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之洲——城市人文艺术展”启幕仪式在深业世纪山谷展示中心举办
影像记录大沙河的前世今生


“在河之洲——城市人文艺术展”由深圳沙河集团、深圳幸福健康集团、南方都市报社、南都湾财社联合主办。
河流和一座城市共同呼吸,大沙河的时间年轮,勾勒着、见证着深圳的成长历史与探索之路。9月24日,由深圳沙河集团、深圳幸福健康集团、南方都市报社、南都湾财社联合主办的“在河之洲——城市人文艺术展”启幕仪式在深业世纪山谷展示中心举办。
活动举办当天,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毛少莹,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执行院长于长江,诗人、资深记者、罗湖区作家协会主席谢湘南,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驻会副秘书长、党支部副书记马锐等文化学者,以及深业沙河集团总经理胡月明,深业沙河集团副总经理黄伟良,南方都市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湾财社董事长陈文定,南都湾财社副总经理王成波等主办方领导共同为艺术展开幕剪彩,探讨城市和河流的话题。
“河流是一个城市的幸运”
活动中,南方都市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湾财社董事长陈文定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艺术展的初衷和初心,是通过影像记录大沙河的前世今生,让观展者可以看到一条河流和一座城市共同呼吸,一起蝶变的历程和命运,进而观照当下深圳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而作为一个在深打拼20余年的人,深业沙河集团总经理胡月明对大沙河更有感触,他在致辞中提到,“河流是一个城市的幸运”。他还记得刚到深圳的时候,大沙河位置偏僻,是一条又黑又臭的污水河,如今通过治理,已经成为了深圳人的“塞纳河”。
“大沙河连接着一代代深漂人的记忆,寄托着深圳这座移民城市中一批批年轻人对未来的憧憬。通过举办本次的人文艺术展,希望能够留住代代深漂人对这座城市的记忆,留住历代奋斗者的情怀,同时也让年轻人能够看到沙河以及白石洲这些年的变迁,进而看到整个片区的光明未来。”胡月明说。
水、岸、城和谐共荣
通过“在河之洲——城市人文艺术展”,可以清晰看见大沙河的前世、今生乃至未来,看到一条河流和一座城市共同呼吸,一起蝶变的历程和命运,以及当下深圳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在展览作品的挑选上,除了老照片对过去的怀缅、当下的摄影对新时代的展现,还有不少艺术作品体现了人们对城市与自然的思考。
整个展览分为三个篇章,在过去篇章收集了来自沙河集团、南方都市报、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的旧照片,透过这些照片,会让观展人想起曾经的奋斗岁月;第二篇章可以看到南山区启动大沙河综合治理以来,生态自然环境的提升;第三篇章展现的是未来,沙河,犹同一条“城市项链”熠熠闪光,串联起西丽湖、大学城、高新区、深圳湾创新高地,在城市中央构筑出一幅水、岸、城和谐共荣的文明新图景,文明新典范。
本次展览中,青年艺术家、诗人张少婷携5幅油画作品参展。这些关于河流审思的作品并不限于深圳大沙河,张少婷说,“其实河流在宇宙中存在的精神姿态是一样的,都能赋予我们对河流的敬畏及上下求索的积极思考”。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孙阳 见习记者 陈镜安
◎沙龙
大咖共话:自然的诗意引领城市上升
河流的话题并没有止步于展览。在主题为“自然的诗意引领城市上升”的沙龙环节,谢湘南、毛少莹、于长江等人文艺术大咖共同围绕大沙河的前世今生,为唤醒自然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建言献策。
谢湘南在开场环节中提到,主办方深业世纪山谷最初的打造理念是“沙河左岸,侨城生活”,整个项目园林的设计理念就是“流动的绿洲”,这里感受着现代的城市文明,也感受着大沙河的变迁,以及自然、人文、艺术的魅力。他希望这份诗意能持续给沙河社区、给城市带来动能,引领城市上升。
针对本次展览,毛少莹讲道,展览将浓厚人文氛围和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首先感受到的便是闹中取静的自然环境。展览用色彩的调度表达了人们对大沙河的情感归属,协调了人们的审美认同度,展览把精神层面落实到空间建筑当中。
曾带领学生从事过大沙河流域人文自然调研的于长江则表示,本次展览带给他的第一印象是“万物有灵”。人和所有展品之间都建立了对话的关系,进而感知到二维画面中蕴含着的生命力量,最终感受到生命故事背后的人文浪漫。同时,他认为本次展览能够起到“提示”的作用,作为一把钥匙,开启深圳对于河流的记忆。
- 上一篇:时隔三天,又一个“日光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