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邀调解员在线化解纠纷
南都讯 记者覃仕林 通讯员刘畅 近日,深圳前海法院香港地区特邀调解员徐晶接收了一件涉港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由于当事人之一身在香港,前海法院香港地区特邀调解员徐晶通过在线调解,有效化解这一纠纷。
自今年1月以来。前海法院发挥“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助力香港地区调解员在线工作常态化。身在香港的徐晶一直“在线”坚守岗位,2022年1月至3月共接收调解案件12件,帮助当事人高效化解跨境纠纷。
近日,在前海法院香港地区特邀调解员徐晶接收的一件涉港民间借贷纠纷中,原告陈女士与被告之一的陈先生是内地居民,另一被告谭女士则是香港居民。因双方是亲戚,陈女士曾经代陈先生偿还过121余万元的借款,由谭女士为借款担保。但借款到期后,陈先生并未还钱,双方协商未果,陈女士诉至前海法院要求陈先生和谭女士偿还借款。
徐晶通过“深融多元化平台”收到案件后,并未用香港电话直接拨打内地当事人手机进行联系,因为境外电话,很有可能被当事人误认为是“电信诈骗”,不利于调解工作的开展。徐晶都是尽量用当事人的手机号码获取微信号进行联络。通过几番周折,凭借丰富的调解经验,徐晶终于用微信联络到了3位当事人,通过多日的联系互动,当事人终于从不积极回应调解员,到配合调解员建立了调解群组。
为了让两位被告更加便利地获取案件资料,徐晶悉心引导两位被告注册使用“深圳移动微法院”。被告之一的谭女士是香港居民,注册的手续需要多几步人工审核,也在徐晶的耐心指导下,完成了注册手续,成功接收到案件资料。
根据双方的意见,徐晶先草拟好了调解协议框架,供双方参考讨论。过程中谭女士觉得自己是债务担保人,有很多疑虑和想法,徐晶又再度开展“背对背”调解,多次单独沟通,消除了谭女士的疑虑。又通过几轮群聊协调,当事人初步达成了调解协议。最后,徐晶协调当事人使用“深圳移动微法院”视频调解,在线确认并签署了调解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