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南头街道:

善治入“微”,绘就深圳历史文化底蕴首善街区新画卷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陈紫嫣 12-21 00:40

  马家龙社区党委将党建引领、温情关怀与社会治理相结合,制定了服务和联动快递群体的“风火轮行动计划”项目。

  设计师与社区居民、志愿者一同前往星海名城共建花园的建设场地现场踏勘。

  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拥有1700年历史的南头古城对深圳而言,是城市底色,是发展起点,更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文明典范标杆。

  多年来,南头古城所在的南山区南头街道,朝着奋力打造“人文南头,活力街区”这一目标,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善作善成赋新能,通过善治入“微”,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在增进民生福祉的同时,跑出了街区发展加速度。如今,这个深圳最具历史文化底蕴的首善街区已经开始展露光芒。

  臻于至“善”:

  聚焦“两新”群体,擦亮“自治强基”品牌

  每一座城市都有这样一群“城市超人”,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深夜正午,他们穿梭在城市街道上、楼宇间、社区里、风雨里,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看似平凡却超乎平凡,他们用坚守换来社区的安全与幸福。

  近年来,南头街道着力构建党建“共同体”,为了帮助“城市超人”们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自2019年起,马家龙社区党委通过“活动联办、资源联享”,充分发挥驻区单位、辖区企业优势,凝聚多方力量,开展社区“城市超人”关爱日活动,近3年来,联动40多家企业,成功对600多位城市超人开展关爱行动,更探索了一条“社区+小区”二级党组织齐发力的模式。

  三年来,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了“参与+监督”的角色,不仅从居民议事对项目的开展提了具体思路和建议,也在参与活动的动员企业、事业单位、党员等群体中吸纳了一批社区治理中的新面孔、新力量,让党员的红色身影深度参与到各个服务环节,在将民生微实事的兜底性和“雪中送炭”原则落到实处,逐步形成了社区支持企业发展、企业反哺社区的联动模式。

  实现社区服务精准化是探索打造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部分,由于马家龙社区呈现出快递公司集中、快递人员集中、快递车辆集中的“三集中”特点,在这里的“城市超人”中有一个庞大的群体——快递、外卖从业人员。

  “你温暖城市,我温暖你心!”连续三年,马家龙社区积极强化“两新”群体的“两个全覆盖”纵深推进,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引领、温情关怀与社会治理相结合,不断探索,臻于至善,根据社区实情制定了服务和联动快递群体的“风火轮行动计划”项目,马家龙社区通过设立“暖蜂驿站”,让外卖小哥、快递物流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在驿站里休闲歇脚、沟通交流,同时积极组织社区活动,让小哥们在与居民的互动中,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切实提升“小哥”们的社区融入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数量多、分布广、熟悉周边情况的优势,马家龙社区积极探索推进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去年,社区党委依托马家龙二街,打造了由快递企业、快递骑手等多元主体参与的“蜂聚之家”,在社区党委引领下,通过理事会议和成员大会,共商共议公共事务,合力解决行业难题。此外,社区党委组建了马家龙“蜂聚之家”流动党支部,通过培育一支南头先锋骑手队伍把党旗插在一线,这背后是南头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探索。

  “作为一名党员,看到一线医务人员在高温下忙碌,我也想替他们分担。无论是采样点扫码,还是运送物资,就是为大家做点事,我们骑手群里有很多小哥都很积极。”今年9月,受疫情影响,快递派送工作量减少,顺丰快递马家龙社区站点的快递小哥吴铭泉申请加入志愿服务,他坦言身边和他一样热心肠的快递小哥还很多,相较于表达他们更愿意默默付出。

  推贤扬善,实现暖“新”服务与社会治理“双向奔赴”,通过启动基层治理“红色引擎”,马家龙社区打响“自治强基”金字招牌,同时也为基层治理培养了一股重要力量。

  乐“善”好义:

  一条社区便民路,打通最后一公里“症结”

  总人口约2.1万人的同乐社区位于南头街道的北部,是集住宅区和城中村于一体的典型混合型社区,由于城市基础设施落后,交通出行安全问题常年困扰着居民。中山园路北段的天桥路段的问题尤为突出。

  如今,随着一条便民路的出现,该路段非机动车通道缺失的问题彻底解决,人车争道的现象也成为了历史。

  “原来上班要从中山园路上面那层的天桥走,天桥上车流量很大,车速快,人也不少,并且没有专门的人行道,非常危险,现在不仅方便,大人小孩出行也更加安全了。”社区居民张女士表示,这条“便民路”名副其实,真正体现了“便民之急”。

  在了解到居民的迫切需求后,同乐社区党组织积极作为,通过“书记谈心谈话室”,主动邀请辖区单位负责人、社区居民代表前来做客协商,同时广泛发动辖区共建联建单位协助修建道路。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便完成近一公里长的路面铺设。同时,利用民生微实事项目,安装路灯和监控,增设治安值守岗亭和安全防护门,并且还建立了台风暴雨天气的应急机制,由社区、警务室、党员、志愿者组成的“同乐社区便民路护路志愿者队伍”每天都在为居民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

  一公里的道路虽不长,却修进了居民的心坎里。同乐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社区党委引领+多元主体参与+居民自治管理”的工作方式,也大大提高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乐“善”好义,善治入“微”的“同乐经验”如今更被居民所乐道。

  嘉言“善”行:

  居民参与“微”治理,共建小区“大绿洲”

  如果家门口有一块绿地,你想实现什么样的花园梦?

  “需要长椅休息区,方便家长接孩子时等候使用”;“考虑场地光照条件,种植一些阴生植物”;“希望增加一些儿童游乐设施,包括儿童友好的装置”……

  今年10月,一场关于将星海名城三期中佳星海幼儿园和为明幼儿园中间的大片绿地改造为创意花园的项目讨论,在星海名城社区工作站展开,讨论中,社区党委、营造团队以及社区居民代表积极献计献策、现场参与设计,最终,专属于星海名城社区的“共建花园”雏形就此诞生——一片对儿童友好、方便居民活动休息的绿洲。

  该“共建花园”项目由南头街道城管科联合星海名城社区党委开展,项目计划二次利用平时利用率不高的蔽阴绿地,打造休闲便民小区的微花园。同时,引领社区居民一起参与到花园建设中来,发挥社区主人翁的作用,积极献计献策,共同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

  经过近两个月的修建,目前,星海名城社区的“共建花园”已基本完工,原本的蔽阴绿地成为了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居民们的改造愿望也基本实现。

  “小花园或许还有待改进的地方,但是大部分人,特别是孩子们都很喜欢。”星海名城三期居民卢女士说,社区就是居民的大家庭,社区治理需要大家的嘉言善行,在这场善意的“双向奔赴”中,每个普通人都如星辰,虽然微小,但释放着自己的光芒,最终交织成灿烂的星河。

  政善治,事善能。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用心用情为人民服务,当前,这座深圳最具历史文化底蕴街区正在新征程中接续奋斗、善作善成,在不久的将来,必能绽放出更耀眼的首善之光。

  文:陈紫嫣 制版:柴华 王娟娟 刘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