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梅丽小学:
弘扬书香文化,让阅读更有力量

“书香梅丽”是梅丽小学响亮的名片。

黄广旭校长亲自带读,引领示范。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发育、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崇尚读书、诗书继世之风绵延数千年。
在深圳市福田区有这样一所小学:这里的学生能自己创作童话集,这里的科研活动能出版成论文集,这里的特色节目能上中央电视台栏目,这里是“流动花朵”向未来出发的启蒙站。它就是深圳市福田区梅丽小学。
梅丽小学创建于1999年9月,是一所全日制六年制小学。“书香梅丽”是它响亮的名片。同时,它还是“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阅读基地”、“福田区第一批书香校园建设特色品牌项目”。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梅丽小学一贯重视书香文化建设,特别是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学校积极落实“双减”政策,通过“大阅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减负提质”。学校践行“教育成就幸福人生的”教育理念,以“阳光教育”和“阳光阅读”等课题为平台,打造阅读特色学校,培养阳光儿童,让阅读向阳而生。梅丽小学的校园,阅读蔚然成风,书香弥漫。
●构建阅读体系,致力打造书香校园
组织引领,阅读有榜样 以身作则,方能一呼百应。为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学校成立了书香领导小组,由黄广旭校长亲自挂帅。每天早晨的梅丽小学校门口,晨读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黄广旭校长亲自带读,引领示范;值日教师、值日学生被触动,进入校园的学生被触动,也纷纷加入晨读之中。各班则在班级里自行晨读。晨读内容包括语文课本、《中华经典诵读》、《小学生必读古诗词七十首》、《三字经》、《弟子规》、《经典小古文》等。
落实午晚读,阅读有保证 习惯成自然,方为好阅读。梅丽小学每天安排半小时的午间读书时间。午间学生一进教室,均自行到图书角聚精会神地阅读,不管教师是否在场。
学校积极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倡导高年级教师与学生共读一本书,倡导孩子和家长创造亲子阅读时间共读一本书。如六年级教师、家长与孩子共读《汤姆索亚历险记》《骑鹅旅行记》,五年级共读《四大名著》,四年级共读《中外童话故事》等。所有学生都要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平均每个学期要求不少于五本。同时,每学期在校内开展一次“共读一本书”阅读分享体验课,确保师生读书有时间,交流有平台。
编排书目,阅读有层次 合理编配,方能循序渐进。学校以语文教材为依托,语文科组多年前就编排了各个年级的书单,分为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学校班级图书角上,学生家里的书柜上,都有学校编排的、体现年龄特征和层次差异的图书,从而引导孩子们有方向地阅读,让孩子们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
形式多样,阅读有保障 随处可读,方为书香校园。梅丽小学在每个班级都设置了图书角。班级图书角的书,一部分由学校阅览室提供,一部分由学生自主分享。学生自己读到哪些值得推荐的好书都会带到班级共享,让好书在班级间“漂流”。学校还配备了阅览室、朗读亭、电子触屏书等,向学生开放并不断充实图书库存,让多种阅读形式并存,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时间。
读书笔记,阅读有痕迹 阅后留痕,方能记录个人成长。写读书笔记,也是梅丽小学一如既往地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的举措之一。学生通过和书籍里的人物交流,通过和书籍的作者交流,通过笔端抒发对人物命运的感情,表达对社会现实的看法,既丰富了个人生命历程,也提高了个人思维层次和个人写作能力。
书香文化节,阅读有表彰 营造书香文化,方能源远流长。早在2004年,梅丽小学便注重书香校园的创建,每年都会举行“读书月”(即文化节)。文化节除了举行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外,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便是对阅读突出的个人和集体进行公开表彰。这既是书香校园文化建设绵绵不断的延续,也可视为书香校园文化建设阶段性总结。
个人荣誉有“梅丽小学阅读之星”;集体荣誉有“梅丽小学书香班级”“梅丽小学书香家庭”。其中,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梅丽小学书香家庭”:对亲子阅读和重视子女教育的家庭以示肯定,颇得社会的认可。促使城中村的不少家庭充实家里的图书,减少家长玩手机的时间,大大增加了阅读时间和亲子时间。
浓厚的书香氛围,也让梅丽小学在2010年成为获得了福田区唯一一所“广东省书香校园”荣誉称号的学校。
●夯实阅读特色,助力学校华丽蜕变
梅丽小学是深圳典型的城中村学校,学校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家庭与学校相结合的阅读促进工作机制,进行“梅丽小学阳光文化行动研究”,探索实施阳光教育体系工程,以科研课题形式推动学校整体优化发展。
在福田区成立城中村品牌学校创建联盟的背景下,黄广旭校长加强阳光文化建设,加强书香文化建设,夯实阅读特色,建设智慧校园。推进阅读特色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促进学校教育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努力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实现学校教学资源均衡发展的目标。
学校以阅读特色文化建设为中心,以教师文化建设为抓手、以课堂文化为主渠道,以学习型家庭文化为辅助手段,不断推进学校各项建设,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如今,《阳光儿童系列发展评价制度》,让一批批“阳光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阳光读书阳光写作”从活动走向常态走向课程。走上均衡化发展之路的梅丽小学,正在谱写城中村品牌学校新篇章。本真、适才、普惠的优质教育新生态也在渐渐生成。
●创建阅读品牌,读写结合出硕果
“每天最期待的便是晨读、午读、亲子阅读时光。”在孩子们的眼里,学校阅览室、教室里的图书角、同父母的亲子阅读时光,就是他们的期待。可以说,孩子们在学校里度过的每一个月都是读书月。
在此基础上,梅丽人积极探索童话创作教学模式,让学生从爱上读书、爱上童话到爱上写作。
如何让爱阅读的阳光儿童,能够读写结合,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从爱阅读上升到爱写作?如何从读别人写的童话书,到读自己写的童话书?
梅丽教研团队进行了“让童年生活美如童话——小学生童话创作行动研究”课题研究,此课题成为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生“童话创作”课程》曾被评为深圳市中小学“好课程”,自主开发的《阳光童话》曾获福田区优秀校本课程奖。
多年来,梅丽小学屡获深圳市读书月“童话创作”团体一等奖,学生参加“深圳市读书月童话创作”比赛获奖学生近万人次。学生的文章常见于《深圳青少年报》《红树林》《深圳晚报》《晶报》等刊物。学校拥有校刊《阳光儿童》和“书香校园”网页,汇编了《阳光教育通讯·故事篇》(讲述读书及我的教育教学故事);出版了一套校本写字教材《小学语文字帖》、两本学生童话作品《阳光童话》和一本老师的读后感、论文集《阳光教育》等。这些成绩正是以“读”为基础,运用多种形式开展“说”训练,从仿写童话入手,开展童话创作的结果;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扩大自己阅读范围增加自己的阅读量。
●传播读写特色,办学成效获社会关注
梅丽小学曾获得深圳市教育局等单位联合颁发的“读报用报先进单位”;《南方日报》曾以《读自己写的童话》为题,大篇幅报道了学校开展的读书和童话创作活动。
学校先后以“做好人、读好书、写好文”,“读我们自己写的书”,“我的读书故事”和争当“阅读之星”等为主题开展读书、写作和竞赛活动,并成立了教师(党员、团员、工会)读书学习小组;学生的“阳光儿童文学社”、《深圳教育》、《晶报》、《深圳晚报》小记者站等读写结合小组;举行“阳光教育”读书论坛,还积极倡导、创建“书香家庭”。
整体来看,梅丽小学师生的阅读特色,经历了从“读别人的书”、“写自己的文章”,到“读自己写的书”的过程。内容上做到“课内课外结合”,形式上做到“自读与辅导结合”、“读与写结合”、“校内外结合”,时间安排上做到“阅读课与早、午读结合”。学校的“阳光读书·阳光写作”系列活动,过程扎实,内容丰富,时间有保障,成果显著。
阅读,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梅丽小学的“书香校园”建设,对于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新氛围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如今,读书、写作活动已逐渐成为梅丽小学师生的生活习惯。特别是早、午读已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争当“阅读之星”已成风气,学生“童话创作”成为学校的办学亮点。
“打造阅读特色学校,培养阳光儿童,让阅读向阳而生。”梅丽人,一直在路上。
文:周正阳 郭彬文 林国墙 彭肖辉
制版:李斌 肖美连 黄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