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塑造深圳城市文化形象与人文个性
走过23年,深圳读书月体现了城市创新力,形成了深圳人的文化记忆,影响着每个深圳人

深圳书展现场。
深圳读书月是深圳最具开创性的文化活动,历经23年发展,如今已成为深圳最具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品牌。它的诞生是基于深圳人的内在需求,更是基于城市人文环境提升的需要,是深圳发展的需要,更是深圳人精神生活的形象化注解与呈现。走过了23年的深圳读书月,在全国具有开拓性,是深圳城市文化创新的经典案例与主要体现,这一模式不仅让深圳成为“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也让众多深圳人找到身份认同,一定程度上,深圳读书月塑造了深圳城市文化形象与深圳的人文个性。深圳读书月作为唯一一个连续两年进入“书香中国”全民阅读品牌传播影响力榜单前五的地市级品牌,彰显了一个城市在文化上的高远追求。
创新精神
深圳读书月是城市创新的生动体现
第二十三届深圳读书月接近尾声,本届读书月以“读时代新篇 创文明典范”为年度主题,紧扣党的二十大主线,坚持“品质、品位、品格”原则,设置“1+4+N”活动框架,推出一个年度钜献,按照“文明的阶梯”“文化的闹钟”“城市的雅集”“阅读的节日”四大功能定位,开展了2300余场阅读文化活动,展现出“全域、全景、全民、全媒”特色,以更高追求、更新品质和更强声音,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阅读新期待。
2022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步入新征程,我国全民阅读事业也进入发展的新阶段。“全民阅读”连续第九年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并首次出现“深入推进”的提法;由中宣部主办的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北京召开;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明确将“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视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举措。在这样一个重要时期,深圳读书月作为全国首创的、国内第一个连续举办的大型群众读书文化活动,今年再上层楼,以优异表现充实了深圳的文化内涵,丰富了深圳的文化表达,引领了城市的文化氛围营造,塑造了城市文化形象的精神内核。
纵观深圳读书月自2000年创办以来的发展,创新是主要的动力,也是主要的手段。创新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思想路径,从经济领域到文化领域,已成为深圳的发展基因。在深圳城市发展的内在需求下,深圳读书月的应运而生,便是深圳创新的生动体现。而积累了23年的读书月,每年也在推出新的阅读文化活动,以引领与顺应时代之变。比如今年推出的“名家荐书马拉松”24小时全媒体直播活动、首届全民阅读推广(深圳)峰会等亦是创新之举。
深圳读书月组委会秘书长、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吴筠在首届全民阅读推广(深圳)峰会上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部署和要求,全民阅读作为建设文化强国的一个重要路径和重要内容,必然在新形势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阅读要求,保障市民的文化权益,在这方面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深圳作为全国首个以城市的名义倡导与推广全民阅读的城市,有很多这方面的探索、先行的亮点,这也是跟深圳特区先行示范要求相匹配的,在文化建设方面也有很多先行示范的亮点,全民阅读的推广在其中有着很重的分量。我们有首创的深圳读书月大型节庆活动,率先提出建设图书馆之城,还有对全民阅读的立法条例,还有第一个24小时书吧,实际上它是代表在全域范围之内,图书馆和书店场所空间的体系的建构,蔓延、延伸到社区的阅读场所的提供。
吴筠认为,公共阅读和城市的气质、特点有着非常深厚的基因关系,深圳是一个创新创业特质的城市,自特区成立以来,大家怀揣梦想来到这个城市,在创新创业的过程当中对知识的渴望,对学习的需求,其实是本能的需求,是深圳人到深圳的基因存在,他在创业的过程中也需要知识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同时这些能量也是建构整体城市精神的一种要素所在,所以深圳的购书量年年都是保持全国第一,这是有中间内在的驱动力。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表示,深圳是最早倡导全民阅读的城市,为我国全民阅读的开展作出了积极探索、重要贡献,中宣部先后两次在深圳召开经验交流会就是很好的例证。把全民阅读引向“深入”,深圳有条件也应当有新作为、新追求、新贡献。
文化基因
读书月成为深圳人的文化记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奖章”获得者、国家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深圳读书月组委会总顾问王京生是深圳读书月的主要创始人与推动者。他对民族和阅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度解读,他认为阅读是中华民族的基因,也是中华文明传承的基本方式,还是人民精神富足的标志,更是民族创新发展的发动机。正如深圳提出的“读书为荣”、“读书为乐”,“读书为用”,这三点缺一不可。他表示,深圳要创造文明城市典范,很大的优势就是比其他的地方在阅读上认识早、发力早、成果也显现得早,比如深圳在2013年被授予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这是我们已经创造的优势,还要继续巩固和发扬。
他对全民阅读如何持续深入开展提出六点建议。而这六个“一”,恰好都是深圳走在全国前列的——
一是提高“一个认识”,认识到全民阅读关乎每一个人文化权利的实现,关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二是制定“一个规划”,以国家规划的形式,长期且深入推进和实现全民阅读。三是推出“一个立法”。阅读是最广泛、最基础、最重要的文化权利,要通过国家层面的立法,用法治保障全民阅读和文化权利的实现,也就是真正在文化上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四是建立“一个机构”。由中宣部牵头建立“全国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持续深化全民阅读活动。五是掀起“一个高潮”,阅读就像钱塘江,平时静水深流,但在8月18大潮,壮观天下闻,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有一个高潮的到来,都能体现自己的强大的推动,像深圳读书月每年都能直接展现阅读的力量,进一步推动。六是纳入“一个考核”,建议将全民阅读工作纳入到全国文明城市评比指标中去。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全民阅读与融媒体智库理事长李忠,近十年一直在做全民阅读推广与研究工作,其所在的智库连续两年发布《“书香中国”全民阅读品牌传播影响力大数据研究报告》,将深圳读书月纳入榜单的五个对比分析维度,一个是响应国家政策,第二个是与其他省市对比,第三个是与往年表现对比,这是纵向对比,第四是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对比,第五是从全民阅读理论研究等视角进行深入研究。结论是深圳能够紧扣全民阅读工作要求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地域历史、文化特色举办一系列具有本地特色的阅读活动,有效促进本市全民阅读品牌的差异化、特色化传播,增强传播影响力。
李忠表示,近两年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深圳市民阅读热情持续增长,公共图书馆人均借阅数超越疫情前水平,2021年书展的图书销售额也再度刷新全国城市书展纪录。“七进”活动满足不同基层群众阅读需求。这一个特别突出,科学理论研究把脉品牌发展方向。
深圳读书月重视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开展系统科学的阅读研究。深圳市全民阅读研究与推广中心连续八年,推出《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这是国内首部以城市为单元的阅读行业报告。深圳还先后邀请领导专家撰写特稿、联合研究机构及社会组织力量,打造全民阅读研究理论阵地。这方面深圳在全国拔得头筹。
总体来看,2021年深圳读书月在加大阅读内容引领、突出本地文化特色、加强优质阅读内容供给、完善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图书推广与展销等方面均有优异表现。所以排名持续上升。
全民阅读
深圳读书月让城市文化软实力跃升
全民阅读的持续推动是彰显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工程,是推进文化自强自信、铸就文化新辉煌的不绝源泉。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书香社会创建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全民阅读与媒介融合为文化传播和文化资源配置提供了新的物质条件和传播载体,也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首届全民阅读推广(深圳)峰会上,李忠结合自身的研究,对深圳读书月全民阅读品牌表现情况做出了评价。他介绍,大数据调查报告显示,深圳始终引领全国全民阅读示范先行,是首个荣获“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的中国城市,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在北京为深圳颁发证书,盛赞中国人民对于阅读的重视和喜爱。深圳也是唯一一个连续两年进入“书香中国”全民阅读品牌传播影响力榜单前五的城市级品牌,其他入选的均为省级品牌,只有深圳是唯一两年的副省级城市。彰显了经济特区在文化上的高远追求。深圳连续多年阅读指标保持全国领先,连续30年人均购书量保持全国第一、人均电子书阅读量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深圳率先培育先进的阅读文化理念,开创阅读推广人计划、成立全国第一家阅读联合组织、立法推动阅读法治化进程等等,开拓创新20年,应该说深圳是名副其实的“爱阅之城”。
从整体媒体报道数据情况来看,2021年“深圳读书月”报道量较2020年呈飞跃式增长,报道力度及传播范围均大幅上升,尤其是原创报道量同比增长超两倍。这一点非常好,就是2021年深圳读书月的媒体报道是2020年的两倍。从41地区全民阅读品牌前十名的报道量综合对比来看,深圳读书月报道总量仅低于北京阅读季。深圳读书月原创比较高,原创内容生产力表现优异,为其书香品牌传播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入围榜单的20个全民阅读活动品牌,包括15个省(区、市)级品牌和5个市级品牌中,深圳读书月在总排名当中排第二,在市级全民阅读品牌中排名第一。与2020年相比,总体排名上升一位。从具体的指标表现情况来看,深圳读书月有33项指标进入前五,是41个全民阅读品牌中进入前五名指标项最多的阅读品牌。
从具体指标项来看,深圳读书月在新媒体平台获得较高赞誉。在快手、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获得点赞数排名较高,均跻身前三,其中在快手平台全年与“深圳读书月”及其相关关键词关联的内容点赞数超1500万,居41个全民阅读品牌第一位。
文化发展
深圳读书月成为城市文化最优美的修辞
深圳是一个在不断生长的城市,不仅是城市空间与形态上的日新月异,更是文化内涵与文化景观的不断刷新与扩容。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与语境中,深圳读书月更是深圳人敢闯敢尝、开拓创新精神的体现。它树立了一个全新的深圳文化样式,通过阅读这一极具广泛性与普遍性的城市精神提升运动,深圳在城市形象上获得一种国际性的认同,201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就是最好的例证。
深圳读书月是时间的空间化,每年的11月,成为城市共同的精神空间,这是一种时间空间化的典型样式。很多传统文化节庆,就是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国人的共同文化仪式与记忆的,通过持续的,经年累月的传播与传承,成为文化的基因。
在今天,深圳读书月成为城市文化最优美的修辞。从最初的带有自我启蒙般的文化追求,到形成一种身份认同般的文化共识与自觉,到今天作为命运共同体般的文化自信,深圳读书月演绎的是深圳人自我成长的精神图谱。而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条由时间——空间——仪式——修辞的演化轨迹。
今天的读书月,其精神实质更倾向于一种“修辞运动”。以读书月的内容分类为例:“文明的阶梯”、“文化的闹钟”、“城市的雅集”、“阅读的节日”,这都是从文化的视域对城市进行修辞。修辞立其诚,展现的是深圳人崇尚读书,尊重每个人的阅读权利的阅读态度。深圳读书月是对城市文化柔性的唤醒、体认与展现。
今年深圳读书月还有一大亮点就是特别策划“当奇迹之城遇上东方之珠:深圳·香港的文化对视”系列活动,凝炼5场对谈和两个展览,从艺术(包括影视、流行音乐、当代艺术)、文学、创业等不同维度,集聚深港两地学者、作家、文化人,共叙深港文化交融的共同记忆、交互空间与未来想象。系列活动将两个一衣带水文化同源、文脉相通的城市更紧密地连结在一起。
香港联合出版集团董事长傅伟中在首届全民阅读推广(深圳)峰会上的发言对此就是一种印证,他以“当你爱上维港那片海,也会眷恋深圳这条河”为题进行主题分享。他提到,在深港双城共同发展的过程中,香港与深圳的文化交融从来都没有间断。深圳被誉为“奇迹之城”,香港被誉为“东方之珠”,当“奇迹之城”遇上“东方之珠”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大势,更是香港出版人的历史责任。随着大湾区文化交流日渐频繁和紧密,深港两地出版文化界一定能碰撞出更多创新创造的文明之火,结出更多丰硕绚烂的文化之果。
深圳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编辑兼海天出版社社长聂雄前就“共建人文湾区,以出版发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展开话题。他强调,深圳出版集团作为深圳全民阅读事业的中坚力量,致力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出版高地,旗下海天出版社始终立足深圳,面向全国,聚焦增强和发挥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核心引擎功能与作用,为全民阅读的纵深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02-03版采写:南都记者 谢湘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