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长效机制、实施智慧管理 坪山区筑牢人民“安居”防线
坪山区积极打造房屋安全“1+5”管理体系,助力城区高质量发展

高铁列车驶过坪山。 朱洪波 摄
住有宜居,居有所安。
城市房屋安全关乎重大公共利益,安居乐业一直是广大人民群众最朴素的愿望。坪山区始终把安全摆在重要位置,牢牢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建立既有房屋结构安全“1+5”管理机制,推动安全形势平稳向好。
紧紧围绕“厘清职责、联合监管、防范应急、流程规范、智慧管控”工作思路,坪山区以织管网、优链条、推智控、强宣传为引导,以出台一个管控方案,制定一个检查流程、建立一个管控体系、健全一个联动管理机制、完善一个智慧管控机制、开展一系列专业技术指导和培训为重点举措,推动房屋安全实现制度化、专业化、标准化、联动化、智慧化“一项制度+五化监管”工作新机制。结合机制创新,融合智慧管控,打造责任分工明确、管理科学规范、运作流程高效的房屋安全管理体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坪山区推进房屋安全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织密管网
让房屋安全隐患“无所遁形”
城市房屋安全是一项综合性工作,为了更系统高效做好这项工作,坪山区经过科学决策,出台《坪山区既有房屋安全管控工作方案》,绘制房屋安全管理架构。坪山区在现阶段房屋安全管理过程中不断优化建设,梳理总结提升管理目标及要求。以“健全联动管理机制、固化检查要点流程、形成良性管控体系、完善智慧化管控机制、强化宣传及技术指导”为主线内容,形成一套现行适用性强、可操作的管理体系,形成房屋安全“1+5”管控细则。
有了体制保障,坪山区持续加强联动监管,将房屋安全管控网织密。按照“社区常态落跟踪—街道排查明隐患—区级指导强督办”要求,坚持“条块结合、属地管理”,坪山区持续加强行业和属地街道联合监管,形成常态化巡查管控工作机制,今年以来,组建区、街道应急评估队伍7支,房屋安全专人管理队伍15余人,开展应急检查、评估70余项次。今年未发生房屋倒塌伤人事故,房屋安全形势平稳可控。
自湖南4·29自建房倒塌事故发生后,坪山区持续联合区查违部门在自建房违规建设方面加大管控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遏制严控新增违法建设。据统计,坪山区近两年开展联合检查、查处违法建设案件275宗,其中商品房违规改建165宗、自建房违法加建、搭建、扩建案件98宗,执法拆除面积约39.23万平方米。
坪山区持续打造以群众投诉举报、主动出击开展联合检查及行业部门隐患线索移交、排查整治情况对外公开等方式,强化监管,压实责任,督促隐患整改,全区违法建设得到有效遏制。通过检查执法进一步增强房屋隐患防范意识,深化群众“良性用房,健康用房”使用理念。
优化链条
确保重点房屋管控到位
落实房屋安全责任,贵在“严”。坪山区确保把“严”的信号传递到“神经末梢”,把“严”的责任落实到“基层细胞”,通过健全检查流程、优化检查链条、明确检查要点等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房屋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压实主体责任,结合工作实际,下发日常检查表,督促责任人建立自查责任意识,定期对房屋开展自查及修缮工作,有问题及时上报。
社区发挥探头作用,街道做好隐患巡查,坪山区在街道一级建立的基层房屋安全日常巡查“一支队伍”,时刻守护着群众的安全。社区、居民小组、花园小区物业管理单位加入日常管理中来,充分发挥基层单位和物管企业的前哨和探头作用,强化联动及应急处置,常态化做好居民房屋安全使用宣导及隐患上报,形成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街道层面有健全的巡查机制,坪山区住建局加强专业技术支持,落实极端天气下隐患房屋盯守,对发现的房屋隐患及时予以妥善处置。近年,为落实C3类隐患房屋停用、清空等管理措施,组织各街道联合基层每半月开展一次全覆盖巡查检查,在特殊天气下加大巡查频次,及时妥善处置隐患,将隐患抓早控小,杜绝发生房屋安全重大隐患事故。
通过梳理标准检查要点,形成检查标准,坪山区健全街道日常巡查检查机制,对日常巡查发现隐患问题定期“回头看”,常态化落实监管;强化统筹指导及督查督办,组织房屋安全专家形成督查组,对标全年工作任务制定督查清单,深入街道开展督查检查,并结合阶段性工作任务,不定期对限产隐患处置情况开展现场督查,检查过程中发现房屋安全隐患管控不到位、处置不及时的,及时督促落实整改,推进房屋安全规范化、高效化管理。
据统计,今年以来,坪山区累计出动8600人次,3778车次,巡查检查房屋2.5万项次,组织极端天气巡查3257人次,开展重点房屋日常检查4980余项次。组织现场应急风险评估70余处,发出督促整改函25件,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2000余份,组织深入街道开展隐患整改及督导检查20余项次,常态化日常巡查检查机制已基本建立。
精准赋智
推进房屋安全管理提质增效
传统的房屋管理模式任务繁杂,运行低效,如何充分调动行业全链条的各方资源,让协作融入到管理中,实现全链条信息互通互联,也是坪山区一直在探索的智慧化管理途径。
坪山区固化“区—街道—社区”联动协调机制,加强房屋安全统筹组织和协调监管,建立常态化巡查、反馈、通报的联动机制管理;形成“区-街道”两级信息化管理体系,依托市风险管控平台,将辖区房屋数据不断推入系统进行联动监管,根据“一房一编码”,将排查、鉴定、隐患管控等房屋信息资料,进行一栋一档电子化管理;实施隐患分类分级管控,将房屋隐患按严重隐患、一般隐患(含轻微隐患)、无隐患进行区分管理,通过不断完善管控状态和房屋信息迭代,建立房屋安全隐患及整治一体化监管体系,提升房屋安全管控电子化、动态化监管水平。
截至目前,据市管控平台展现,全区3.7万余栋既有房屋都有了“身份证”,基本形成“一栋一档”电子化纳管,相关整治工作正逐步实施,配合大数据逻辑算法对隐患情况逐一进行展现及分析,为政府决策和隐患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坪山区还探索推进智能化监测及可视化管理,结合房屋实际,通过对老旧房屋安装自动化监测设备,开展监测和预警分析及对已停用管控的危险房屋安装监控设备,并将相关数据信息接入市房屋安全风险管控平台等举措,推进房屋安全管控信息化、智慧化,依托系统大数据算法持续开展房屋安全动态分析和评估,加快推进物联管控及信息化相结合管理新模式。
今年,坪山区将推进老旧房屋监测设备18台,停用管控危房安装视频监控12台,并陆续接入全市风险管控平台。通过利用自动化监测技术手段研判房屋实时安全风险,以保障房屋建筑结构安全,为房屋安全管理和风险监控提供数据支持、决策支撑。
多平台数据互通互联,将有助于房屋安全管理高效化。坪山区将全市平台房屋相关数据指标房屋编码、结构类别、所属辖区、建成年代、房屋排查、鉴定、整治信息等阶段性推送至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合力推进坪山区CIM平台自建房应用场景板块展现。目前,坪山区CIM平台自建房应用场景展现功能将根据工作进度逐步推进实施,为加快打造坪山区房屋安全智慧化管控多场景互联展现助力加彩。
强化宣传
人人讲安全形成管理合力
城市房屋安全涉及千家万户,每个人都应该要系紧“安全带”。坪山区持续加大房屋安全宣贯政策普及和警示力度,组织各单位通过专题培训、发放彩页、视频宣传、推文警示、约谈约见等方式普及房屋安全政策法规、安全常识,提升房屋责任人主体责任意识。
今年以来,全区开展房屋安全宣贯及讲解39余场次,涉及培训人员1280余人次,现场发放宣传彩页3000余份。上门约见、下发整改通知单1500余份。
坪山区组织行业专家采取送课上门的方式为各街道、社区网格及相关单位管理人员开展房屋排查、系统应用培训和答疑,并结合实际情况,组织相关行业单位参加房屋安全有关宣贯学习。2023年以来,全区开展房屋安全现场宣贯及讲解39余场次;深入街道为基层管理人员及物管单位开展房屋安全及技术培训3场次;组织相关单位参加国家、省、市级相关培训学习5次,全民房屋安全责任意识持续全面提升。
安全无止境。坪山区住房和建设局将持续推动既有房屋结构安全管理“1+5”工作机制深化改革,全面压实房屋安全主体管理责任,持续加强全区既有房屋结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动态监管及闭环管理,一步一个脚印走,一招一式扎实干,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奋力书写“创新坪山,未来之城”新篇章贡献住建力量。
文:曾海城 刘庚怀
制版:刘嘉琳 郭红霞 黄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