,而这些国家也是创新能力很强的。阅读非常重要,阅读就是创新的发动机,阅读就是创新的一部分,人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够奠定知识基础,只有阅读才能够有所想象,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且通过阅读去找寻问题的答案。我们要建创新城市,我们国家要成为创新国家,阅读是必须的基础。”

“阅读让人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让人有丰富的心灵”

  谈及创新能力和阅读的关系,哲学家周国平也有自己独到的观察和见解。他认为,设计里面最重要的是创新,最挑战的是有没有创造性。

  周国平说:“创新和阅读的关系,我首先想提一个问题,世界上有没有孤立单独的创新能力,有没有一个学校课程可以教你怎么创新?没有。创新是不可教的。这种创新能力实际上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一定要综合素质好,包括你的好奇心、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甚至包括独特的个性。这样的人就是比较有创新能力,像乔布斯,他就极有个性。他有一个创新的想法,他就全心全意坚持不懈地一定要实现。但综合的素质,能不能有一门课让你一下子得到这些东西?不可能。没有这样一门课程。怎么样来培养这样的素质?一定要自己养成阅读的习惯,根据自己的兴趣安排自己的阅读,有一个方向,这个很重要。”

  同时,周国平表示,他特别赞成双减,但是他觉得还不够,整个教育的体制都应该往能够培养真正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这样一个方向,能够激活人的想象力、好奇心,鼓励独立思考,给不同个性发展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此外,他觉得阅读和人生的关系,他的体会是,阅读让人过上更加有品质的生活。可以让人自由,有一个自由的头脑,不读书的人往往被流行的观点支配。通过阅读人类历史上的各种思想,你就会有自己的思考,独立的思考让你有一个丰富的心灵、高贵的灵魂和尊严。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谢湘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