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大国重器”上新 水下“小美人鱼”遨游
海博会开幕:既展示中国海洋经济的成就与前景,还融入日常,成就可亲的城市滨海生活

历经三年多的打磨,“中国渔政44002”船于11月22日正式入列。 组委会供图

本届海博会深圳福田会展中心主会场展出的涉海新产品。

在展馆现场潜水的“小美人鱼”。

本届海博会特别设立海上分会场——国际休闲船艇展。
11月23日,2023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在深圳开幕。从深水勘探、智慧海洋,到水下通信、数字孪生,再到海上风电、波浪能发电……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主会场,涉海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在位于机场码头的水上分会场,游艇行业上中下游全产业、海上综合活动、赛事、培训等亲海活动也加入到展会之中。在论坛上,全球政、商、学界重磅嘉宾汇聚一堂,聚焦海洋热点议题和前沿科技进行演讲和高端对话。
这场海博会既展示了中国海洋经济的成就与前景,更促进了海洋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既碰撞思想火花,文明互鉴融通;还融入日常,成就可亲的城市滨海生活。这是一幅科技创新引领海洋强国建设的全景图。
新技术新设备新成就 呈现海洋产业链科创热点及发展趋势
本届中国海博会双展区展览总面积11.25万平方米,刷新历届中国海博会纪录,吸引了16个国家和地区658家涉海企业、机构和组织线下参展,数量同比增长超60%,其中境外展商超过100家,包含了众多世界500强和涉海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比如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研发服务杭州亚运会的“妈祖”系列海洋环流和海浪数值模型,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与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研发的新一代混合动力波浪滑翔机,中国南山集团赤湾通信自主研发的世界第三代海上通信系统,南方科技大学的新一代宽频带海底地震仪(第四代),海克斯康鹰图数字智能系统打造的“智慧船厂”“智慧油田”,忆海原识为深水作业定制的五指型灵巧“手”和百万神经元毫秒级高效运算“大脑”,深圳鳍源科技全球首次实现5G实时远程操控的水下机器人……技术指标达到世界一流、全国领先水平的海洋新技术、新设备让人目不暇接。
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主会场,多个展馆共同呈现了中国海洋经济的成就。
在1号馆,船舶及港口航运、海洋油气与矿产资源开发是最受瞩目的话题。中国海油展位位于展厅的正中央,也是巡馆的第一个展位。深蓝的“海水”映照着明黄色的钢架结构,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国内首艘获得“智能系统符号”的FPSO“海洋石油123”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等大国重器模型;我国海上首个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我国首个“双百”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等重大工程项目……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科技与信息化部经理梁卫介绍,“我们今年展示的40多项科技创新成果,代表了我国海洋石油科技领域的世界先进技术和重大突破。”
走进中国船舶集团展区,我国首制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大型邮轮等船模吸引无数镁光灯。这些“国之重器”,标志着我国已成功摘取世界造船业三颗“皇冠上的明珠”,也见证了中国船舶工业从“造船大国”迈向“造船强国”的攀登之路。
智能化绿色化文艺范 深耕“蓝色”经济,新赛道浪潮涌动
海博会的亮点之一是智慧海洋,展示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海洋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我们今年带来的智慧海洋小型USBL定位新系统,具有水声通信和水下组网全球领先技术。同时将‘首发’一款水质营养盐/多参数分析仪新产品,针对性解决公众对海洋环境监测的关注。”深圳智慧海洋CEO陈学思说。“我们带来的是为机器人量身定制的更智慧的‘脑’,具有百万神经元的毫秒级高效运算功能,更灵巧的五指型‘手’,可灵巧完成全部人类操作的动作,并适配多种传感器和类脑控制模式,在深海作业中可感知、决策、运动、规划与控制。”哈尔滨工程大学展团企业深圳忆海原识CEO任化龙说。
另外一方面,海洋能源的绿色化、低碳化成为海博会呈现出的企业共识。如何利用风能、波浪能、潮汐能等,实现海洋的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也成为科技创新的突破点。形形色色的发电机成为很多展位既有共识又有特色的风景。例如,在中国石油展区,氢能制储输用一体化解决方案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
除了主展馆外,本届海博会还打造N个专题展区,包括海洋工程与环保、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与医药、海洋旅游与文化等。来自中国、法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嘉宾分享水下摄影、公众珊瑚保育、科学潜水、“美人鱼”水下舞蹈、海洋探险、海岛旅游、全球潜水旅行目的地玩法等精彩有趣的话题分享,吸引了很多市民的驻足,除成就了本届海博会有科技质感之外,也有了满满的文艺范。
“伴随‘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倡议和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中国海博会的积极作用将愈加凸显。”中国南山集团涉海产业负责人赵建东认为,“这包括了‘风向标’作用,集中展示海洋领域最新成果、前沿科技等,促进海洋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创新与合作;‘蓝色智库’作用,邀请全球重磅嘉宾论道海洋产业发展趋势和科技创新热点,搭建多元交流合作平台等。”
首设海上分会场 呈现“亲海”城市新业态与新生活
2023海博会在原有主展馆基础上,特别设立海上分会场——国际休闲船艇展,这也是今年海博会唯一的场馆外展区。展览以“开放合作,共赢共享”为主题,展区面积4.5万平方米,展期4天,至11月26日结束。
在机场码头,近10艘大型游艇船只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这些类型风格各异的游艇船只,有豪华的超级游艇,有优雅的帆船,有时尚的快艇……汇聚了国内外游艇、帆船、钓鱼艇等行业主流品牌企业,展示了行业的最新技术和设计。此外,海钓、帆板等海洋活动也吸引不少市民的驻足。
据了解,展期内还将举办休闲船艇产业发展高端论坛、新能源船艇发展高峰论坛,“海上看湾区·千人游轮出海体验”、大湾区海洋时尚生活派对等20多场行业论坛及文旅活动,全面呈现船艇行业发展的新产品、新模式、新服务。
“深圳机场将以此次展会为契机,强化机场码头功能,积极布局水上、陆上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壮大码头经济,努力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贡献力量。”深圳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论坛
海洋“达沃斯”启幕《2023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发布
集全球智慧,是海博会一直以来重要的组成部分。本届中国海博会将举办1场高规格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论坛和超过20场专业论坛,全球政、商、学界重磅嘉宾在深圳汇聚一堂,聚焦海洋热点议题和前沿科技进行演讲和高端对话,碰撞思想火花,文明互鉴融通。
据了解,本届论坛邀请嘉宾包括联合国、世贸组织、经合组织等重要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希腊、冰岛、挪威等重要海洋国家驻华大使,康士伯、马士基、豪氏威马等世界500强和跨国企业高管,超200位来自美国、英国、丹麦、挪威、荷兰、印度、新加坡等国海洋领域专家学者,以及由10余位院士领衔的自然资源部直属涉海机构、国内知名高校等的中国科学家团队和专家学者。
11月23日下午,被誉为海洋“达沃斯”盛会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论坛启幕。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发布《2023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涵盖发展规模与效益、结构优化与升级、资源节约与利用、对外经济与贸易、民生保障与改善等五个领域,包括5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以2015年为基期,基期指数设定为100。指数结果显示,2022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为117.7,比上年增长2.5%,比近七年年均增速高0.1个百分点,海洋经济发展总体平稳。
据悉,本届中国海博会的专业论坛将超过20场,包括深海资源勘探与开发产业发展论坛、蓝色牧场与深远海养殖发展战略论坛、现代海洋科技创新发展论坛暨湾区TALK-产业专场对接会、第二届海洋电子信息高峰论坛、深圳国际航运安全与发展会议、第二届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法治论坛暨粤港澳大湾区海洋法治论坛等。
值得一提的是,海博会还将推动海洋领域产、学、研、用、投等深度融合和成果转化。连续举办多届的“深圳·南山海豚之星”今年将推出“海洋科技产业创新创业创投论坛”,从理念、技术、管理与装备等多个角度探讨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链接高校、企业、投资机构等“蓝色伙伴关系”资源,助力创新型海洋产业孵化和高质量发展。
科普
目前地方最大的执法公务船
“中国渔政44002”船是深圳市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推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于2019年4月正式立项,2022年6月开工建造,2023年5月顺利下水,2023年11月交付使用。历经三年多的打磨,“中国渔政44002”船于11月22日正式入列。
其将助力2023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深圳国际海洋周,于11月23日至24日执行首项海洋宣教公务,在深圳蛇口邮轮母港码头向预约群众开放,充分展示海洋综合执法队伍守海护渔的新风貌,让群众零距离了解海洋执法装备信息化建设发展历程,全力营造认识海洋、关心海洋、爱护海洋的良好氛围。
“中国渔政44002”船是目前地方最大的执法公务船。总长116.4米、型宽15米、型深5.9米、满载吃水4.37米、满载排水量3334.5吨,配置2台世界领先的MTU8200kW主机,能实现柴-电供能自动转换,最大持续航速不小于25节,同时拥有新一代导航雷达、卫星通信、光电取证、遥控水炮、无人机等先进科技设备,配备情报指挥系统、智能机舱系统、智能航行系统等先进信息化系统,是全国首艘取得中国船级社智能船级符号i-ship(N,M,I)的执法船。
活动
“中国渔政44002”广东首艘3000吨级海洋执法船入列
本届中国海博会和深圳国际海洋周将联袂奉上超百场活动,涵盖“艺术海洋”“知识海洋”“味道海洋”“运动海洋”“休闲海洋”“生态海洋”等六大主题,呈现全域全民全龄参与的“深蓝大Party”。
中国海博会首度与亚洲规模最大的“ADEX亚洲潜水展”合作,打造“ADEX亚洲潜水嘉年华”,集潜水高端设备、潜水摄影展、水下表演、潜水拍卖等活动于一体。
广东首艘,也是深圳目前吨位最大、装备最先进的3000吨级海洋综合执法船“中国渔政44002”,迎来入列“首秀”,向公众开放参观。
海上世界“潮湾夜游音乐会”、欢乐海岸海边日落音乐会、深圳胡桃里海洋音乐会等10场音乐会,让音乐与海洋激情碰撞,带市民聆听“蔚蓝声音”。
近30场海洋科普教育活动,如“蔚蓝少年说”海洋公益宣传、深圳大学海洋文化科普教育(邮轮母港)基地的古船模海洋文化科普教育等,引领青少年探索海洋科学。
超20场海洋运动活动,如大亚湾海域的帆船场地赛和环岛赛、欢乐海岸的2023全国桨板U系列赛(深圳站)等,搭配海边营地体验、水秀表演、惠民活动,点燃“先锋城市”活力。
近25场海洋休闲体验活动,如豪华邮轮千人“海上看湾区”出海体验、南头古城“十二水图景”活动、海洋主题流动放映会、海洋同源主题公众艺术导览、“守护深圳湾飞羽精灵”等活动,让市民感受丰富新奇的海洋意境。
采写:南都记者 黄璐 摄影:南都记者 霍健斌(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