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深圳医学科学院昨日宣告成立,颜宁出任创始院长,现场分享五点思考与筹划

赋予科学家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张小玲 11-22 00:30

  11月21日,深圳市光明云谷国际会议中心,深圳医学科学院宣告成立,结构生物学家颜宁担任创始院长。   图片来源: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去年11月1日,颜宁首次登上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并宣布到深圳创立医学科学院。

  深圳医学科学院吉祥物“黑脸琵鹭”。   图片来源:颜宁微博

  11月21日,距离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宣布归国到深圳创立医学科学院385天,深圳医学科学院宣告成立。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颜宁担任创始院长的深圳医学科学院11月21日上午在深圳市光明云谷国际会议中心宣告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王志珍、陈竺,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和颜宁共同为深圳医学科学院揭牌。

  2022年11月1日,颜宁在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宣布,即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到深圳创立医学科学院。

  立下目标

  <<< 打造生物医药的东方大湾区

  昨日,在深圳市光明云谷国际会议中心,深圳医学科学院宣告成立,结构生物学家颜宁担任创始院长。颜宁在致辞中表示,深圳医学科学院将以探索鼓励源头创新的新机制、引进与培养高水平人才为重要使命,坚持健康优先、专注前沿、共建共享、先行先试的原则,打造生物医药的东方大湾区。

  筹建一年来,深圳医学科学院已具雏形,在专项资金管理、场地建设、人才引进与培养、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持续推进、稳步发展。颜宁表示,深圳医学科学院将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依托先进的科研技术,针对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推动医学科技的进步,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颜宁在现场表示:“我们一直想昭告世界的是:Join us,Be smarter。从深圳出发,这里就是我们的初心和起点。2019年8月,先行示范区意见中提出要支持深圳建设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怎么做?我们有以下五点思考与筹划。”她表示,第一是法定机构管理、多元筹资,拓展科学研究的自由度和灵活度,赋予科学家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为探索全新机制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着力打通原始创新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无形壁垒,为改革探索经验,发挥深医专项的杠杆撬动效应,实现卫生健康事业与生物医药产业梦幻联动,构建医教研产一体化的协同模式。

  三是探索“医师科学家”,打造临床到科研的培养闭环,搭建临床与科研之间的桥梁,以临床实践凝练科研课题,以科学研究应对临床挑战。

  四是全过程保障人才无忧,激发科学人员内驱力,坚持以人为本的支持理念,设立SMART investigator program(深医科研究员),打造科研无忧环境,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全力投入创新。

  五是构建人才集聚创新,科教融汇发展新生态,设立光明致远科技基金会,打通人才引进和支撑的最后100米,打造Ssmart symposium,实现以会聚才。

  据颜宁个人微博介绍,深圳医学科学院还将黑脸琵鹭作为吉祥物。“为了留住这些美丽聪慧的鸟儿,深圳不懈地修复湿地生态,近十年累计修复红树林面积43.33公顷,终于让黑脸琵鹭慢慢地从一夜过客变成了夏季留鸟,变成了深圳人引以为豪的好朋友,也成为了SMART的吉祥物。”

  据悉,黑脸琵鹭是世界濒危物种,被称为“鸟类大熊猫”。以香港米埔和福田红树林湿地共同组成的深圳湾(后海湾)国际重要湿地,是黑脸琵鹭全球第三大栖息地,2023年春开展的全球同步普查显示约有300只。

  主要任务

  打通研究与临床、“科”与“医” >>>

  据悉,深圳医学科学院(Shenzhen Medical Academy of Research and Translation,简称SMART)是一家集医学综合研究、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于一体的高级学术机构。

  该院通过构建科技、人才、教育“三位一体”的创新高地,坚持需求和问题为导向,鼓励源头创新,聚焦前沿与应用,探索全新科研机制,汇聚全球高水平科学家,搭建国际一流医学研究平台,力争建设成为立足深圳、带动湾区、辐射全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医学科技战略机构。

  今年5月,颜宁在大湾区科学论坛表示深圳湾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科研及转化,而深圳医学科学院的任务更重,除了科研之外,还负责医学研究专项资金管理起生物医学科研支撑作用,目标就是要打通研究与临床,打通“科”与“医”。

  据深圳医学科学院官网介绍,该院的五大职能分别是科技资源管理、医学科学研究、教育与交流、临床研究与成果转化、政策咨询。

  据深圳医学科学院官方微博介绍,该院是全市多点布局,有光明-坪山-河套三个基地。其中,光明基地聚焦科研、教育、临床研究合作,坪山基地聚焦转化,河套基地是国际合作交流的窗口。

  该院的八个研究方向是神经免疫学、心理健康与认知科学、传染病、生殖发育与老龄化、生物结构与生物互作、罕见病和疑难病、系统医学、药理与药学。

  深圳医学科学院大事记

  2022年11月1日,颜宁在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宣布,即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到深圳创立医学科学院。

  2022年12月10日,深圳医学科学院揭牌。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颜宁在致辞中表示,将脚踏实地、敢为人先,努力把深圳医学科学院打造成立足深圳、引领湾区、辐射全国、有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转化创新基地。

  2023年8月3日,深圳医学科学院及深圳湾实验室院区永久场地一体化项目开工仪式在深圳光明科学城启动区举行,标志着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建设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2023年11月21日,深圳医学科学院宣告成立。  

  整合:刘嘉琳

  综合南方+、深圳医学科学院

  采写:南都记者 张小玲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