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检察院工作报告
加快建设全国大数据法律监督研发创新基地
在2月15日的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深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小东向大会报告全市检察工作。报告回顾了2022年包括保障经济、服务民生、强化监督、深化改革等全市检察工作取得的各项进展,并对2023年深圳检察工作进行了展望。
总结2022年:
保障经济民生发展 深化检察制度改革
报告指出,2022年,深圳检察机关坚决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全力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依法打击影响人民安全感的犯罪,着力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努力让困境中的企业活下来、留得住、经营好,优化“五个一”涉案企业合规深圳模式,办理案件数居全省检察机关首位。
牢记宗旨惠民生。深圳检察机关抓住民生“小切口”,做好检察“大文章”。坚持少捕慎诉慎押,2022年,对不构成犯罪或证据不足的,决定不捕4289人、不诉446人。优化特殊群体保护,积极开展整治养老诈骗专项活动,全面强化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强化食药和环境安全监督,落实食药和环境安全刑事案件、公益诉讼案件一体化办理机制,依法严惩危害食药安全和污染环境犯罪。
明确定位强监督。2022年深圳检察机关刑事检察监督更深入、民事检察监督更精准、行政监察监督更有力、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更有效、接受人民监督更主动。全年受理审查逮捕犯罪嫌疑人13489人,受理审查起诉18288人,督促侦查机关立案、撤案1092件,监督立案数同比增长15.8倍,监督撤案数同比增长4.1倍。办理民事检察监督案件914件,发出监督文书125份。办理行政检察监督案件1082件,同比上升25%。公益诉讼检察方面,立案361件,办理诉前程序案件194件,提起公益诉讼10件。
2022年,深圳检察机关继续深化改革,努力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提供深圳样本。围绕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战略,在全国率先提出“构建海洋检察体系”构想。探索大数据法律监督新模式,制定三年数字检察行动计划,开发智慧检察数据一体化平台,建成全省首个大数据法律监督基础平台。
展望2023年:
多措并举 助力“双区”建设高质量发展
报告中指出,2023年,深圳检察机关将继续坚定不移走好特区检察工作现代化之路,努力为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牢记“国之大者”,护航“双区”建设。深圳检察机关将巩固扩大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成果,深入开展新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试点,毫不动摇服务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持续推动落实最高检发出的检察建议,助力深圳建设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
报告指出,2023年,深圳检察机关将继续深化实施数字检察战略,加快建设全国大数据法律监督研发创新基地,结合企业合规、未成年人保护、知识产权检察、公益诉讼等领域的探索,构建“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的数字检察工作模式,全面以“数字革命”赋能法律监督。
站稳人民立场,保障民生福祉。报告指出,2023年,深圳检察机关将紧紧围绕办好群众大大小小民生之事的要求,做优做实“人民至上”。坚决打击各类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的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突出加强食药安全和生态环境公益保护。持续落实信访案件“件件有回复”,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的每一起“小案”,让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成色更足。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 吴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