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从运动员到教研员 他数次“转型”

曾“导演”2000名学子“课间微运动”惊艳全国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周正阳 刘奥 许松龙 12-19 00:00

  作为深圳市教科院体育教研员,马志斌和同事们精心撰写了《如何让深圳的孩子们在课间玩起来》的行动指引。

  12月1日,深圳2000多名学子把校园变成了欢乐场。

  日前,深圳2000多名学子把校园变成了欢乐场,欢快地奔向了操场、走廊,以及陈放了运动器械的角落,尽情地奔跑、跳跃、转圈……共同演绎了一台震撼的“运动大片”,网友纷纷表示:这才是青春。

  这样一节生动的体育课,它针对当下课间十分钟如何有序安全地让孩子运动起来的痛点和难点给出“深圳解法”,得到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的关注与报道。“深圳校园体育”又一次成为全国焦点。这场引人注目的中小学校“课间微运动”全国现场展示暨研讨活动是马志斌和团队同事们一起策划的。“我们体育课最终的目标,不是仅仅服务于几个体育尖子生,而是要让所有学子都能享受体育之乐、运动之乐。”深圳市教科院体育教研员马志斌表示。

  01 每一次职业转型 服务的对象都在扩大

  12月1日,深圳市举办了中小学校“课间微运动”全国现场展示暨研讨活动。来自全国的观众——无论是线下汇聚一堂的全国体育教育界知名人士,还是线上观看的校长老师,他们都能清楚看到深圳的课间十分钟到底是怎么“玩”的。

  深圳2000多名学子把校园变成了欢乐场,欢快地奔向了操场、走廊,以及陈放了运动器械的角落,尽情地奔跑、跳跃、转圈……共同演绎了一台震撼的“运动大片”,网友纷纷表示:这才是青春。

  这样一节生动的体育课,它针对当下课间十分钟如何有序安全地让孩子运动起来的痛点和难点给出“深圳解法”,因此得到了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的关注与报道。“深圳校园体育”又一次成为了全国焦点。

  作为深圳市教科院体育教研员,马志斌和同事们精心撰写了《如何让深圳的孩子们在课间玩起来》的行动指引,为学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开展“微运动”提出了积极建议和操作指南。他还和深圳的体育教育工作者一起,长期躬耕体育教研领域,打造高质量的体育课堂,提升大课间活动质效,积极帮助学校设计及开展课间“微运动”。而他们终于迎来向全国展示的契机——这场引人注目的活动是马志斌和团队同事们一起组织和策划的。

  马志斌原来是一名健美操专业运动员。这十多年来,他已经多次完成自己人生角色的华丽“转型”:专业运动员——专业教练——体育教师——体育教研员。

  今年,马志斌又获得2023年深圳青年五四奖章(个人),从优秀运动员到优秀教研员,他迎来职业生涯的另一个高光时刻。

  “其实,我的每一次职业转型,服务的对象都在扩大,”马志斌说,“做运动员的时候,我是做最好的自己;做教练的时候,我需要培养顶尖运动员;现在做教研员,我们服务全市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组织师资培训和体育研讨活动,研发、定制、设计体育教育课程。”

  如今的马志斌对体育运动和体育精神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应该将体育运动普及到每一个孩子身上,提升体质健康水平,让每一个学生‘跑起来,动起来’。”

  在许多人心目中,健美操运动只是一个“小众”运动,但马志斌却恰恰以健美操运动为起点,开启了他的“体育理想”——推广健美操进校园。这十多年来,马志斌逐渐改变了“战胜对手”的赛场竞技思维,他要让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体育运动而受益,成为“战胜自己”的体育达人。  

  02 以健美操为媒介 促进深港学校体育交流

  曾经,为传承与推广健美操文化,马志斌频频往返深港两地。

  2008年马志斌初到深圳,担任深圳市海湾中学健美操教练。“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学校打造一支高水平健美操队伍。”几年下来,成绩斐然,马志斌名气渐涨。“后来,我又被引荐到中国香港体操总会,负责香港健美操队的训练、校园普及、师资培训等工作,带领中国香港队参加国际大赛并获得了多项优异成绩。”

  2013年9月,马志斌又从中国香港调回深圳,在宝安中学组建健美操队。在这段岁月里,一批批文体兼优的高水平运动员从宝安中学的“马氏军团”中走出,他的“弟子”闪耀健美操舞台的同时,还相继被国内985、211高校特招录取。

  以健美操为媒介,马志斌积极促进深港学校体育交流,邀请中国香港健美操队与宝安中学校队合作训练,力邀香港队、香港高校专家团与深圳的中学和高校开展合训及科研交流活动。

  在马志斌和同事们的持续努力下,健美操运动开始在深港校园普及开来,吸引越来越多的学子参与其中。健美操运动作为深港校园体育合作交流的纽带,也逐渐有了不可替代的价值。

  应该说,一个专业运动员退役后,能在普通教练的身份上,将一个小众项目推广到这种程度已属难能可贵。但多年的运动生涯和执教生涯,让马志斌对健美操运动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期许。“健美操运动的受众基数正在扩大,但不应仅限于此,它还应当有更大的价值,获得更大的舞台。”

  03 昔日学子自编韵律操 成为深圳一中学必会运动项目

  如今的马志斌,开始思考健美操和终身运动的关系,怎样在健美操中汲取有益元素,改进、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在健美操的启发中创设符合青少年运动特点的新式体育课。

  “健美操元素可以融入到人们日常锻炼的健身操舞中,这是特别契合于中国人体质特点的一种运动方式。”马志斌认为,健美操是一项不受场地和人数制约,随时随地可以开展的运动,每个中国人都可以从健美操中学习到“跳操”的元素和乐趣,从少年一直跳到老年,成为终身锻炼项目。

  令马志斌颇感欣慰的是,他一直努力耕耘的健美操事业终于有了一批批“继承人”——他当年的学生,如今也成为了教练,接过了他事业的接力棒。宝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体育教师、健美操队主教练占笛作为他昔日的得意“徒弟”,如今正在深圳学校里执教,用一种新方式推广“健美操文化”。

  受健美操动作的启发,占笛设计了一套“自编韵律操”——“以往的广播操大多都是定点动作,运动强度稍微欠缺,所以我这套自编操主要是让学生跳起来,加入了很多跳跃动作,还有队形走位等元素,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更多的运动量。”占笛认为,健美操是一项培养美育素养的运动,于是在编排中重点关注动作的流畅度和美感,加入了男女生的动作层次变化,使之更有互动感。

  如今,这套“自编韵律操”已经成为宝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全体学生“人人会,大家跳”的运动项目。每个工作日的清晨,跟随进行曲的旋律,学子们排成方阵在操场上欢快地跃动。马志斌期待的“人人皆运动,人人皆操舞”正在深圳校园里得到了新的发扬和延续。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摄影:南都记者 刘奥 许松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