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

以儿童为本,实现幼小衔接全覆盖 构建家园校共育共促美好教育生态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伍曼娜 尤业东 汪文娟 张玉玲 12-30 02:47

  幼小衔接,是指儿童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阶段的衔接。在这个过渡过程中,由于两个教育阶段存在课程与教学等方面的差异,存在衔接“坡度”,幼小平稳过渡衔接便成了难点问题。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减缓教育生态链节点上的坡度,帮助孩子顺利适应新起点,是我们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时必须回答的问题。

  为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期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过程中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

  幼小衔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同系统推进。深圳市南山区积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对接家长需求,努力构建家园校一致、互为补充、相互支持的共育机制,全力构建家园校共促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促进儿童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如今,南山区开创幼小衔接“3+3+3”模式,幼小衔接实践备受肯定,在广东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项目)阶段性考核中获评优秀。

    幼小衔接成重要民生工程 家庭、园所、学校合力共育

  教育是民生之基。作为广东省首个教育强区,南山区将幼小衔接作为重要民生工程,纳入南山区教育发展“十四五”重点项目。

  具体来看,南山区政府牵头成立幼小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一化五案”(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大思政方案、德育品牌建设方案、班主任培养实施方案、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家庭教育方案),实现全区227所幼儿园、80所小学“幼小衔接校园结对100%全覆盖”与“幼小衔接一对一案100%覆盖”。此外,以“广东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幼小衔接”正式立项为契机,南山区成立幼小衔接领导小组,开启“行政+”模式,形成政府牵头、教研引领、督导评价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全力落实“南山行动”。

  幼小科学衔接,离不开家庭、园所、学校的合力推进。推进过程中,南山区教育局完善家长学校工作机制,幼儿园成立园级和班级家委会,让家长参与并形成助教团,参与幼小衔接助教活动,营造共育教育生态。

  幼小衔接只是引导幼儿学知识吗?家长们容易忽视帮助幼儿从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四个方面好入学准备。凡事预则立,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还需落实到具体的操作指引层面。南山区教育局以促进儿童身心全面适应为目标,引导幼儿园、小学制作活动手册、行为量表等,形成幼儿园入学准备实施方案及操作指引、小学入学适应实施方案及操作指引、科学幼小衔接家长手册等,帮助家长缓解群体焦虑,指导树立全面准备的意识。

    打造“名校(园)+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全区

  找准难点问题精准破解后,如何让探索实践形成更大影响力?要发挥好榜样引领作用。南山区教育局以“名校+”“名园+”等模式,充分发挥试点校(园)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了多样化的衔接校本研究机制。

  在“广东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幼小衔接”项目中,南山建立区级幼教中心+幼小衔接专项教研组+试点校(园)教研组三级联合教研管理架构,出台《幼小衔接联合教研管理办法》等,推进项目实施。

  如南山区学府二小与城市印象幼儿园,建立幼小衔接互动工作室,形成常态化交流机制;南山区前海小学与机关幼儿园共同开发劳动教育课程,联合园校师资、链接家庭,构建幼小双向衔接课程活动体系,形成“家—园—校”三位一体的衔接机制。

  目前,幼小衔接的南山探索接连收获肯定。前海阳光棕榈幼儿园《减缓衔接坡度 呵护无忧成长》、深圳大学诺德幼儿园《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获评2022年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省级优秀案例(全市仅2个)。南山区11所幼儿园在结对学校助力下,产生了7个“三名”(名园长、名教师、教科研专家)工作室和9个省市级学前教育科学保教示范项目组。

    关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 打通幼小双向衔接重要路径

  幼儿园与小学的双向衔接,是推进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原则。做好幼小科学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与小学承担好各自的角色。

  南山区深圳大学诺德幼儿园为了更好地了解儿童,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问卷调查、幼儿测查、幼儿访谈等方式,分析问题成因。找到原因后,从儿童发展比较薄弱的方面入手,将幼小衔接工作渗透到幼儿园各年龄段、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有效培养了幼儿入学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和关键素质,使入学准备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得以落实。

  南山区西丽幼教集团研发了《幼儿园儿童学习与发展评量表》和《揭秘小学》活动手册,对幼小衔接工作以及儿童的基本素质进行了评量,将评量结果带到小学,让小学教师更了解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幼小衔接的工作。荔湾小学等南山区多所学校用好评价“指挥棒”,全面开展激励性评价改革,开发过关奖励卡,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广泛欢迎。

  “我们一开始就明确了‘双向主体,共识劳动衔接的关键品质’目标。”机关幼儿园教师代表表示,南山机关幼儿园和前海小学、深大附属教育集团外国语小学多次联合教研,以“五年劳动课程体系”为基础,构建了儿童幼小衔接劳动教育课程,并联合家庭、社会,开展三位一体、联动互补的劳动教育。

    关注儿童发展的可持续性 为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幼小衔接不仅关系儿童当下的发展,更关系儿童一生的幸福。”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对于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南山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珺一语道出。

  幼小衔接阶段的常见问题有哪些?幼小衔接阶段家长该如何做?南山区通过调研发现,在家长群体中仍存在重知识技能学习、轻习惯养成的现象。以问题为导向,南山区将学习准备作为幼小衔接教研工作的重点内容,定期开展园本教研和联动教研。此外,还围绕学习准备开展专题培训,引导更多家长以更科学的方式,带领孩子做好学习准备。

  近期,南山区教育局面向家长群体举办了主题为“幼小衔接 家长有为”的专题讲座,旨在帮助家长理解幼小衔接相关政策,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幼小衔接观念,引导家长帮助孩子做好身心准备、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学习适应,讲座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引起线上众多家长的热烈讨论与思考。

  “通过这次讲座,我们充分认识到幼小衔接并不是由孩子一个人去面对的问题,家长的陪伴与参与同样很重要。老师们解答的不仅是幼小衔接的问题,还给出了贯穿孩子整个成长过程中都能够获益的良策。”讲座后,南山区教育幼儿园家长不禁为南山教育幼小衔接举措点赞。

  作为广东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通过家园校聚力,南山区打通了幼小科学衔接之路。未来,南山区教育局将强化品牌设计,强力打造幼小衔接教育品牌,将幼小衔接工作由表及里推向纵深,提炼长效育人路径,为幼小衔接贡献“南山经验”。

  文:伍曼娜 尤业东 汪文娟 张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