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深圳是‘网络文学与青春写作’的高地”

“网络文学与青春写作”座谈会举行,有专家认为深圳有非常好的青春写作的土壤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谢湘南 12-19 00:00

  “网络文学与青春写作”座谈会现场,与会代表对当下网络文学与青春写作的现状展开深入探讨。

  近年来,“网络文学”与“青春写作”备受关注,深圳出现了众多的网络作家与青春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也是深圳文学很重要的亮点,深圳文化的增长点。深圳是“网络文学与青春写作”的高地,据业内人士统计全国网络“大神级”作家600多个,深圳有20多个。有专家认为深圳具有青春写作最好的小气候,具有非常好的青春写作的土壤和环境,在刚刚公告的第二届鲲鹏全国青少年科幻文学奖中,近3万篇稿件,深圳占总来稿70%以上。

  12月10日下午,“网络文学与青春写作”座谈会在深圳罗湖区文联文艺家之家举行,此次座谈会是第二十三届深圳读书月重点活动之一,活动由中共罗湖区委宣传部、罗湖区文联主办。此次座谈会聚集了深圳有代表性的网络作家与青年作家,以及评论家、学者20人,共同探讨“网络文学”与“青春写作”的异同与跨文体融合的可能,以及当下网络文学、青春写作与阅读生态的关系。

  “罗湖是网络文学的起点与青春写作的原点”

  在新时代,网络文学与青春写作呈现出这个时代的活力,是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的一条重要路径,中国文化复兴与文化出海,网络文学与一些大的IP,成为关注热点与成功尝试,在这一大的背景下,此次座谈会的举办可谓怡逢其时。

  主办方表示,网络文学写作应该是一种青春的事业,还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如果将青春写作、科幻文学等等不同的文学力量与写作样式相融合,可能会激发一种全新的创造力。希望深圳能成为网络文学与青春写作的集聚地、写作的高地。希望罗湖走在时代需要的最前沿,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同时带动罗湖的全民阅读与文化氛围。

  深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于爱成对40多年来深圳的网络文学与青春写作做了系统性梳理,他认为深圳文学从罗湖起步,罗湖是网络文学的起点与青春写作的原点。他介绍了梅毅、文夕、丁力等作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新千年前后在罗湖的写作轨迹,提出了“2005年前后应该说是深圳网络文学的酝酿和试探阶段”的重要观点。

  他介绍,2008年,深圳市文联、市作协启动首届深圳网络文学拉力赛,两届长篇奖冠军都被当时生活在罗湖的宋唯唯获得。谯楼、毕亮等也分获相关文体头奖。起码在政府推动的“网络文学”写作,罗湖是深圳的高地。大约也是在2008年,以市文联杨宏海、时任翠园中学办公室副主任谢晨的努力推动,深圳校园里的“青春写作”渐成气候,迨至2010年前后已蔚为壮观,一批青少年校园作家成长起来,校园文学论坛持续举办,“阳光写作”的深圳声音传向全国。

  座谈会上,深圳市罗湖区文联副主席魏文芳在做总结致辞时表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文脉也是民族的根、民族的魂。罗湖作为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唱响的地方,他期望有更多优秀的作家,为罗湖写一些更好的作品,写出有思想的高度、艺术的厚度和大众的广度的作品,为罗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添砖加瓦,鼓劲加油!

  网络小说和青春文学相互借鉴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广东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阅文集团白金作家廖群诗(丛林狼)表示,将网络文学拔高到青春写作,这确实是一个新课题。因为青春写作本身面临的读者也是年轻化的,网络文学面临的读者也是年轻人的,这两者是有很大的关联性。可能它在写作上有一些区别,但是形式是一样的,这里面有很多文章可做了。网络文学发展差不多有三十年了,到现在对大众来说,对很多人来说还是很陌生的。它是中国文学的主流,但它又独立于主流形成一个自我封闭的群体和写作方式。很多人觉得很奇怪或者很陌生,看得见摸不着,不知道在哪儿,但是又经常在耳边听到。

  在他看来,网络文学,准确应该叫网络小说,因为文学这个概念太大。网络小说把故事性放在第一,然后是趣味性和网络性。网络小说的故事要独特、有趣、轻松才能吸引读者看下去。网络小说一定是网络化,要把当下社会时政、社会热点痛点融入进去。语言上也要具备一些网络语言特性,不能写得太过书面。此外,网络文学是大众阅读,一定要面对大众群体而写作。他还表示网络小说和青春文学可以相互借鉴方法和写作方式,打通两个群体的边界,促进交流、融合和提高。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庄向阳博士就网络文学的四个精神维度发表了见解。他表示,网络文学的首要价值在于它连接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大众传播手段的最新成果,而技术进步往往带来了传播内容从形态到质的改变;其次,网络文学的可贵在于它的民间性;网络文学还有一个可贵之处,在于它的边缘位置,以及由此蕴含的创造性;最后,网络文学的写作主体是青年,网络写作不可避免地成为青春写作之一种。

  深圳《特区文学》杂志社长、总编辑朱铁军在会上谈道,在不同的时段,可能大家对网络文学的命名、对它的身份、对它的定义或者对它所实现的文学价值都有各种各样的疑惑甚至是一些探讨和争论,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网络文学的写作者和青春文学的写作者及传统文学的创作者们都能互相借鉴、互相融合,知道自己缺少什么。他续指,他对未来的文学生态抱有极大的热忱和期待,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代一代人的成长,网络文学会有自己新的生命。

  青年作家王卉子说,良性网络文学与读者互动是一个跨越了文字的约定,随着读者审美习惯的养成与作者类型最终不断成熟,二者相辅相成。网络文学用类型吸引读者,读者用创新的要求来要求网络文学,这是同处在类型框架下的不同演绎,使网络文学良性发展。

  “深圳具有青春写作最好的小气候”

  深圳市学生文联秘书长谢晨认为,深圳具有青春写作最好的小气候,具有非常好的青春写作的土壤和环境,孩子们真的喜欢,是因为这么多年来阅读写作推广培育而成的土壤,深圳的孩子都有表达的欲望。深圳的孩子有故事,想表达、想倾诉,就造成这样一个爱写作的态势。

  谢晨介绍,罗湖在青春校园写作这方面是很有基础的,深圳市学生文联成立的发祥地是在罗湖,2004年在罗湖区翠园中学成立的,今年是18周年。中国青春文学史之于深圳。学界基本认可中国青春文学是从《花季雨季》开始的,这本书是1996年出版的,要早于韩寒、郭敬明出道的时间。韩寒、郭敬明是国内青春写作最有代表性的人物。18年来,深圳青春写作取得了新的发展,但尚未出现韩寒、郭敬明那样的人。这是一种观点。我觉得,这需要时间来沉淀。深圳青春写作现在的发展态势是非常好的。

  谢晨举例说,刚刚公告的第二届鲲鹏全国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入围奖,它的来稿面接近3万篇,深圳占总来稿70%以上。上海作协刚做了一个活动叫“真金 青少年文学写作选拔”,深圳高中生参加笔会的总人数超过了上海,上海方面很赞赏。

  青年评论家廖令鹏认为,无论是网络文学还是传统文学首先要回答什么是“文学”。网络文学发展演变到现在,类型太多,题材太多,变化太快,从早期的都市言情、修真玄幻、穿越考古、宫斗,到现在的科幻、软科幻、虚拟现实、元宇宙。万变不离其宗,但凡优秀的网络小说,都有很好的“文学性”。他建议,青春写作,最好应该把短的文章写好,写新,适当地也可以写点小说,他们平日里写作文,就是很好的训练方式,作文与文学,不应该体现在篇幅上,800字还是8000字都没有关系,最重要的就是要以文学的方式去写作、以文学的方式去思考和发现世界。

  青年作家武捷宇在上高中阶段写作了长篇小说《十五日》,此次座谈会上她以自身的写作为例,对“在全民阅读新范式的推动下,Z世代青年作者的具身写作会呈现哪些动向”作了深入思考,她的新长篇小说《蕉鹿》入选深圳报告2022·深圳都市题材精品文学扶持项目。她介绍,《蕉鹿》是一部围绕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汉剧展开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深圳、关于高考的故事,契合“讲好新时代深圳文学故事”的主旋律,也讲述了一个三座城两代人的故事。

  采写:南都记者 谢湘南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