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拼”精神融入“先试”基因 兴业银行深圳分行书写“双区”建设新答卷

新时代伟大变革中,中国南海之滨鹏城深圳,诞生在历史重大转折点中,过去十年实现稳步跨越。2021年,深圳GDP突破3万亿元,人均GDP达到17.37万元,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位居前列。深圳实体经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深圳金融业齐头并进,与实体经济共荣共生,在创新突破中,实现大跨越。
根植福建,走向全国,兴业银行在1998年进入深圳。24年来,在总行党委的领导下,深圳分行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度参与深圳特区建设,坚持“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国家战略和民生保障为着力点,充分发挥“金融活水”作用,持续浇灌实体经济,积极探索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征程,在“双区”建设新时代蓝图中,弘扬“兴业正能量”。
非凡十年征途葆初心
党建引领助力“双区”建设
今年4月,深圳市政府在2022年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制造业立市之本,聚焦实体经济,增强现代产业体系竞争力,加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据深圳统计局,深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2012年时为2.14万亿元,至2021年首次突破4万亿元(4.13万亿元),位居全国城市首位。
发源于闽江、成长在特区,在深圳制造业发展大潮中,借助普惠金融为实体经济“输血造氧”,成为兴业银行深圳分行这非凡十年征途的主旋律。
一组账单折射兴业银行立足特区这非凡十年的发展魅力。在分行党委的领导下,分行资产规模从十年前的970亿元,增至4376亿元,增幅达351%。各项贷款增幅465%,各项存款增幅387%,同业存款增幅338%。十年前深圳分行资产托管规模未达千亿,到2021年深圳分行资产托管规模突破万亿。
发展普惠金融,浇灌企业实体“雨林”。一直以来,兴业银行深圳分行创新各类信贷产品,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产品创新模式,持续推动普惠小微企业专属创新产品的落地,截至2022年9月底,该行已持续推动“普惠贷”“快易贷”“人才贷”、“科创快贷”、“连连贷”、“投联贷”、“快押贷”等近20款普惠小微专属创新产品的落地。
创新体制机制,为发展增添源动力。过去十年,兴业银行深圳分行积极推进普惠金融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执行体系。据了解,该行设置专职审查审批岗及专职产品经理岗,确保审查审批效率,承上启下推动普惠金融产品落地。持续对普惠减费让利,并减免普惠小微客户的开户手续费、咨询证明费等相关费用,持续降低普惠小微客户的整体成本。
该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对普惠金融体制机制及专属产品的创新,持续推动了分行普惠贷款的快速增长。从2012年到2022年8月的近10年间,分行累计为6138户小微客户办理企金普惠贷款,而在10年前,这一数据不到300户。同时,累计发放普惠贷款161.48亿元,该行也成为了兴业银行总行辖内唯一企金普惠小微贷款金额突破百亿的分行。
助企纾困共战“疫”,展现大行有担当。2020年初突发疫情,为坚决阻断病毒二次传播,东江环保发挥其遍布十余省份的四十余家环保处置基地产能,坚守医疗废物收运处置第一线。该行了解情况后,立即确认其资金需求,开通绿色审批通道,给予贷款利率优惠。仅一周内,专项用于医疗废弃物处置的4亿元绿色“抗疫贷”即到位,为打好医疗废物歼灭战提供坚实保障。
类似东江环保这样的例子在兴业银行深圳分行内部比比皆是,疫情以来,该行推出“抗疫贷”专项产品,为抗击疫情的相关企业开通绿色审批通道,提供高效信贷支持。
“爱拼才会赢”
铸就绿色金融领跑者
扎根特区二十多年,兴业银行深圳分行以“爱拼才会赢”的闯劲,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已成为深圳地区绿色金融的领跑者,不仅实现全国首发投融资活动碳足迹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同时率先落地深圳首笔碳减排贷款。
全国首发环境信息披露报告。为推动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开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2021年5月,深圳人民银行选取兴业银行深圳分行作为试点银行,开展披露试点工作。两个多月后,该行在业内率先发布《2020年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率先落地深圳首笔碳减排贷款。作为区域绿色金融先行者,2021年11月12日,兴业银行深圳分行成功向一家深企发放项目贷款,而该笔贷款成为了人民银行正式发布《关于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有关事宜的通知》后深圳区域落地的首笔碳减排贷款。
实际上,这一抹绿色早已在兴业银行内部生根发芽。
2008年10月,兴业银行宣布采纳赤道原则,成为我国首家赤道银行,率先将可持续发展提升到企业战略和公司治理层面,开创了“寓义于利”的社会责任实践模式。多年来,在深圳市各级政府和兴业银行总行的指导和支持下,兴业银行深圳分行主动作为,积极创新,做实做精绿色金融业务,全力支持区域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2013年6月,深圳启动全国首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兴业银行深圳分行成为深圳排放权交易所首批人民币清算银行。2021年6月,作为唯一的商业银行,该行参与深圳“碳普惠联盟”的发起设立。同年9月,作为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的主发起单位和副会长单位,牵头、参与了协会组织的多项绿色金融课题研究。
跨境金融谋发力
助力企业打造新引擎
今年年初,“兴业单证通”商标正式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批,标志着该行国际业务线上平台迎来里程碑式发展。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深企“出海”伴随对外开放进程持续升温,深圳外贸出口也连续29年位居全国首位。毫无疑问,在深企“出海”时代命题下,跨境金融服务需求集中涌现,创新也成为了该行助力打造外贸增长“新引擎”的关键词。
跨境业务便利化惠企发展。实际上,前述“兴业单证通”早在2005年就已上线。在过去的16年里,兴业银行和2万用户一起见证了“兴业单证通”披荆斩棘,而深圳分行已累计签约单证通客户超过2000户,为本地企业跨境结算提供跨境收支便利化的优质服务,助力深圳对外贸易稳定发展。
支持外贸新业态,打造“新引擎”。近年来,跨境电商作为互联网时代新型贸易方式,正逐渐成为“稳外贸”的重要支撑。为支持跨境电商快速发展,该行打造跨境电商外汇支付业务管理平台,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在线开立境外收款账户、跨境收汇、结售汇等一系列综合服务,便利跨境电子商务结算,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商服务体系。
2022年,兴业银行深圳分行跨境金融业务量稳步增长,活跃跨境结算客户累计1333户,人民币结算量217.82亿元。
融入数字化潮流
为新动能赋予“兴力量”
数字经济已然成为稳定增长、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以创新为底色的深圳,拥有海量互联网企业,金融的数字化转型,既是时代社会的潮流,也是由客户和群众应运而生的需求。近年来,兴业银行深圳分行大力推行数字化转型,解决科创企业融资难题,布局智慧城市场景生态圈。
在科创金融业务方面,该行建立专业营销服务体系,实现需求、研发、数据人员体系化协作。同时,构建专项产品业务体系,搭建专门重点推广渠道,根据客户不同成长阶段和融资需求,灵活配置产品,深化兴业银行科创金融品牌形象。截至2022年8月,深圳分行已累计审批科创类客户授信额度超300亿元。
在做好数字化转型的基本工作外,分行着力抓好场景生态、数据价值、管理能效这三个最重要推手,做好创新转型。
不断探索突破服务疆界。兴业银行深圳分行与深圳比亚迪电动汽车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展开合作,构建了完善的智慧交通金融服务场景。作为智能支付时代下的创新产品,智慧充电桩优化了使用体验。据悉,2022年初至今已累计为上万名用户提供66万次便利,充电金额已达2900万元。
智慧金融服务走进校园。该行联合教育缴费云平台系统供应商,创新性研发了中英文双语版的公众号缴费系统,同时整合校园一卡通系统,为学校提供全方位的校内外收付解决方案,在部分学校成功上线智慧校园系统,率先实现教育缴费从“现场排队”到“足不出户”的转变。
金融赋能“智能医疗”。兴业银行深圳分行与北大深圳医院等19家医院展开合作,基于互联网支付渠道,协助医院搭建便民的移动医疗服务平台,为患者提供线上线下挂号、缴费、查询检查结果等功能。
潮涌闽江畔,璀璨鹏城里,兴业银行深圳分行将继续坚持以党建引领融入“双区”建设,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各项部署,自觉扛起“为金融改革探索路子、为经济建设多作贡献”的初心使命,推动党建与金融同心同向、同频共振,为金融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施普惠金融注入“兴力量”,紧抓”双区“建设机遇,奋力谱写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圳样板”。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