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基金遇冷逆向投资好时机
在市场底部区域,投资者应保持信心和耐心,建议关注经济转型三大收益方向

更多“首席”观点,请继续关注南都《湾区大钱进》之洞见湾区资本连线解读。

回顾2021年,市场见证了公募基金规模破25万亿元,新发基金数量、分红规模等多项数据均创下历史新高。就在公募基金迎来新起点之际,2022年至今新成立基金募资规模却显著下降,不及去年同期四分之一。
尽管2022年没有迎来“开门红”,但经济工作稳增长定调仍然为市场带来政策加码的预期以及信心。开年以来的热门赛道回调深受各界关注,在资本市场迎来新起点之际,2022年的主旋律将会如何?
南都《湾区大钱进》邀请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连线对话,洞见2022湾区资本市场“开局”。
虎年市场有望形成结构性行情
南都:与2021年的开门红相比,今年初,国内基金市场显得冷清。有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国内公募基金平均收益率约为5%,较2020年同期下降25%。在您看来,投资者应如何应对?
杨德龙:对于虎年的行情,首先是稳增长这一重要的政策目标,给市场带来了政策加码的信心,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及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疫情防控也将更讲求科学管理,因此,虎年市场有望形成结构性的行情。
投资的一个原则是逆向投资,新基金的发行量是观察市场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说,当市场情绪高涨,新基金爆款频频的时候,就是阶段性的高点,例如去年一季度。反过来,当新基金发不出去,甚至出现多只基金发行失败,可能就是市场的底部区域。从另一个角度看,经过1年的下跌之后,很多优质龙头股以及优质龙头基金已经跌出了价值,投资者首先应该保持信心和耐心,等待市场回暖。当前就是进行逆向投资的好时候,也是布局被错杀的优质龙头股或者是优质龙头基金的一个时机。
南都:由于市场近期的波动,带来了很多基金较大幅度的回撤。那么对于今年的资本市场,尤其是基金产品方面的理财预期,可以给投资者提供一些建议吗?比如说,对于基金的赚钱效应,投资者是否有需要降低一些心理预期?今年的投资风格以稳健为主?
杨德龙:从投资方向来看,建议投资者关注经济转型三大收益方向。一是大消费。过去1年,很多消费股受到疫情的影响,消费增速下降导致业绩下降,因此估值上出现大幅杀跌。下跌之后,今年以白酒、食品饮料、免税店为代表的消费白马股可能迎来上涨的机会。
二是新能源主题基金。未来,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必由之路,长期来看仍然是值得关注的方向,也是投资重点之一。年初以来新能源板块已经出现较大幅度回撤,主要是去年涨幅大,估值较高,那么出现回落后,也跌出了机会。
三是一些科技和互联网企业。大力发展科技以及互联网应该说是经济转型必然的一个要求。而科技与互联网公司在过去几年也是出现较大幅度回调,特别是估值较高的科技股去年跌幅较大,今年有可能会迎来估值修复的机会。
反过来说,去年已经比较高的行业,比如一些周期股今年可能会遭遇较大的回调。美联储从之前放水变为收水,大众商品价格今年有可能见顶回落,这对周期股是不利的。另外一些投资于小盘股、题材股、概念性通道的基金,今年可能回调幅度也会比较大。因为今年是业绩为王的行情,投资者非常看重上市公司的业绩。
投资基金主要把握三个维度
南都:受开年股市震荡累及,部分主题基金,以及“赛道型”基金净值回撤现象深受关注。而与股债关联性较低的公募REITS则走出独立行情。在您看来,A股震荡行情是否将延续?2022年基金投资的主旋律是什么?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投资基金?
杨德龙:今年,固收+类的产品也可以关注,但可能不会像去年那么受欢迎。相对地,今年股基,特别是配置方向属于经济转型受益的几大方向的基金可能收益会有所提高。去年,很多优质龙头股一定程度跌出了价值,那么做逆向投资首先考虑在市场的底部进行布局,通过定投或者逢低买入的方式,去配置一些被错杀的优质龙头股或者优质龙头基金。以白酒为例,它不存在类似医药集采这样影响基本面的利空,从盈利能力及业绩来看,一线白酒的盈利能力都比较强。白酒的行情变化,背后逻辑更多是杀估值,那么之后,往往会迎来恢复性上涨的机会。
从投资类型来看,股票型基金有最低80%的仓位要求,而混合型基金一般没有最低仓位要求。灵活配置型基金在结构性行业中占有比较大的优势,可以根据市场的不同的情况来进行配置。
当然,最终基金的业绩如何,还是取决于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投资者可以结合自己的风险偏好,综合来考虑投资什么样的基金。主要把握三个维度,基金的风险特征是否符合自己的承受能力;基金经理是否具有价值投资理念,是否投资好股票;关注基金净值的波动率,建议赎回的回撤阈值设置在20%以内。
关注是否有企业进入成长期
南都:过去两年“茅指数”、“宁指数”都是王者,回顾2021年,在年中时候,以新能源、半导体、碳中和周期赛道为主引领了市场主要超额收益,同时,冠军也出现在新能源板块。那么是否市场今年将会寻找新的王者?业内看好哪些赛道机会?
杨德龙:新能源板块经过去年的一枝独秀,市场分歧较大,今年大概率会是震荡上行的一个走势,建议投资采取逢低布局、逢高减仓的策略。
对于2022年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关注前述经济转型三大收益方向,新能源以外,消费板块与科技领域均值得关注。港股科技企业,由于受到中概股大跌及反垄断法的影响,过去一年多数出现大跌。但从经济转型的角度来看,互联网巨头依然是经济转型最大的受益者,可以说,一定程度具备配置价值,是今年港股比较好的投资方向。
其他方面,具有政策支持,属于偏概念性的一些板块,可能也会成为市场短期的热点。比方说元宇宙、数字经济。但有一点值得注意,抓住这些板块的机会比较难,因为这些行业都属于初创期的行业,还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也没有成熟的龙头公司,投资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风险。建议投资者多给予耐心,关注是否有企业进入成长期,但不必过于重仓。
南都:从区域性发展来看,有观点指出,科技、产业、金融,正替代房地产、金融、地方基建成为新轮动,对此,您如何看待区域市场的投资机遇,尤其在大湾区是否有哪些产业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杨德龙:在十四五期间,大湾区有明显的潜力可挖掘。首先是地理上的优势。粤港澳大湾区在对外经济方面一直是全国领先,而十四五重点强调的科技创新在大湾区也是优势产业。特别是像深圳在科技创新方面有很多孵化器、产业园,其中可能不乏一些小巨人企业,未来发展可期。
深圳作为全国金融中心之一,在金融创新方面一直是走在全国的前面,未来依托深交所,那么深圳可以有更多的金融创新方面的动作,那么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这些中心城市可以加强互通互联发挥互补的优势,从而来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
更多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转移
南都:最后,请对2022年的投资进行一个展望,市场的整体估值在2022年会是什么趋势?投资方向关注哪些?
杨德龙:2022年A股市场,整体的估值是有抬升的机会。经过2021年的调整,很多优质龙头股已经跌出了价值,这时候会吸引一些资金入场。在房住不炒的调控政策之下,使得房地产投资的预期回报下降,这也会促使更多的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转移。
转移的通道一个是直接开户入市,一个是通过买基金入市,这两方面都在同时进行。所以今年仍然会有很多的增量资金,流入到资本市场。当然,通过基金入市的增量资金,大部分都会流入到业绩优良的好股票上。所以,未来这些核心资产优质龙头股依然会享受估值的溢价,享受均力储蓄大转移带来的机会。建议投资者可加大对于股票类基金或者混合类基金的配置比例,特别是当前市场低迷的时候。
策划:王莹 统筹:李颖 采写:南都记者 叶霖芳
主持人:南都记者 陈盈珊 摄像:霍健斌
剪辑:实习生 胡爱玲 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