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区外国语学校(集团)
点燃卓越教育集团发展新引擎 走出龙岗教育优质均衡新路径

和美小学第一届体育节开幕式表演。

新亚洲学校的学生在图书馆阅读。

星河学校改扩建后效果图。

云和学校改建的功能室。

龙外集团本部图书馆。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深圳教育扩容提质“大规模学校建设计划”开局之年。日前深圳两会期间,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再次成为民生实事重点事项。在深圳市龙岗区由教育大区迈向高水平现代化教育强区的进程中,龙岗区外国语学校(集团)(以下简称“龙外(集团)”)率先成为该区的广东省首批优质教育集团培养对象,在深入实施内部改革与增强集团凝聚力、建设力的大格局中探索出适合于各成员校的现代学校治理模型,跑出深圳集团化办学加速度。仅一年多,集团各校区均提升段位、实现跨越式发展,点燃了整个集团打造卓越教育品牌的引擎,助力龙岗绘就更美好的“学有优教”民生画卷。
启动最大规模的改扩建
促进学校“二次发展”
成立于2019年的龙外(集团)是一所典型的“名校+传统在办校”办学模式的教育集团(1本部+六校区),传统在办校多为办学时间在10年以上的街道学校,办学条件和质量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今年3月,原万科城学校更名为“龙外(集团)云和学校”。这所毗邻华为的学校将发展目标定位为“高质量、未来云端学校”,依托坂雪岗科技城发展科创特色,这与学校作为“深圳市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校”和“深圳市年度科创教育特色学校”的定位高度吻合,并将于今年9月启动改扩建,由48班增加至72班。找准发展方向,清晰发展策略,完善顶层设计;推动改扩建,更新学校基础设施,增加优质师资,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发展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沿着这条路径,云和学校做好了腾飞的准备。同时,龙外(集团)星河学校启动改扩建,新增600个初中学位。龙外(集团)如意小学将升格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增750个初中学位。龙外本部也完成改扩建工程,新增建筑面积32000余平方米。
“在学位上做加法,既是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初衷,让学区的孩子有学上,也是传统学校借机重组内部教育资源,焕发生机和活力的重要契机。”龙外(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唐文红用“增量换空间”的策略迅速为成员校“二次发展”打开局面,为每个学校找准发展定位。
作为龙岗区首个义务教育集团,龙外(集团)在义务教育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师交流、学生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区域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年,龙外(集团)将有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这对集团共建共享、教育资源无缝衔接提供了便利条件,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格局。“集团将完善走教走学方案,扩大优势资源的覆盖面,增强优质资源内生动力。”云和学校李细林校长说。
优化集团治理
提升学校教育质量
优质、均衡、高质量,是“十四五”深圳教育发展主旋律。龙外(集团)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更关注优质和高质量发展。近日,《基础教育集团内传统学校优质发展的“RISE”模型实践研究》获得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立项研究,将集团治理纳入科研范畴,增强理论根基。“RISE”,即变革(Reform)、转型(Innovate)、重塑(Sculpt)、升级(Elevate):变革管理与组织,变革课程结构与教学模式,变革育人模式等,打破常规,与先进理念和文化接轨;转型发展方式,从粗放型、保守型发展方式向开放型、开拓型发展方式转变,从特色模糊向特色鲜明转变,从单一发展向全面发展转变,明确发展方向;重塑学校文化精神,重塑学校价值体系,增强学校优质发展的内生动力;升级教育质量,升级发展平台,升级发展段位,让学校保持不断提升的良性态势。在兼顾集团大背景和校际差异性的基础上,龙外(集团)实行“文化上的大学校,治理上的小学校”的治理思路,以思想为指引,以品牌为导引,授权管理,“一校一策”,让每一所学校都优质,让学区的孩子‘上好学’。
“龙外(集团)以美好教育为理念,让理念课程教学、环境或组织等实体,构成一种有性质的框架和模型,使治理结构从抽象走向具象,盘活存量。”唐文红用“进入自动化程序”比喻成员校进行理念实践的过程。
云和学校通过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改变管理模式,提高行政效率,激发师生奋斗热情,完成校园改造27处,56位教师获得专业评比晋级。如意小学整合篮球特色教育,获得广东省首届小学生篮球锦标赛冠军。新开办的龙外(集团)和美小学以“双减”为切入口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书包减重,五项管理被作为典型经验走向全国。
龙外(集团)新亚洲学校的胡老师说:“最大的改变是思想理念,颠覆传统,让我们重新思考教育、认识学生、创新教学,这种观念的力量让我们持续成长,积极参与到美好教育的创造中。”新亚洲学校也开启了对标本部卓越学校建设的行动,奋力追赶优秀的脚步。
面向未来
聚焦学生美好成长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更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近日,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公布。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成为育人模式转变的风向标。
怎么实现集团共育,龙外(集团)开出课程与教学变革的良方。早在2017年,龙外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发的“玉兰花”课程体系就获得深圳市课程体系评比第一名。龙外(集团)优先向各成员校输出的就是该课程体系,云和学校的“云创”课程体系、星河学校的“星·和”课程体系相继出炉,并获得国家级、区级课题研究立项。课程体系建设不但填补成员校课程建设领域的空白,而且激发管理层和教师队伍对课程建设的敏感意识。而龙外的基于核心素养的“五I”教学成果也在各成员校积极推广,掀起一场深刻的教学革命。在星河学校《不可思议的生命链接》的融创课上,语文、科学老师正和美术老师带领学生探索文学之善、科学之真和艺术之美。语文老师讲述绘本故事《万物不可思议的生命连接方式》,珍惜生命美好;科学教师用科学“生态瓶”实验观测植物的呼吸,感受顽强生命力;美术教师讲解植物画的构图、色彩、造型等,沟通真实生命和艺术生命,并带领学生进行植物类纸艺创作,最终呈现出一树盛开的玉兰纸花,而生命观、生命美学等早已深植学生心中。“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开发、教学改革,龙外都紧扣核心素养,落实育人目标,与新课程方案和标准不谋而合,很有前瞻性,也为学校推进综合改革提供最核心的抓手。”云和学校执行校长李细林对学校的未来充满信心。
新亚洲学校一年级学生利用橡皮泥、绳子、牙签等材料,给汉语拼音“穿”上新衣。学生根据汉语拼音特点创设出相应的动植物形状,或者绘制出别样的色彩。用不同颜色的树叶拼贴成地图,制作立体的天安门手工作品,学生在语文课上用顺序词和文字,介绍自己手工制作的过程,口语表达能力得到锻炼。该校以作业研究为突破口,实施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在作业质量上做“加法”,数量上做“减法”,让学校发挥育人的主阵地作用,将减负落到实处。
龙外(集团)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依托儿童心智成长中心开发《阳光父母》等课程,举办家长学校,开展家长读书会、星空下的亲子漫步等活动,提高家庭育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引入社会资源进课堂,领袖营课程,中医药课程,红树林研学课程,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材。“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是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价值观就是在这样的教育关系和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教育是为孩子的明天做准备。”集团学生成长中心负责人王芹用“同心圆”形容家校社合作育人的机制。
从资源共同体、质量共同体到育人共同体,龙外(集团)破解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难题,探索出集团化办学的龙岗样本,为龙岗教育强区建设提供新方案、新路径。
文:王童 曾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