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砥砺深耕 载誉笃行 助力光明区打造深圳教育高地

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光明凤凰学校提供合适的教育,成就每一位学生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张艳丽 刘艳春 09-06 00:00

  政府“牵手”高校办学,对发挥双方优势互补、培养高素质多层次人才具有战略意义。2022年7月12日,光明区政府与南方科技大学开启合作办学,把在1974年8月创建的凤凰学校交至南方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南科大附中”),并重新命名为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光明凤凰学校。至此,双方合办的第一所学校正式确立。

  合作办学首年,该校便取得标志性成果,刷新校史纪录——首个“五年行动计划”、首个“年度教师”、首次有老师通过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首次体育中考满分率100%、首次有毕业生就读南科大附中“薛其坤班”、首次有九年级学生制霸全区中考。短短一年,“深圳市阅读特色学校”“深圳市美育特色学校”“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国际发明特色校”“广东省防震减灾示范校”“光明区项目式学习示范校”“深圳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等各类各级荣誉,也纷纷花落学校。

  注入南科基因 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光明凤凰学校是光明区与南方科技大学在基础教育领域新的尝试,也是发挥高等教育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区域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2022年7月以来,学校全面承继南科大、南科大附中的创校精神和办学理念,重新构建了以“致知、求是、创新”这一育人理念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在办学目标、培养目标、校训、校风、校歌等方面均与之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在全校师生之间形成基本共识。同时通过校徽等文化标识在校园内外的布置,重塑校园文化,提升师生认同感和向心力。

  学校遵循“为每一位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一位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的育人追求(教育使命),探索实施“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南科大附中党委书记、校长王佩东多次莅临学校指导。学校也组织行政团队、骨干教师、优秀学生赴南科大附中参观学习。2023年,学校有6人考入南科大附中(其中3人通过自主招生方式),周念同学进入“薛其坤班”就读。

  学校高度重视发展规划的引领推动作用。2022年8月,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即邀请天津市教科院、光明区教科院的教育专家学者,着手研究制定五年行动计划(2022-2027年),瞄准23项具体指标,实施十大行动,初步形成“以赋能教育为统领,人文素养为基、科创艺体为特色,拥有南科基因、师生共进的,与光明区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相匹配、满足所在区域学生的美好教育新需求,在深圳市有一定影响的高质量、高品位、高颜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务教育品牌学校”。  

  坚持名师引领 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队伍建设。站在新起点、新征程,学校在面向全国引进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骨干教师的基础上,深入落实《光明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培养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如建立“分类分层分段分科”梯级教师荣誉体系、名师工作室1+3+9+N辐射制度,发挥名师工作室领航辐射带动作用。累计新增正高级教师2人,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深圳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深圳市基础教育系统“名师工程”骨干教师2人,光明区学科名师5人、骨干教师3人、骨干班主任1人、新秀班主任4人、教坛新秀9人等。

  此外,学校开展“名师培育工程”“专家引领工程”“青蓝工程”“科研赋能工程”“教研促教工程”“成果孵化工程”等系列工程。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区级各类教育教学比赛,在教学中沉淀,在比赛中成长。

  深耕细作提质量,笃行致远促成长。2022年7月以来,南科凤凰教师迎来高光时刻:程宏亮获评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徐佳昌获评光明区“年度教师”,时玉悦、赵敏分获深圳市中小学美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二等奖,秦淑仪荣获光明区教师朗诵比赛一等奖第一名,代表光明区参加市赛,黄海峰、张子岱、马昕、冯丽燕等荣获光明区中小学教师命题比赛一等奖。  

  突出光明特质 打造科创教育品牌  

  为打造与世界一流科学城相匹配的教育高地贡献力量,学校着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首批光明少年科学院分院、钟南山创新奖实验校、光明区项目式学习示范校,学校通过多种举措打造科技创新名校品牌,成果显著。

  为满足家长和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待,学校为学生科创活动搭建多元平台。在校内,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开设了“人工智能”“3D打印”“游戏编程”等专业社团,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学习和实践环境。学校积极整合资源,发挥科学城区位优势,先后邀请发明专家覃宝学、飞亚达计时文化中心馆长章剑锋、中科院研究员林雨晨博士等社会力量支援学校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同时学校挖掘家校共育潜力,邀请了飞行教官马施佳、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陈骁医生等学生家长进校园开展科普讲座,协助校园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同时,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美国匹兹堡国际发明展等颇具含金量的赛事,为学生展示才华提供广阔的舞台。

  在多项措施的推动下,学校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科创团队连续四年在国际发明展中获得金奖,累计获得金奖4项、银奖4项,2023年还获得了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全国总决赛银奖、省赛2银4铜。师生的科技发明和实践报告也被深圳市推荐参加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得3项三等奖的成绩。学校于今年4月被评为“光明区项目式学习示范校”,今年8月,杨依晨、彭钟乐、华思齐、栗传沣等同学被评为深圳市“明日科创之星”。  

  破译质量密码 助力学生圆梦中考  

  辛勤耕耘结硕果,砥砺追赶创佳绩。2023年6月,学校迎来合作办学以来的首次中考,超80%九年级毕业生就读普通高中,其中一名学生喜获光明区最好成绩。此外,2023年体育中考,学校九年级考生全部满分,居全区第一,在光明区公办学校中也尚属首次。首战即成功,关键在哪里?

  在关键的冲刺阶段,学校领导班子、行政团队靠前指挥、带头作战,学校中层行政兼任年级组长,将年级教师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助力九年级学生书写无悔答卷。具体教学上,三位校级领导担纲物理、化学、语文等三大学科主力,带领一线教师精准研读新课标,“把脉”教学质量,成就更多同学的“高中梦”。黄德轩同学中考后,给班主任朱华写道,“我意识到,我的劳累的环境,是一定要有人更劳累以创造。而在我的九年级,那人便是你。我很幸运,万分感激。”(黄德轩同学原文)

  在课程方面,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光明凤凰学校着力构建“启·光”课程体系,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合作办学以后,学校在原有基础上,融入南科基因,构建以“致知、求是、创新”育人理念,探索构建有学段一体衔接、有五育融合品质、有分段实施重点、有光明科学特质的九年一贯制课程体系——“启·光”课程体系。在小学阶段实施开展“全课程”融合性课程系统的探索,从一二年级试点,逐步总结推广至小学全覆盖;在初中阶段实施“分层分类走班制度”,开设国家基础课程、学科拓展课程、个性特长课程,构建适合每位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

  此外,学校还开设有足球、网球等体育社团,民乐、合唱、版画等艺术社团,以及创新社、观鸟社、博物社等40多个特色社团和160多门个性化课程,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成长。

  赋能成长,育见花开。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光明凤凰学校将“致力于办成以科技创新教育、艺体教育为主要特色,兼具人文精神的信息化创新型九年一贯制学校;拥有南科基因、师生共进的未来学校;深圳一流的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学校”,为光明区打造深圳教育高地、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张艳丽 刘艳春

  制版:陈欣 刘艳兰 凌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