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西部海岸活力带宝安示范段今天开放

宝安加快建设“山海河城交融、人文与自然相伴”的理想生活城区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刘诗豪 03-28 00:00

  西部海岸活力带宝安示范段。

  随着滨海文化公园的建成开园,湾区之光摩天轮的日月轮转,前海湾尽显湾区海岸之美。宝安中心区与前海近在咫尺,却隔湾对望。深圳市宝安区在建成滨海文化公园网红点之后,继续拓展湾区之光摩天轮下的美景,对宝安中心区与前海之间1公里的海岸线打造了一片集亲海、观光、运动、休闲于一体的西部海岸活力带宝安示范段,使前海湾岸线牵手相连,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自然亲水体验和全新的摩天轮观赏视角。

  起笔湾区,美好相连。西部海岸活力带宝安示范段是宝安山海连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起始点,从西部海岸活力带起点——滨海文化公园开始,串联尖岗山、宝安公园、企龙山、平峦山、铁仔山、碧海湾、固戍上盖公园、西湾红树林公园8大公园,规划了一个“山海翠环”的美好生活蓝图,形成33公里的游憩主线,惠及约120万居民。也将成为串联西部滨海蓝带、贯通绿美深圳脉络的重要纽带,打造完整、连续、功能多元的前海湾城市活力公园链,塑造具有深圳特色的文化景观空间,创造活力共享、多彩滨海的湾区生活。

  在年初召开的宝安区七届二次党代会上,《中共深圳市宝安区委关于推进“山海连城 绿美宝安”生态建设的实施意见》获审议通过,文件指出,宝安将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强化规划引领,推动陆海统筹,加强风貌塑造,构建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的宝安“三生空间”新格局,打造高辨识度的“多维宝安”绿美意象。

  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宝安“谋早、谋深、谋实、快推”,迅速启动了一批重点项目。其中,宝安在全市率先启动建设慢行系统首批16个项目,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高标准推动城区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路花团锦簇, “山海连城”串联山水湾畔风景  

  在刚刚落幕的宝安马拉松比赛中,全新的全程马拉松路线从“湾区之光”摩天轮启程,途经临海大空港、揽胜凤凰山、毗邻石岩湖,跑向宝安中心区。赛道或穿城、或环湖、或滨海、或临山,有机串联都市地标、产业重地、历史古迹和自然风光,尽显宝安作为深圳“山海连城”起点的丰富生态资源和多彩城区魅力。

  沿线湖光山色尽潋滟,海风吹拂满城花。宝安是深圳的生态大区,凤凰山、阳台山两大森林公园是城市绿肺、天然氧吧,石岩湖、铁岗水库是深圳重要水源地,滋养着宝安、南山、前海的数百万居民。赛事举办的3月正是宝安繁花盛开时,路边、桥上、山间的簕杜鹃、羊蹄甲、风铃木开得烂漫,为繁华都市点染自然气息。

  对一座城市来说,民生幸福是其最温暖的底色。“实施‘山海连城计划’,要把宝安的好山好水好风光、老街老巷老建筑、游园小区大公园等山水文化资源都串联起来,做到有绿道走、有风景看、有故事讲、有活动赏。”宝安区旅游行业协会会长孙诗琴说。这样的“城市串联密码”连接城市与田园,融合传统与现代,串联起历史与人文,承载着人民对诗意、悠闲生活的美好期待。

  宝安拥有完整优越的自然环境、联系紧密的山海河湖城关系、繁华丰富的市民生活业态。近年来,为打造国际一流的生态环境,实现“推窗见绿、四季见花、处处是景”的愿景,构建穿山达海的城市漫道,让市民更好地享受户外、亲近自然,宝安以“美丽宜居家园”为规划建设主线,结合深圳市“一脊一带二十廊”的建设目标及宝安区本地特色,开展了山海连城、公园城区、健步道(慢行系统)等系列规划,并将健步道(慢行系统)构建、公园之区建设、远足径郊野径建设等行动落实到蓝绿公共空间的营造上,真正让宝安形成“山海入城、河林织城”的理想生活城区。

  连接城市与田园,城市绿道实现通山、达海、贯城、串趣  

  当金黄的太阳从海平面上逐渐下落,天空与海面也渐渐染上橘色,由浅及深。太阳就像是最佳的调色师,在傍晚尽情挥洒手中的画笔。在西湾红树林公园,可以遇见橘子味的落日、划过天际的飞机,跨越海洋的大桥与穿过树梢的地铁。

  碧一江春水,道两岸风华。一条条碧道串联起山、河、湖美景,让青山绿水的幸福触手可得。作为深圳市山海连城“一脊一带二十廊”中“一带”的近期起点,西湾红树林公园也是平峦山山海连廊和宝安“八园连通”重要节点。全面对标新时代所需、湾区建设所需、深圳发展所需,宝安聚焦城区建设这一强基础、利长远的筑基工作,加快谋划建设生态、生活、生产空间格局相互交融的高品质漫游网络。

  “万物复苏的季节里,去感知开阔明朗的山与风。”“从城到山水自然再到城,身心都得到了放松。”……越来越多深圳人爱上户外,或全家人出动,或同事好友组队,从写字楼奔赴郊野山林海边,徒步绿道、碧道、郊野径,拥抱大自然,开启慢生活,疗愈心灵。

  作为全市最先启动慢行系统规划建设工作的行政区,宝安早在2021年12月就完成了宝安区“山海连城”连接框架设计研究,并于2022年3月开始编制慢行系统详细规划。其间,在深圳“山海连城”规划框架的指引下,宝安充分发挥“山-海-城”优势,盘活海岸线、名山、公园、绿道等资源,围绕通山、达海、贯城、串趣,紧锣密鼓地开展规划设计工作,将慢行系统构建、公园之区建设、远足径郊野径建设等行动落实到蓝绿公共空间的营造上。

  城市绿道不仅是一条道路,它还是城市规划的“思路”,对接着广大市民的“心路”,让田园诗意的生活可望可即。落实“山海连城计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打造“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可进而推动河湖综合治理、沿线休闲游憩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转型、宜居城市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探索出一条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路径。

  出门15分钟即达,慢行步道开启极致的“山海漫游”之旅

  细心的市民可能发现,在海滨广场附近多了一条跑步道,这条跑步道全长1.3公里,宽3米,基层采用透水砼材质,面层铺设透水彩色沥青。这是宝安中心区漫游城径工程(一期)中央翠环示范段,也是宝安区漫道网络的其中一个缩影。

  宝安区慢行系统规划通过“一环七道六区”串联山海河林园,打造无断点连续贯通的300公里漫道骨架;同时,关注民生幸福,连接市民家门口与工作地,打造安全舒适、全龄友好的700公里慢行网络。

  慢行系统也将连接城市人文景点、热门商圈、文体设施,营造慢行+消费的新生活场景,串联近300个公园与类公园节点,形成通山达海、河林入城、串园连趣的漫游公共空间网络,重构高密度建成区的绿色发展密码。未来,市民不仅能徒步山林,拥抱大自然,疗愈心灵,也能在山海廊道中畅快地漫步、跑步与骑行,开启一段极致的“山海漫游”之旅。

  围绕宝安“422133”工作主框架和慢行系统结构,2023年,宝安共统筹筛选了第一、第二批慢行系统先行实施项目共计36个,建设总长度约150公里。从山海魅力骨架延伸到社区、园区,筛选连接市民家门口的街道,打造一批绿树浓荫、人车分离、安全舒适的慢行道,服务市民日常休闲与通勤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提升市民幸福感,让市民能够出门15分钟即达慢行步道,上山下海进园,体验亲近自然的生活。

  今年,宝安将在首批启动16个项目的基础上,继续谋划推动更多项目启动建设,加快将“山海河城交融、人文与自然相伴”的绿美宝安家园图景转化为市民群众可感受可触摸的高质量实景图。

  “慢行系统的规划建设是强力保障宝安高质量发展、推进‘山海连城,绿美宝安’的重要举措,建成后将引导市民践行绿色低碳生活,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早在2022年,我们就先行开展了慢行系统先行实施项目设计指引培训,2023年我们将继续加强全过程统筹指导,以专业技术力量强化实施项目的质量效果。”宝安慢行系统项目建设单位李璐博士介绍。  

  文:刘诗豪

  制版:陈欣 邓诗君 刘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