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岗区平安里学校:
以体育人成就梦想,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平安里学校开办于2005年9月,是龙岗区教育局直属下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走进校园,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环境让人眼前一亮。立体的运动场、动感的体育馆、现代的教学楼、舒适的恒温游泳池、科技感十足的慧雅创新学院、充满人文气息的图书馆、大气的多功能报告厅,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经过17年的发展,致力改革创新体育发展的平安里学校,走出了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创新、求真、务实的体育特色之路,于2022年被评为龙岗区首批体育特色学校。如今,平安里学校不仅加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同时与深圳市体工大队、龙岗区青少年业余体校三方合作建立了平安里学校体育训练基地,开启探索专业体育组织与学校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已被授予“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实验学校”“全国啦啦操星级俱乐部”“深圳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跳远三级跳国家奥林匹克后备人才训练基地”“深圳市高水平运动学校”等多个体育项目荣誉。
探索分段分层分类育人模式
平安里学校位于龙岗区夏长路86号,是区直属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现有78个教学班,3888名学生、186名专任教师。为进步一满足教学需求,2019年7月学校启动改扩建计划,于2021年9月正式启用,拥有标准400米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馆、啦啦操室、跆拳道室、室内健身馆和恒温游泳池等。
因材施教,努力促使每一位学生均衡优质发展,是平安里学校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作为一所深耕教育改革的创新学校,平安里学校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尊重教育规律。体育教学确定了“分段分层分类”教育教学理念,充分考虑每一位学生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等情况,进行不同层次运动难度的学习,帮助学生挖掘潜力,达到自己的能力高度。
“基于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追求,积极探索并实践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培养模式尤为必要。”平安里学校校长、党总支书记姜思坤,拥有丰富的管理学校经历。自担任平安里学校校长起,就在思考并推动探索符合教育规律的育人模式。
为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学校打造新型的领导组织管理模式,成立了由校长主抓全面体育工作的领导小组,两位副校长分别负责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和高水平训练队工作,两位体育学科主任落实具体工作。此外,在与深圳市体工大队、龙岗区青少年业余体校合作过程中,多名校级领导参与联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规范管理。
改革创新促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2022年6月,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2022年广东省首届中小学生田径锦标赛”如期举行。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由10名运动健儿组成的平安里学校代表队斩获5金8银3铜,获得“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名”“中学乙组团体总分一等奖”优异成绩。这既是平安里学校改革创新体育特色教育的成果之一,更是学校体育创新改革的一次综合展示。
平安里学校体育工作一直在改革发展中前进,坚持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课余训练为突破口,以校园体育活动为载体,以加强体育教研科研、探索科学训练为动力。这为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学生基础,实现体育特色项目从“选苗”到“育苗”逐级覆盖,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打开新的空间。
平安里学校的学子们从区冠军到市冠军,再到省冠军,一步步迈上更高的台阶……学校各个运动项目全面开花,硕果累累,不断刷新记录,在省市区各级竞赛中大放光彩、名列前茅。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田径项目连续九年获得龙岗区中小学田径运动团体冠军,连续八年获得深圳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团体冠军,多次代表深圳市参加广东省的中小学生田径比赛,田径锦标赛、田径冠军赛等均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或者一等奖。趣味田径共获得三个区级冠军,两个全国冠军;啦啦操项目获得八个区级第一名,全国地区赛三个第一名;篮球项目共获得五个区级冠军;羽毛球获得一个区级团体冠,多个单人双人冠军。跆拳道、游泳、足球等项目也在区市级比赛中名列前茅。学校体育健儿的出色表现,展示了“人生能有几回搏”的拼搏精神,也检验了平安里学校坚持走体育特色之路的成功经验。
强化队伍建设助力体育教育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近年来,平安里学校不断提高师资配置,夯实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学校有专职体育教师19名,体育教学师资学历从原来的本科学历,发展到如今拥有6名研究生学历、1名高级职称教师的高配置。
平安里学校鼓励优秀人才尽展其才。在这里,教师们兢兢业业、勤勉工作,在各项专业性的教育教学比赛脱颖而出、屡创佳绩。2022年,刘畅老师代表深圳市参加广东省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并获得个人一等奖的第一名的好成绩。2022年“龙岗区优秀教师”黄林耿、刘畅、董艾婷、宋小兵在深圳市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张文龙、罗晓琴等6名老师也在龙岗区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佳绩。
在日常体育教学中,他们时刻提升自身教书育人素养,也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一批批新教师快速掌握工作技能。经过近两年教师们的努力成长,有3名教师成长为龙岗区的骨干教师,多名教师也成为龙岗区中心组成员以及区体育名师工作室成员。
在学校平时工作中,学校领导也注重培养体育人的层次发展,在很多重要的工作岗位上都委以重任如:杨雪光老师参与学校后勤工作、黄林耿老师参与学校安全工作、秦超老师参与学校工会工作等,使得体育老师不仅在专业上有发展,而且在从事管理中也着有建树。
体教融合助力好苗子茁壮成长
深化体教融合创新,是平安里学校在体育各项竞赛和教学工作中屡屡开创新局面的关键抓手。一直以来,平安里学校通过开设特色体育课程、创建多元学生体育社团以及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等方式,构建完善训练、成长、赛事体系,以体教融合助力“好苗子”茁壮成长。
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体育教育质量与人才培养也在逐渐提升和优化。为适应新的体育教育教学模式,平安里学校不断打磨精品课程,编写特色项目的校本教材,在深圳市课程项目优化中颇有成效。其中,刘畅老师、董艾婷老师都将特色项目内容优化做成精品课程,并逐步调整为教学支撑教材;黄林耿老师编写的《少儿趣味田径》《游泳运动教程》以及共同编写的《篮球》《足球》校本教材,利用优质的教师资源和教学研究成果,实现精品课程校本化、高效化,成为本校学科的辐射中心、课程改革实验中心,发挥精品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示范作用。
体育要“教会”,更要“勤练”“常赛”。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训练环境,学校与深圳市体工大队、龙岗区业余体校三方合作建立了平安里学校体育训练基地。此外,平安里学校还是中国奥林匹克跳远、三级跳远优秀后备人才基地,是广东省唯一一所具有此资质的学校。同时还是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示范学校、深圳市高水平运动学校。
日常教学中,平安里学校以校园体育活动为载体,促进特色体育发展。采用分段大课间体育活动,科学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每个学期坚持开展班级联赛,根据每个学分段学生的身体发展规律和运动能力,分段分类进行校园体育活动。每年举办的学校运动是校园重要的体育活动之一,近几年每班参加运动会的人数不断增长,单人项目参与占比达69.5%,集体项目参与度高达100%,真正做到了关注每一位学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打造多元多样的体育社团和运动训练队,不断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平安里学校共有篮球、足球、啦啦操、羽毛球、趣味田径、游泳、跆拳道7个体育社团,有篮球、啦啦操、跆拳道、羽毛球、趣味田径、游泳5个运动训练队,体育社团数量占全校社团的20%,参与人数达30%左右。
“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是平安里人的共同愿景。”校长姜思坤表示,将继续推动“分段分层分类”课题行动,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形成符合教育规律和学校实际的育人模式及平安里学校教育特色,“期待每一个平安里人都能勇担教育使命,助力学生实现梦想,共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文:张艳丽 胡瑛 秦超 闫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