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公共基建、金融、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深圳国企公众号信息发布观察

金融服务类信息关注度高 战略新兴产业信息发布频率低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程洋 04-21 00:20

  4月18日,南都对29家深圳市属国企的新媒体信息发布情况进行测评,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深圳国企新媒体信息发布观察榜》,受到各方关注。除了重点关注与疫情防控强相关的民生服务类国企信息发布情况,南都还梳理研究了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金融、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三类深圳国企的新媒体信息发布情况。

  基础设施建设类国企

寻找企业文化与民生服务平衡点

  

  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是深圳市属国企的主体,本期测评中,有两家国企综合评分进入榜单排名前十,分别是深业集团、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

  疫情防控期间,深业集团超6000名在深物业人员活跃在抗疫一线。“深业集团”公众号推送了多篇企业员工抗疫事迹。一些接地气的选题,受到粉丝的喜爱和转发,如《放假了,这份寒假作业你家“神兽”一定喜欢》,《春节过后去哪玩?市民中心玉米地!》等,阅读量均2000+。

  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的公众号平均两天更新一次,紧跟疫情防控步伐,聚焦抗疫一线及复工复产。

  特发集团、天健集团、深圳特区建工分别位列13、18、19名。特发集团的公众号发布内容丰富,涉及到企业的经营动态、文化理念、发展历史、先进人物等资讯。

  天健集团公众号发布的推文具有策划意识,如分成了“荣誉堂”、“媒体聚焦”、“抢鲜看”、“项目第一线”,以及抗疫主题“抗疫一线”等等。善于运用企业视频号的短视频,融入媒体宣传视频。

  深圳特区建工的视频号是亮点,巧用短视频增加可读性,第一季度推出了6条视频内容。

  深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公众号“深国际”、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的公众号、特区建发集团排名靠后,分别是21、24、25。这3家国企的公众号信息总量不高,少有贴合社会热点的推文发布,导致推文的浏览量较低。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的公众号专业性高落地性不足。特区建发集团的公众号中极少涉及民生内容相关,建议这3家国企后续可以将民生热点与企业文化相融合,通过接地气的表达形式推送给广大市民。

  金融类深圳国企

既有“黑马”也有“垫底”金融服务类信息关注高

  

  金融类深圳国企新媒体信息发布两极分化严重,既有国信证券这样推出多篇10万+推文的黑马,也有深圳鲲鹏资本这种一季度仅发布4篇推文排名垫底的国企公众号。

  深投控在金融类国企中综合评分最高,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信息发布量最多,深圳创新投平均每月发布量逾20条,更新频率稳定。深圳交易集团对特殊热点进行回应,策划意识较强,比如“地球一小时”、“双碳”再次被写入了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通过公众号积极做出回应。深圳资本集团信息发布量少,可挖掘热点话题的潜力。

  深圳鲲鹏资本的公众号第一季度仅发表了4篇文章,因发布信息量少排名垫底。事实上,公众对深圳国企的关注度很高,从一篇招聘公告即可看出,如深圳资本集团一季度仅3篇推文达到2000+阅读量,其中一则招聘公告阅读量就达到了1万+。建议后续把握好信息发布频率与选题,进一步提高信息服务能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国企

发布频率低,同时需增加信息可读性

  

  两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深圳国企公众号排名靠后,分别是赛格集团的公众号排名22,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公众号“深智城集团”排名23。南都测评发现,这两个公众号均存在推送频率不稳定,阅读量有待提升的情况。

  赛格集团是深圳市国资委指定的市属国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发展平台。第一季度,赛格集团共发布29篇公众号推文,前期内容大多围绕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后期推文主要以疫情相关主题为主。发布的主题大多数和公司业务挂钩,信息公共性不高,导致阅读量较低。

  作为深圳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抓手,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这次测评中的表现是不尽如人意的。总计发布的14篇文章中只有3篇回应了疫情主题。建议后续从企业的职能出发,积极发布智慧城市相关政策解读、经典案例等,有助于深智城提高信息的公众服务性。

专家点评 

国企新媒体不仅是宣传工具

  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分会会长、新闻传播学者张志安教授认为,短视频逐步发展为新媒体传播的重要方式,企业可以积极尝试,由于涉及运营人力和投入问题,主要还得按需开设。什么样的企业开设短视频账号比较合适?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就是,当新媒体的传播渠道对企业的营销有价值的时候,企业才会真正投入运营新媒体账号。

  比如国信证券成为深圳国企新媒体运营的“黑马”。张志安分析,因为国信证券的动力来源于把新媒体作为营销手段,而并不仅仅把新媒体作为宣传手段。国信证券分享了很多理财经验、投资风险预警等原创信息,对于深圳这个年轻人居多的城市,大家都很注重打拼,这些理财资讯和行业趋势无疑对投资者是有参考价值的。新媒体可以触及有投资需求的年轻人,而传统广告的形式无法做到知识输出,所以国信证券打造了企业的IP和人设,积极主动去做新媒体矩阵运营。因为它的新媒体号并不是企业单纯的形象宣传,而是通过知识输出,扩大客户来源,提供客户服务。

  因此,把新媒体作为宣传手段,还是把新媒体作为一个营销工具,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对新媒体的重视程度。如果把新媒体作为营销工具,企业的矩阵布局会更积极,如果不是的话,在短时间内多数企业是没有太大动力和投入成本去做新媒体矩阵运营的。

策划:王莹

统筹:李颖

出品:深圳国企信息发布观察课题组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程洋 研究员 林燕德 实习生 陈超 钟龄谊 白红国 胡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