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自己守护世界的模样”
深圳哺乳期护士邓慧慧支援核酸检测工作,她表示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自己往前冲

深圳市人民医院的护士邓慧慧正在为居民采样。张子珊 张盼梅 摄
防疫一线,总有一群人为一座城如光守候。来自深圳市人民医院的护士邓慧慧准时出现在岗位上,熟练地穿戴好防护服、护目镜、口罩、手套,做好采样区的清洁消毒。很快,一天繁忙的工作就开始了。
“多一些人文关怀,采集过程就能更顺畅”
按下按压嘴,消毒水喷到双手上。邓慧慧两手交叉搓了搓,将手再次消毒,准备进行下一个核酸检测采样。她的动作很娴熟,采样拭子插入喉咙,适当停留,再轻轻转动两圈后退出,即完成1个采样。
“我尽量轻一点,请您忍耐一下,别紧张,很快就好。”采样之前,邓慧慧都会轻声地提醒。采样时,她神情专注,小心翼翼,最大限度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她说:“面对‘全副武装’的护士,大家多少都会有些紧张甚至恐惧心理。其实我们护士自己定期也会被采样,时间久了慢慢摸索出了丰富的经验,多一些沟通,多一些人文关怀,采集过程就能更顺畅。”
忍受着哺乳期生理上的不适,按时完成采样任务
1月7日,正在病房里忙碌的邓慧慧接到护士长通知,需要抽调人手到社区核酸检测点,对居民进行核酸检测。接到新任务的她没有犹豫马上报名参加,和家人简单打了个招呼后,便马不停蹄地前往核酸检测点,直到深夜才回到家中休息。
邓慧慧说:“我刚休完产假,现在还处于哺乳期,所以我每次都是报夜班去采集核酸。”还在哺乳期的邓慧慧,一边忍受着哺乳期生理上的不适,一边还要按时完成采样任务,一忙就是一整天。
“采集点也没有固定的,都是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晚上一般采到十一点左右,就收拾东西,回到医院大概十二点,其他有些采集点更晚,有些要到凌晨三点,还有上门一户一户采的,不管采到几点,到了第二天还是要准时回到自己科室上班。”她说。
邓慧慧说:“上周三要报名驻点一周采集核酸,不能回家,一发出来我就马上报名了。因为部门已经有两名护士要居家隔离不能来上班,我又是上白班,刚好后面几天也是我休息,我去的话排班就不用大变动。现在只有5个同事在倒夜班,要是抽夜班同事出去一周,她们就变成每天都要上夜班了。”
在交谈过程中记者注意到,邓慧慧的脸上还留有很明显的口罩印子,她说除了长时间戴口罩会留下印子,穿上防护服后也会非常闷,防护镜还会起雾,但这些都已经习惯了。“我孩子刚出生只有几个月大,这段时间只能辛苦家里的老人照顾,我因为工作需要必须随叫随到,为大家做好防疫工作。”
邓慧慧说,她已经参与了好几次核酸采样工作。“有一次去采样是在隔离酒店,里面很多人的健康码都是红码或者黄码,当时还挺害怕的,也没什么经验,特别紧张。这次基本没啥担心的,家里人知道后也挺支持的,就是交代我要做好防护工作。”
每天支援核酸检测的时间,基本都不喝水
“最快可以6秒内采集一个人的核酸。”每天在支援核酸检测的时间里,邓慧慧基本都不喝水,也不上卫生间。她说,大家都习惯了,上岗前不喝水,每个人都希望提高效率,减少市民等待时间。
做完最后一个采样、再次核对当天所有的采样信息、清理“战场”、消毒……连续奋战一天的她终于忙完了一天的工作,脱下防护服,里面的汗水流了下来,“咕咚咕咚”喝完一整瓶的矿泉水,仿佛所有的力气又回来了。而这一天,她连午饭都没吃上,只上了一次厕所。
“其实我也是普通人,也会累,但作为一名护士,我喜欢自己守护世界的样子,身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我遇到困难要往前冲。”带着一身疲惫回到家中,邓慧慧的孩子都已经熟睡,她只能在心里轻轻地和孩子说一声抱歉,因为明天战斗还将继续……
采写:南都记者 刘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