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宝安发布两项产业创新发展方案

拟建全市首个空天技术产业园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刘诗豪 11-17 01:10

  宝安区空天技术产业园签约现场。 受访单位供图

  11月15日,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开幕。当天下午,“先进智造·科技创新——新技术、新产品、新赛道”主题活动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宝安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立德,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钟海、宝安区副区长练聪、宝安区副区长朱云、宝安区政协副主席朱桂明出席活动并见证签约。

  现场发布了两个提升宝安创新引领力的实施方案——《宝安区关于促进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的实施方案》和《宝安区加快空天技术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此外,宝安将引进上海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打造概念验证中心及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联动知名创投机构,打造功能齐全、服务完善的宝安桃花源创投加速器;落地建设全市首个空天技术产业园。与此同时,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宝安预选赛暨第九届深圳宝安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也同步进行。

  将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深度融合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前海“扩区”方案重磅落地。作为深圳工业大区和制造业强区的宝安,围绕着“422133”发展主框架,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加快打造“黄金内湾”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大湾区核心引擎重要传导节点和承载基地。

  为了进一步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引领区,推动空天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15日当天,宝安还现场发布了《宝安区关于促进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的实施方案》和《宝安区加快空天技术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按照规划,《宝安区关于促进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的实施方案》制定了宝安未来三年促进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的“5大任务”“15项清单”,实现“5大创新指标”,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R&D)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拥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达600家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90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破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主导作用日益增强,科技创新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将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制造强国”“科技强国”的发展战略目标,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深度融合。

  《宝安区加快空天技术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航天强国”的战略部署,抢抓空天技术产业规模化发展机遇期,发挥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发达、市场创新主体活跃的优势,加快培育新产业、新赛道、新动能,打造空天技术及产业应用创新高地。力争到2025年,以空天技术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代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创新集聚、空间支撑、生态完善的未来产业创新体系;形成空天技术产业快速壮大,经济产出能力进一步增强,领域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自主品牌的行业领军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精特新企业、充满创新活力的科技中小企业;推动未来产业集群化发展,以四大制造业片区和国家高新区作为核心承载区,打造空天技术专业化园区,培育和引进一批产业链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形成企业集聚、人才集聚、创新资源集聚的规模化集群效应。  

  深耕新技术,开辟新赛道,培育新动能

  当天下午,活动现场还举行了三次重磅的签约。第一次签约是宝安区科技创新局与上海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关于概念验证中心及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的项目签约。

  据了解,上海交通大学是国内顶尖的理工类高校,拥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工程以及临床医学三大王牌学科。西北工业大学是全国独有的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利用自身优势,加快承接高校雄厚技术资源,将在宝安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以加快推动宝安与高校研究院在应用研发、成果转化、创新基地、投资孵化方面深度融合。

  第二次签约是宝安桃花源创投加速器签约。一直以来,宝安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正加快完善多层次、多渠道、覆盖创新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促进金融资本与产业发展优势互补。宝安打造的桃花源科技创新生态园是集生态、文化、产业于一体的中央绿色生态园,旨在吸引高精尖项目和创新团队落户。

  据介绍,宝安桃花源创投加速器能有效集成各类知名创投机构,发挥高新区宝安园区政策优势,打造产业资本创新中心,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交融,为宝安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产业空间+金融支持+增值服务”全方位支撑。

  第三次签约是宝安区空天技术产业园签约。宝安区空天技术产业园是宝安贯彻落实市委部署的“20+8”产业政策,推动空天技术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打造的全市首个空天技术产业园。该产业园由深圳市宝安区上合村集体股份公司、深圳市中集产城园区运营有限公司与深圳市卫星物联网产业协会共同成立,目前已意向入驻北京劢亚科技、微联星智、航探宇宙、广州易站智能等一批空天技术及卫星应用标杆企业,拟引入空天产业高端研发中心、智能装备制造中心等创新资源,将充分释放宝安“海陆空全空间”资源禀赋作用,加快打造一批空天产业示范园区。未来,将依托深圳市中集产城园区运营有限公司,远期在燕罗街道规划连片打造高标准、高规格的空天产业示范园,加快形成卫星通信全产业链集聚区。  

  宝安创赛参赛数量、获奖数量均居全市第一  

  活动当天,现场举行了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宝安预选赛暨第九届深圳宝安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其中,一等奖共产生12个获奖项目,其中企业组6个,团队组6个。二等奖共产生18个获奖项目,其中企业组12个,团队组6个。三等奖共产生24个获奖项目,企业组18个,团队组6个。

  今年比赛围绕深圳“20+8”产业集群布局,设置了电子信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六大高新技术一级行业,并细分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网络与通信、超高清视频显示等28个二级行业,面向全球广发英雄帖。

  今年,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以及国内33个重点城市共661个项目齐聚宝安,参赛数量在全市各预选赛区中位居第一。其中26个项目在市赛获奖,获奖数量全市第一,14个项目被选送参加国家级比赛。

  与此同时,一批市外、海外项目在市、区两级比赛中大放异彩,后续将落地宝安发展。例如,“欧拉方程”团队为留美博士团队,今年同时获得市赛和宝安区赛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一等奖,将回国落地宝安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舸安氢能团队来自山东青岛高端人才团队,获得了宝安区赛新材料行业组一等奖、市赛优秀奖,也将落地宝安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 刘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