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16宗宅地,总起拍价超349亿元,最高销售限价超10万元/平米

今年第二批集中供地下月开拍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黄璐 孙阳 07-06 00:10

  扫码了解16宗宅地详情

  南都讯 记者黄璐 孙阳 7月5日,深圳第二次集中供地挂牌,本次集中公告16宗居住用地将于8月4日挂牌出让,总起拍价超349亿元。

  据了解,本批次集中出让的宗地涉及南山前海1宗地,宝安4宗地,龙华3宗地,龙岗4宗地,光明2宗地,坪山2宗地。

  其中,南山前海街道T102-0410宗地普通商品住房销售限价(均价)为107100元/平方米,为本次出让的16宗地中限销售均价最高的宗地。另宝安新安街道两宗地均销售限价不高于88600元/平方米。同深圳前一批次新安街道限价87494元/平方米相比,本批次销售限价上调了1106元/平方米。

  

本次集中供地体现四大特点

  

  据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本次居住用地集中供应共有四大特点:

  一是稳步加大居住用地供给力度。本次集中公告16宗居住用地,总土地面积约33.29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79.85万平方米。地块位置涵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宝安区、光明区、龙华区、龙岗区、坪山区,优化居住用地空间布局,保障区域职住平衡。

  二是有序加强公共住房用地保障。本批次用地均采用“三限双竞+摇号”的方式挂牌出让,继续优化公共住房结构,初始建设的公共住房类型除无偿移交政府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和企业自持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外,增加初始建设公共租赁住房,有序扩大租赁住房用地供给,贯彻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政策精神。

  三是持续打造宜居适度居住空间。坚定推进“住有宜居”,合理确定居住用地开发强度,进一步优化用地周边公共配套设施,统筹做好居住用地与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布局与建设时序,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

  四是持续营造平稳有序的市场环境。继续通过核验房地产开发资质、企业关联性审查、购地资金审查、购地宗数限制等方式,继续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工作要求,营造平稳、理性、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希望在供给端能激发市场活力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此次出让地块宗数和挂牌起始价仅次于去年年中,彰显了在市场“回升在即”的背景下,开发商可能提前布局土地储备的预期。由此,政府土地供应端也积极回应诉求和引导市场预期,以增加供应来激发需求,促进供需两端同步着力,让新房市场从供地到开发,再到销售,能够全链条回升。

  他表示,此次供应的16宗地,底价制定较为合理、地块区位较优质,最高限价在一批次供地基础上继续提升,这些举措延续了今年第一批次供地的特征,且进一步强化这种示好,传达继续给开发商让利的特征,希望在供给端能激发市场的活力。上半年,深圳新房市场比二手房市场表现好很多,新房交易接近二手房的一倍,主要在于新房价格相对较低,供应区位选择较多。未来一段时间,基于价格优势、户型优势,新房市场好于二手房市场可能是常态,也会引导市场需求更多地往新房走,从而促进此前价格上涨较快的二手房市场软着陆。

  李宇嘉表示,深圳此次供地尽管提高了限价水平,但配建保租房、自持等长效机制,依旧保持了过去的做法。这尽管会提高开发商拿地的成本、降低积极性,但从长远来看,这也是开发商必须面对的形势,也是开发商多元化转型、拓展新赛道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