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多”赢得“四少”
光明区推出生态领域优化营商环境“一揽子”惠企政策二十条

扫码了解具体措施
锚定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三地”目标,光明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近日推出生态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惠企政策二十条(以下简称“二十条”),力求前端审批简便高效、后端执法柔性有为、服务过程精准深入、资金扶持更加有力,以“四多”赢得“四少”,为入驻企业提供全天候全流程服务,厚植成长“沃土”。
政务数据多跑路,企业审批少跑腿
深圳市某医药检测公司2022年5月落地光明区,据企业负责人介绍,企业办理环评手续期间,在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光明管理局(以下简称“光明管理局”)的指导下,通过深圳市一窗综合服务受理平台提交相关材料,4月18日获正式受理,4月21日系统显示办理成功,月底便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EMS邮件,审批全程不见面、零跑动。
据悉,光明管理局多年来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目前,行政许可事项已全部实现“一网快速通办,免费邮寄上门”。工作人员表示,“二十条”出台后,光明管理局按照“既守好底线又精准高效”的原则,进一步扩大环评备案和豁免范围,实现45类项目环评手续降级简化,91类项目豁免环评手续,同时,实现11项行政许可事项即到即办,即办件比例超七成。
更值得期待的是,光明管理局正在全力推进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改革,并分阶段逐步覆盖光明区全域,届时,对未纳入重点项目环境影响审批名录的项目,只需承诺执行所在单元环境管理清单要求即可落地光明。
在线探头多站岗,巡查检查少扰企
以企业为中心,全力避免现场扰企,“二十条”明确提出“实现进企频次下降20%以上”的目标。完善的智慧系统、科学的巡查机制,是光明管理局实现这一目标的底气所在。
通过技术赋能,光明管理局不断完善多要素的智慧感知端、精准协同的智慧端及高效运转的处置端,构建可视可溯智慧监管模式,对企业远程巡查、“无感体检”;通过机制创新,全面整合生态环境领域符合联动执法检查要求事项,做到“上一次门,查多项事”,同步推出“正面清单”,做到无事不扰。
“二十条”提出全面推行“首违免罚”机制和“公开道歉承诺”制度,对企业首次存在手续不完善等39种轻微环境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对企业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等7种违法情形,及时改正的,予以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对在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前,主动改正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并在深圳市主流媒体或网站上公开道歉、作出环保守法承诺的企业,按照规定减轻处罚。
“执法的目的是惩前毖后,督促企业强化环保合规化建设。实践表明,惩教结合的执法方式往往效果更好。”光明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环保顾问专家认为,这将改变传统执法模式中教育和引导不足等问题,敦促违法企业用管理状况的改善兑现环保承诺,提升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意识。
顾问服务多方位,企业环保少难题
“环保顾问”制度是光明管理局便企、利企的重要制度创新,自2019年实施以来,光明管理局组织党员干部、专家队伍深入园区、企业送政策、送技术,累计帮助辖区企业解决环保难题1.3万余个。随着“二十条”的出台,光明区管理局依托“环保顾问”服务推出“企业问题一揽子解决方案”,着力破解影响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问题,为企业解难题、增信心。
——为企业培训“环保主任”。为辖区内企业、园区免费培训一批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环保主任,提高企业环保自治能力和合规化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环保风险防范能力。
——为工地上好“开工第一课”。强化对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的环保业务培训,并帮助工地培训一批熟悉业务的环保主任,助力工地依法依规高效施工。
——为涉疫场所提供“一对一”帮扶。对各涉疫场所开展医疗废物管理业务技术指导,提高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和专业技术水平,牢牢守住医废安全处置防线,守护辖区群众、企业安全。
——为市场提供“碳顾问”服务。为园区节能减碳工作整体布局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向企业普及低碳知识,指导企业规范开展碳核查。推动重点排放单位开展碳中和规划,提前布局节能减碳技术的创新、升级,降低单位产品碳排放,有效应对未来的“碳竞争”。
绿色资金多扶持,企业运营少成本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光明管理局与银行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由银行授信30亿元专项支持企业、园区绿色发展,截至目前已贷出贷款12亿元。“二十条”出台后,光明区将进一步拓宽金融合作渠道,引入更多金融机构,采用多种形式加大对辖区绿色企业的支持力度。
与此同时,光明管理局正在研究制定光明区支持绿色生态发展有关政策,拟从提升污染防治水平、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环境安全管理、推进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对企业、园区进行资金支持。此外,通过“环保顾问”队伍,辅导辖区企业积极申报深圳市生态环境专项资金支持。
此外,光明管理局还对重大项目提前介入跟踪指导加速企业落地,建设高浓度污水净化站解决小废水企业拉运难题,布局一站式危险废物转运中心解决企业危废处置难题,通过废水委托处理降低特定行业废水处理成本……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尽量多想一些办法,让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升上去,让企业的时间成本、经营成本、治污成本降下来,‘一升一降’之间,企业绿色发展的信心更足了,绿色内生动力更强了”。
文/刘诗豪
制版:李斌
肖美连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