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医疗乱象曝光”,给宠物看病你入过哪些“坑”?
同种药医院比药店贵数十倍“过度医疗”各项化验查一遍


消费套路多,你都遇到过糟心事?2月28日晚,南都马上办栏目发出3·15线索征集令。截至3月9日14时,10天时间,一共征集到了346条消费投诉线索,投诉内容涵盖方方面面,件件都是烦心事、糟心事。接下来,南都记者将从这些线索中筛选一些个案进行深入采访,深挖消费套路并推出相关避坑指南。3月12日,3·15专题推出“宠物医疗乱象曝光”专题。
个案
深圳目前已登记的犬只数量20余万只,猫的数量则难以估计。根据深圳市宠物医疗协会的估算,近年来深圳的宠物总存量以每年25%的增速上涨。目前,深圳具有动物诊疗许可证的宠物医院共435家,作为规模仅次于宠物食品的宠物医疗,显然正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与这样的热度形成反差的是,近年来,宠主之间一直都对宠物医院存在“黑心”“坑人”的不良观感,3·15临近之际,南都记者访问多位宠主发现,宠物主对宠物医院的消费矛盾点主要集中在“过度医疗”和“检查、药物费用过高且不透明”。但也有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近年来,宠物医疗行业已经逐渐规范成熟,深圳的宠物医院投诉量有下降趋势,呼吁宠主和医生之间多些理解与换位思考。
宠主经历:进医院“过度医疗”被宰 各种检查随便开
前年开始,陈心(化名)养了第一只自己的猫,这也是她第一次养猫。如今再回望养猫近两年里踩过大大小小的“坑”,陈心觉得,自己第一次被坑就是从给猫做绝育开始的,她意识到宠物医院的“过度医疗”有多烧钱。据陈心称,当时她在某团购平台上购买了深圳宝安一家宠物医院的绝育套餐,套餐只需要两三百元,“但是进入医院后,医生就开始说猫这儿有问题那儿有问题,最后花了一千多元才离开,猫也没查出有什么问题”。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以“深圳 宠物医院”为关键词搜索,记者发现,多数消费者投诉均是宠物主认为医院“过度检查”或“过度医疗”。一则今年3月的投诉提及,消费者因小猫高烧带去医院,被医生通知是猫瘟,安排了各项检查,“之前有养过猫,觉得这个不是猫瘟的症状”,但即便如此,其还是把医生开的化验单都缴费了,最终医生告诉其确诊猫瘟,需要每天550元的费用住院治疗。但这位宠主回家后自己用猫瘟试纸测试,却发现结果呈阴性。该消费者认为,医院欺骗其猫咪得了猫瘟,意图就是要其支付高昂的医药费。
此外,2021年的投诉中,也有多单涉及“宠物医院过度医疗”。有猫主人称,在团购平台团购了199元的新猫检查套餐,到了医院后医生就开始诱导猫咪的鼻子有些堵,并称需要检查弓形虫,一顿检查下来消费1200多元,但依然没有查到鼻塞的原因,该消费者认为,医院做的都是无用检查,存在欺骗消费者行为。
曾在深圳一宠物医院工作的医生助理梁成(化名)告诉记者,过度检查确实是宠物医院存在的一个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宠物医院有经营的压力,“毕竟开宠物医院是市场行为,还是要盈利的”,另一方面,他认为是医生专业度的问题,“就目前深圳的情况来看,一个医院最多有1-2个医术特别好的医生,水平不够的情况下,只能多做检查来凑,才能确定宠物得的是什么病”。
国联证券研究报告也曾显示,给宠物看一次病的平均花费是500元,涉及到手术则在5000元以上。这个价格水平,也正是让许多宠物主对宠物医院“望而生畏”的原因。
药价猫腻业内人士:医院药价为成本价30-50倍
宠物药品的价格也一直是宠物主们心中的谜团。陈心觉得,刚刚开始养宠物的新手是必定要被药“坑”一下的。以她自己为例,去年,陈心的猫得了尿闭,每天都要吃一种舒缓情绪的药物加巴喷丁,用于给猫止痛,一开始她在宠物医院购买,16元一颗。后来陈心在社交网络上和其他宠物主交流时发现,可以直接买人吃的加巴喷丁,有效成分是一样的,20元,能买50颗,平均一颗4毛钱,和宠物医院16元的单价是天壤之别。此后,陈心就买了人用的加巴喷丁给猫用,“效果一样”。
宠主吴柠(化名)在养狗的路上,也曾经遇到过一样的“坑”。因为她的狗身体抵抗力较弱,时不时会发烧、得炎症,经常要用到一种动物消炎药“速诺”。起初,吴柠都在宠物医院根据医嘱购买速诺,2019年左右,速诺在宠物医院大概卖到20-30元一颗。后来,吴柠在网购平台上发现,75元就能买到10片速诺,每片单价7.5元,从那以后,吴柠再也没有从宠物医院买过速诺。
实际上,部分宠物医院,用的也都是成本更低的人用药。梁成向记者透露,最简单的猫狗感冒,打一针抗生素的药水成本其实也不过一元钱左右,但由于宠主看不到具体的药瓶,医生也往往只会含糊其辞说是“抗生素”,最后被收费几十或上百元宠主也只能缴费。梁成说,最贵的是输液,“一瓶生理盐水也就一两块钱,在医院里就是二三十,里面再混个五六种药,输液一瓶就要200多元,住院的猫狗一般一天输液两瓶,就是400多”。而背后的药水成本,可能不过几十元。梁成预估,宠物医院的药物收费大概是药物本身成本的30-50倍。
但他解释,宠物医院的药物定价也不能只看药物成本,“对宠物医院来说,最大头的还是房租和人工”。
行业分析
宠主医生也很无奈 近年投诉量已有所降低
根据《2021年中国宠物消费趋势白皮书》所指,宠物食品占了宠物消费中的大头,其次是医疗。有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没有专业的医疗知识,宠物主基本就是在摸瞎。”
根据深圳市宠物医疗协会提供的数据,深圳目前拿到动物诊疗许可证的宠物医院共435家,数量不算少。早在2019年,深圳市宠物医疗行业团体标准《宠物医院服务基础规范》就在深圳发布实施,该标准由深圳市福田区消委会推动,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牵头深圳市宠物医疗协会开展编制。而在更早的4年前,深圳市宠物医疗协会就成立了宠物医疗事故鉴定协会。
深圳市宠物医疗协会会长喻信益向南都记者分析,宠物主投诉宠物医院,98%都是医疗纠纷。而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往往与医生的诊治没有关系,多是由于医生和宠主的沟通出现问题,或是宠主对宠物的康复期望值过高产生落差。喻信益感觉,近年来,随着大型连锁宠物医院的规范经营,和深圳越来越多的宠物医院服务规范出台,整体而言,宠物医院的投诉量较前几年有所下降。
针对许多宠物主提到的宠物医院“收费高”问题,喻信益举例称,2010年,他自己出钱买了一台宠物核磁共振的机器,花费390万,平均做一次的单价为2000多元,“12年了,这台机器的成本我还没收回来”。而谈到药物的价格,喻信益则表示,协会为这个问题专门出台了药物价格指导,“我们综合药物的成本价加上医院经营的成本,出台了一个指导价格”。但喻信益称,这个指导价也不是强制的,行业协会也无权强制宠物医院的定价。
3·15来临之际,喻信益呼吁,宠物主和宠物医院之间能“相互理解,换位思考”。宠物医生要站在宠主的角度考虑问题,要有行业自律,要提高自身的医术和服务水平,让宠主能安心放心;他也希望宠物主加强与医生的沟通。
统筹:南都记者 陈荣梅 采写:南都记者 吴灵珊 陈荣梅
线索征集
10天征集到346条消费投诉线索
在南都马上办栏目征集到的346宗线索中,从投诉行业看,本次消费投诉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为1.购房/装修/租房38宗,占10.98%;2.教育培训17宗,占4.91%;3.互联网及通信服务16宗,占4.6%。
从投诉性质来看,排名前三的分别为:
1.合同96宗,占27.74%;2.虚假宣传54宗,占15.61%;3.售后服务50宗,占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