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前三季度外贸成绩单出炉
7.3%!进出口增速快于全国和广东

深圳盐田港。 南都资料图
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市累计进出口2.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7.3%,增速快于全国和广东省水平。其中,出口1.8万亿元,增长17.7%;进口1万亿元,下降7.4%。9月份,深圳市进出口4316亿元,增长3.8%。其中,出口2991亿元,增长10.1%;进口1325亿元,下降8.1%。
深圳前三季进出口特点
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一般贸易占比过半且增速最快
前三季度,深圳市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51万亿元,增长13.6%,占同期深圳市进出口总值的(下同)53.9%。同期,保税物流进出口6627.2亿元,增长8%,占23.7%。此外,加工贸易进出口6067.2亿元,下降6%,占21.7%。
民营企业保持活力是外贸增长主要推动力量
前三季度,深圳市民营企业进出口1.84万亿元,增长14.5%,占65.6%,拉动同期深圳市外贸增长8.9个百分点。同期,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分别进出口8012.4亿元和1588.6亿元,分别下降1.3%和16.4%,占28.6%和5.7%。
前四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占比过半且保持增长
前三季度,深圳市对中国香港地区、东盟、美国和欧盟等前四大贸易伙伴分别进出口4423.9亿、4376亿、3144.8亿和3119.7亿元,分别增长3.3%、7.8%、12.9%和13.3%,合计占比过半达53.8%。同期,对中国台湾地区、韩国和日本进出口出现下降,分别进出口2767.5亿、1310.9亿和1145.2亿元,分别下降1.8%、8.6%和7.3%。此外,对印度、澳大利亚和英国分别进出口646.9亿、542.5亿和527.7亿元,分别增长36.1%、39%和24.4%。前三季度,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7430.7亿元,增长3.5%,占26.6%;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9440亿元,增长12.4%,占33.7%。
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超七成,新三样等出口增速较快
前三季度,深圳市出口机电产品1.3万亿元,增长10.5%,占同期深圳市出口总值的(下同)72.3%。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电子元件、手机、家用电器等传统电子类产品分别出口1825.4亿、1771.4亿、1144.4亿、583.7亿元,分别增长6.2%、13.3%、2.5%和21.9%;锂离子蓄电池、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分别出口496.5亿、131.1亿、22.2亿元,分别增长24.1%、432%和21%。同期,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2212.6亿元,增长38.1%,占12.3%;其中七大类产品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进口机电产品占比超四分之三,黄金、农产品进口增长
前三季度,深圳市进口机电产品7818.7亿元,下降10.2%,占同期深圳市进口总值的(下同)77.9%。其中,集成电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二极管等电子零部件分别进口4464.3亿、709.9亿和339.3亿元,分别下降13.6%、15.1%和20.9%;半导体制造设备和计量检测分析自控仪器及器具分别进口190.5亿和127.8亿元,分别增长211.6%和14.4%。同期,进口黄金357.6亿元,增长17.3%,占3.6%。进口农产品764.5亿元,增长4.4%,占7.6%。其中,肉类、食用水产品和酒类及饮料分别增长7.5%、21.7%和21.2%。
链接
深圳第三季度信贷数据公布,透露出什么信号?
信贷增速:预计第四季度高于前三季度
日前,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以下简称”深圳人行”)公布第三季度信贷数据,这些数据透露出什么信号?数据显示深圳金融支撑力足,推动经济发展动力持续走强;重点行业稳步向好,实体经济持续回升。
前三季度的存款大于贷款
深圳人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信贷总量上,截至今年9月末,深圳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18万亿元,同比增长8.9%;前三季度贷款增加6730.95亿元,同比多增1201.76亿元。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9.3%;前三季度存款增加8390.30亿元,同比多增652.80亿元。在融资成本上,2023年1-9月,深圳市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55个百分点,企业贷款利率持续处于历史低位。在民营企业融资上,截至今年9月末,深圳私人控股企业贷款余额2.97万亿元,同比增长11.6%,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7个百分点,余额占企业贷款比重55.6%。
梳理资料显示,今年以来,深圳多项货币政策稳健落地,多项信贷一直保持增长态势。金融机构用好两次“降准”释放的流动性,保证信贷合理增长;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效能,推动企业融资成本稳步下降。民营企业融资可得性和便利性持续提升,市场主体活力被持续激发。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在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信贷保持增长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源向深圳倾斜。尤其前三季度的存款大于贷款,对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后劲。数据整体反映出深圳金融机构对深圳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
金融机构多措“撑”企
深圳人行公开资料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深圳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7%;普惠小微贷款授信户数同比增长19.6%;1至9月,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75个百分点。截至今年8月末,深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30.8%、30.7%;获贷率分别为48.7%、55.1%,较2022年末分别提高1.3个、1.9个百分点。截至今年9月末,深圳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2.3%,高于全国4.1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9.4%。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今年9月末,深圳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3.7%、42.3%,比各项贷款增速分别高14.8个、33.4个百分点。
从公开数据看到,深圳金融资源持续流向制造业、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南都湾财社记者向深圳多家金融机构采访了解到,不同金融机构采取了多项举措支持企业融资发展,在激活深圳经济内生动能和活力上提供了有效助力。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在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整体来看,深圳信贷结构体系、资金流向与政策导向相匹配,反映出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持续向好,小微企业市场活力强,政策符合市场预期。受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的推动,预计第四季度的信贷增速会高于前三季度。
采写:南方+记者 张光岩 南都·湾财社智库研究员 苏梦茹 通讯员 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