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

践行家校育人新模式 收获积极教育新成效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周正阳 12-30 02:47

  谢芳青校长家访。

  家长、学生代表给学校赠送锦旗。

  深圳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是宝安区委区政府按照“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建设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位于宝安区桃花源科技创新园。自2021年10月以来,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成为广东省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改革试点学校,积极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改革工作。学校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创新多方育人协同机制,坚持以学校为主体,将社区、家庭等教育要素在国家“立德树人 五育并举”共同育人目标统领下,以“积极教育”为办学路径,从而形成学校联合社区、家庭之间的多元参与、交互作用、包容合作的和谐育人关系,努力构建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积极育人体系,发挥三方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协同作用,践行家校育人新模式,收获积极教育新成效。

  健全现代家校育人支持系统,为学生幸福成长奠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提出“促进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家长角色从单一的教育者转变为孩子的陪伴者和共同学习者。以此为契机,学校积极搭建家校互动的纽带,创设了“父母成长学院”这一平台,传播家庭教育新理念、新方法,着力提升家校育人实效,强化家庭主体责任,引导树立科学育儿理念,做一个智慧型、学习型家长,建立与孩子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良好家庭教育样态。

  “父母成长学院”与社区积极合作,邀请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如朱永新、李镇西、于洁等,市内外家庭教育骨干教师如王秋英主任、田春利博士等为家长讲学,迄今已经开展了44期课程,老师、家长均在其中获得了提升。这也为创设以学校为主体的家校互动合作模式,提供了富有新意的探索与尝试。

  学校还开展以阅读沙龙、学业指导、教育分享等为主题的社区家长会,将主题分享与家长座谈相结合,为家长带来更具针对性的有益指导,促进了家庭与家庭之间互动,构建了社区家庭教育共同体。每学期,学校都会召开线下特色家长会,让教师和家长之间实现沟通零距离。同时表彰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家长,传播家校合作育人理念,共同见证学生幸福健康成长。

  学校努力为学子提供优质的“食”与“行”条件,开展午餐午休惠民工程,学校迄今共有3146名学生在校午餐午休,家长从每天8趟往返校园变为4趟往返,此外,学校每日安排行政、教师陪餐,成立中小学部午餐膳食管理委员会,并不定期邀请家长进班陪餐,让家长明明白白观摩学校的就餐质量。每学年,学校总务处、德育处与配餐公司代表在校内召开午餐午休家长座谈会,倾听家长心声,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力所能及地为家长排忧解难。为进一步推动学校招生宣传工作的开展,学校每年举行家长开放日暨课程体验活动,来自周边学区范围内的幼升小、小升初家长和同学们步入校园、了解学校。

  学校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将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和家庭教育相结合,教师要努力成为“家庭教育指导师”,指导家长配合学校,做到家校育人理念一致,实现“同频共振”。如今,学校组建了以教师为主体的家庭教育咨询团队和志愿者团队,以主题活动、学业支持、心理救援等多种形式,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针对各年级各班级的差异性,全体教师积极践行“万师访万家”行动,落实100%家访率,通过家访向家长宣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孩子的个性化特征,给家长们送去切实的、有温度的家庭教育指导,鼓励家长成为“现代合格家长”,助力孩子奠基幸福人生,进一步促进家校协同育人,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

  发挥家委会的积极作用,开好家校育人的幸福配方

  自2017年9月以来,学校每个年级、班级均成立家长委员会,构建起学校统筹、年级引领、班级实践三个层次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建立完善家校互动机制,综合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畅通家校的沟通渠道是实现家校共育,避免出现误解的必要途径,家委会则在其中起到纽带作用。

  学校各年级定期召开家委委员会议,协调家校问题,家委委员通过微信群、电话、面对面等形式及时反馈问题并提出建议,助力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助力学生与学校发展。家委和班主任共同组织召开班级特色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家庭和班级的温暖,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得到显著增强。如中学部开展的家长团建活动,经过三年磨合,从自发到规范,从规范到人文,从人文到文化,为孩子的一年起跑,二年超车,三年冲刺提供了极为有力的保障。

  设立家委小组制,每个家委关联就近的四位家长,上传下达,高效保质。利用班会课和家长会的时候开展特别创意活动,比如“家长故事会”“家长经验交流分享”等,让家长分享自己的教育故事。每学期,学校评选出优秀的家长代表进行表彰,不断激发家长参与家校育人工作的热  情。在家长委员会的带动下,家长走进学校、走近孩子,参与义工执勤、国际文化节、课程文化节等学校各项活动,成为校园里一道靓丽风景线。

  学校不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进课堂”活动,聘请优秀家长担任兼职生涯导师,开设“幸福配方”课程。让不同职业、不同阅历的家长充分发挥自身的职业优势和兴趣特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近学生,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拉近家庭和学校的距离,拓展学生职业认知,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

  整合利用社区家庭资源,拓展积极教育实践平台

  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社区加强互动,丰富以家长为主力的家校社合作内容,拓宽以社区为资源的家校合作渠道,积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学校举办以“营造书香家庭,打造幸福家园”为主题的社区家长会暨公益读书交流分享会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架起学生与社区联系的桥梁,让书香浸润孩子的业余生活,让家庭阅读的收获和快乐得以最充分的展示。学校还将“父母成长学院”课程与社区联合,在社区中展开讲座,将社区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让多种力量陪伴孩子的成长。

  学校与社区携手联动,动员教师深入社区,利用周末时间组织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社区家长会、读书节之社区阅读、生态环保作品展、社区主题沙龙。迄今为止,学校已于丽景城、天骄世家、香缤山、九号公馆、御龙居、西城丰和等9个社区,开展15次社区阅读,深受家长好评。

  作为广东省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改革试点学校,学校积极打造学校与家庭同向同行、合力育人的机制,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协同育人新生态,践行家校育人新模式,收获积极教育新成效。学校先后获“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全国生涯教育实验学校”“深圳市年度国际教育创新典范学校”“宝安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办学荣誉。

  2019年起,校长谢芳青主持的省级课题《基于积极教育的新办学校发展路径研究——以新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为例》已顺利结题,将社区、家长、教职工等资源纳入课题支持系统,全方位立体式推进以积极教育为特色的“家校合力,协同育人”体系。发表在省级期刊《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的论文成果《积极教育理念下家校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实践探索——以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为例》,坚持以学校为主体,创新多方育人协同机制,将社区、家庭等教育要素在“立德树人 五育并举”育人目标统领下,以“积极教育”理念为指导,从而形成学校联合家庭、社区之间的多元参与、交互作用、包容合作的和谐育人关系,努力构建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积极育人体系,发挥三方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协同作用。

  未来,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将更加注重协同育人创新形式,更深入地践行“家长幸福地陪伴”家校工作理念,健全家校共育机制,构建幸福成长大环境,创新家校互动模式,着力提升家校育人实效。我们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专注推动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育人体系,着力实现同频共振、和谐发展,努力夯实师生终身幸福之基。聚焦“家长对教育满意度,学生对教育适切度,社会对教育参与度”,相信积极教育的模样一定会结出幸福教育之果。

  文:周正阳 制版:戴越 刘艳兰 黄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