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巅峰之战”
领先亚军195分,深大“水利万物”夺冠

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冠军争夺赛在深圳大学元平体育馆举行。
8月16日,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以下简称“互联网+”广东省分赛)冠军争夺赛暨闭幕式在深圳大学元平体育馆举行。
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深圳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暨南大学6所高校的6个项目狭路相逢,打响“互联网+”广东省分赛冠军奖杯的争霸战。经过激烈比拼,最终深圳大学“水利万物——中国水利工程智能监测领航者”项目以领先亚军195分的绝对优势获冠。
广东约80个项目进军国赛
在金奖争夺赛后,南方医科大学“液之星生物——新一代肿瘤早筛技术的颠覆者”、广东工业大学“Eolink——国内最大的API在线管理服务平台”、深圳大学“水利万物——中国水利工程智能监测领航者”、华南理工大学“绿色氢能,启动未来——高效低能耗催化电解水制氢技术领航者”、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铆大师——金属连接智能装备革新者”、暨南大学“薪传时光:数字公益赋能社会治理创新”这6个项目团队,按照抽签顺序开启本届“互联网+”广东省分赛的冠军争夺。
作为本届“互联网+”广东省分赛的“巅峰之战”,冠军争夺赛可谓高手过招、强强对决。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角逐,深圳大学“水利万物”项目以1125分的高分超越其他对手斩获冠军,也是本次冠军赛6个项目中唯一得分超过1000分的项目。南方医科大学“液之星生物”项目、暨南大学“薪传时光”项目均以930分获得亚军,华南理工大学“绿色氢能”项目、广东工业大学“Eolink”项目、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铆大师”项目获得季军。
此外,华南理工大学等15所普通本科院校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15所职业院校获得学校集体奖。金奖争夺赛还产生了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产业命题赛道共136个金奖(有项目分数相同并列获奖,因此比既定金奖数量多1个)。据悉,广东省将有80个左右的项目进军国赛,部分项目已具备冲击“国金”实力。
“技术够硬核”:申请国内外27项专利
“水利大坝工程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影响着发电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我们感觉自己肩负着重大使命。”深大“水利万物”项目负责人、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朱松介绍,项目团队致力于提供一体化、全周期的智慧水利解决方案与配套服务。他认为团队夺冠的最大优势就是“技术够硬核”。
据悉,团队产品具有受限空间高精度定位技术、多传感器集成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超高精度组合惯性导航技术、海量移动式超高精度激光点云融合技术、高精度北斗数据解算与InSAR数据处理技术、基于深度学习的管网病害自动识别技术六大核心技术。
围绕核心技术、产品布局,该项目申请了国内外专利27项、国际PCT专利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20余篇,已形成一定程度的知识产权壁垒和充分的核心技术保护。
“我们最终的心愿是成果要转化落地。”朱松说,这个项目得到了国家资金支持,得到了老师、院士的支持,“那么成果就应该为国家服务,我们会面向国家重大工程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为更多人造福。”
参赛项目数和人次均创广东历史新高
本届大赛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是近三年来首次线下办赛,165所高校参赛,报名参赛总项目约45万个,参赛学生达180万人次,参赛项目数、参赛人次均创广东历史新高。
本届“互联网+”广东省分赛,深圳大学代表队取得26金、13银的优异成绩,金奖比例达到66.7%,刷新了广东省有史以来金奖数量的最高纪录,并实现了该校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省金“零”的突破。获得金奖数量第二、三名的高校分别为华南理工大学(16金)和广东工业大学(13金)。
冠军争夺赛当天,大赛还同期举办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展、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洽谈等活动。当天即有26个项目获得投资方青睐,成功签约。
采写:南都记者 伍曼娜
通讯员 王若琳 金佳圆 张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