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意讲好“中国故事” 用数字化助力产业转型
深圳时装周昨晚落幕,通过科技赋能提升影响力和辐射力

深圳时装周上,模特们正在走秀。 主办方供图
11月1日,S/S 2023深圳时装周落幕。本届深圳时装周打造了全球首个“碳中和时装周”,而在今年四月举行的A/W 2022深圳时装周的主题则是“元宇宙”,深圳时装周在时尚潮流引领、创意设计呈现之外,通过对未来城市的预见,敏锐地与全球叙事对接。
深圳是中国时装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经过40余年的努力,从产业价值链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跃升,已成为国内行业门类最齐全、原创品牌最集中、产业配套最完善、规模集聚效应最显著的时尚产业基地之一。在“元宇宙”、“双碳”等产业升级的时代背景之下,作为“设计之都”和“时尚之城”的深圳,服装产业将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或许已经成为深圳时装周的重要探索途径。时装周不仅仅是一次潮流的派对,更是产业升级的催化。
市场现状 全国市场占有率超60%,服装产业已成深圳名片
一直以来,时尚产业是深圳传统的优势产业。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一级调研员郑璇在时装周开幕致辞中表示:“深圳市时尚产业呈现出高端化、品牌化的特点,在国内大中城市高端女装品牌市场的占有率达60%,部分品牌已走出国门,亮相国际四大时装周。”
以福田为例,福田区副区长王立萍在S/S 2023深圳时装周福田分会场开幕仪式致辞中指出,时尚产业是福田区三大产业之一,近年来,福田紧紧抓住“双区”建设伟大机遇,打造中央活力区,建立湾区时尚总部中心,促进“时尚+”的融合发展,福田时尚产业正在向国际化迈步。据了解,福田区服装产业已形成了以服务经济为主要特征,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形态。全区“大时尚”类企业已超过2000家,产业规模超过1200亿元,约占全市四分之一。
深圳的服装产业已成为深圳的一个闪亮的城市名片,在不断的创新改革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全面建设,深圳高度重视时尚产业发展,颁布《深圳市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深圳市时尚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等一系列政策支持时尚产业发展。今年6月,出台了《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现代时尚产业集群作为“20+8”产业集群行动重点推动的产业集群之一,建立起“六个一”工作体系,构建了覆盖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创新载体、人才资源等全要素产业集群生态系统。这将大力推进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
品牌发展 用创意讲好“中国故事”,用文化赋能品牌生命力
在S/S 2023深圳时装周福田分会场开幕秀上,肯逊KENSUN“裟蔻”系列将中国文化的诗意融入进服装中,带来了一场以中国传统元素与廓形为内核,结合未来审美趋势的设计实验。其品牌创始人兼设计总监孙贵填曾在2017-2022年连续五年荣获十佳服装设计师。在他看来,用潮牌的思维,通过多元化的设计手法,实现服装的实穿性、潮流性和趣味性。以服装为载体,传递中国的文化观与价值观。他在开场视频中这样说,“我相信最好的传承不是在博物馆,而是通过衣食住行融入每个人的生活,让每个人都是传承人。中国品牌的崛起,一定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崛起。”
乔雪,是深圳本土品牌锦玺唐的创始人。出生于苏绣世家的她在深圳创立了锦玺唐。“如果说苏绣情结印刻在自己与生俱来的基因中,那将品牌扎根深圳这片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热土上,就是要借由这里向世界展示非遗文化中苏绣这块瑰丽的宝藏。”乔雪表示,锦玺唐作为在深圳成长起来的服装品牌,见证了深圳服装行业的发展。“随着深圳服装行业协会的成立,深圳的服装行业从零散走向集群化发展。倚靠粤港澳大湾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互联网高新科技创新城市、四通八达的陆海空交通运输网,深圳的服装行业迎来了质的发展机遇。”
在去年10月举行的2022春夏深圳时装周,锦玺唐担纲了压轴大秀,其中式嫁衣的传统技艺也正式被列入福田区最新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录中,“非遗+时尚”的形式让现代化设计赋予传统非遗新生。在乔雪看来,深圳市政府近年来对文化创新、“纺织非遗活化工程”高度关注及支持。如果说,水乡弄堂给予了锦玺唐苏绣的文化内核,而深圳这座城市则带给了服装品牌面向全国与世界的舞台,锦玺唐也发展成为遍布全国400余家直营店、1200余家加盟的中式文化服饰品牌标杆。
发展方向 与湾区协同,探索打造时尚产业数字化新生态
既有产业优势基础,又有政策指引支持,深圳时尚产业的转型空间在哪里?一如肯逊KENSUN、锦玺唐现代设计与传统元素相结合,在“国潮风”之下,以文化与创意突围,而另一方面,数字化也是全行业关注的重点。
继四月A/W2022深圳时装周推出时尚元宇宙1.0后,持续迭代时尚元宇宙2.0,全新升级数字体验空间,推出 “时尚元宇宙星球”。“时尚元宇宙星球”以全新的互动玩法,承载时装周期间秀场直播、虚拟服装展示、深圳时尚品牌展示等一系列功能,以沉浸式的交互体验,将品牌方、设计者与行业服务方、消费者共同搭载于同一个时尚生态环境中,实现消费者向WEB3.0的“潮玩娱乐社交”转化。此外,时装周上还发布了一系列时尚产业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时尚+元宇宙、时尚+数字创意、时尚+科技、时尚+可持续等多个时尚科技数字化转型的项目签约落地,持续探索打造时尚产业数字化新生态。
对此,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潘明表示,协会紧抓数字化发展机遇,加大“科技+时尚”的创新融合,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服务,推动行业创新发展。“我们希望企业充分认识数字化对产业发展的“放大”效应,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积极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载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其次,推动企业开展生产线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实现柔性化、网络化、智能化生产制造。”
另一方面,本届时装周还邀请了来自香港、台湾及多个国家的优秀时尚品牌和设计师参与时装周专题发布大秀,邀请香港设计界专家参与人才论坛、可持续时尚发展论坛等专题研讨,大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时尚文化产业实现“互联互通”,进一步推动港深青年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建大湾区高水平时尚人才高地。
在“元宇宙”、“双碳”等时代背景之下,可以预见的是,深圳时尚产业将不断地通过科技赋能、设计创意赋能以及湾区协同等多维方式实现提升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提升,以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 黄璐 实习生 许璐涵
数据
据深圳服装协会提供的资料,深圳服装行业经济总量名列中国大中城市前茅,牢牢占据全国女装绝对引领地位。其表现在:品牌数量多,有2500多家品牌企业,90%以上为自主品牌;上市企业数量多,有近10家上市企业,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经济总量大,2021年销售总额近2700亿;市场占有率高,在全国大中城市一线商场市场占有率超过60%,并形成了福田品牌总部商业集群、南山原创设计师集群、龙华大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集群等标杆性产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