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数据治理领跑教育变革“浩然正气”构建和美文化

深圳市宝安区文昌小学:新秀学校为教育大区注入新鲜血液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吴灵珊 12-28 02:26

  近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东教育学会指导,南方都市报社、深圳市教育学会、深圳大学湾区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九届“深圳教育改革创新论坛”中,深圳市宝安区文昌小学(以下简称“文昌小学”)作为开办一年的区域新秀学校,斩获“教育数字化变革先锋学校(园)”荣誉称号,在激烈的竞争中崭露头角。

  新时代赋予宝安教育新的历史使命,近年来宝安聚焦学位建设这件民生实事,一批高品质新学校闪亮登场,促进宝安教育高质量发展,宝安逐步从“教育大区”到“教育强区”迈进。2022年9月,宝安区政府以“高标准、高投入、高规格”规划建设的文昌小学在学生与家长的期待中正式开学。

  开办一年来,学校被评为“儿童友好学校”“深圳市食育基地学校”“广东省5G+智慧教育评价改革实验学校”(全省50所),同时,学校是国际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单位。家校社协同育人全面推进,学校已在“凤凰古村”挂牌“文昌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心”,并与北师大协同开展“家校成长课堂”、特色项目开展势态良好,被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宝安区教育局命名为“2023-2026年深圳市宝安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经区扶持的特色项目有棒球、垒球、体操,学校还开展了足球、篮球、田径等多项特色体育项目;已开设竖笛、手工、国画、玻璃画、合唱、集体舞、创客等特色课程,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

  数据赋能校园管理 技术支持创新治理  

  作为一所刚刚起步的新秀学校,制订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是学校运行的制度保障。文昌小学高度重视《学校章程》的制订,编制完成六个部分共71条章程,为依法治校提供法治保障。此外,学校设行政事务、课程研究、学生成长、教师发展、数据应用五个管理中心,构建合理管理运行机制。

  数据为核的“可视化”管理,是文昌小学管理工作的一大亮点,也是文昌小学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按照“一个平台(授权),数据中心,应用优化,流程管理,智慧集成”的总体思路,拟订《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初稿),从数据提供层、数据整合层、数据资源层、数据应用层等方面实现数据的集中、统一与规范管理,实现学校、师生的可视化管理。同时,学校信息化建设也为全校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保障,使学校设施设备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根据学校业务类型,文昌小学有针对性地开发“项目管理”应用程序,实现“能网上办的不用人跑”、业务运行“可视化”。先后开发了如文件审批、公文流转、议题、预算、支付、合同、项目管理等系列程序,努力实现业务管办“精准、高效、便捷”。除此之外,数据可视化还被用于助力学生成长,学校引入“可视化”师生评价系统,对学生实施多元评价,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与日常表现,带着喜悦与信心不断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于2022年4月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利用技术加持加快夯实学校的创新建设,双方达成就校园数据治理、校园网络建设、智能校园安防、智慧教室、校园数据中心等方面开展方案创新,共同孵化并发布创新方案。  

  “浩然正气”文化立校 构建校园“和美”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保障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根基、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是师生快乐学习、充实工作的精神源泉。文昌小学自创办以来便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学校坚持文化立校,以浩然正气为校训,挖掘社区文化资源,实现“校社融合发展,建设文化高地,提升社区文明素养”的目标。

  通过走访社区、深入景区等,对凤凰社区所蕴含的地域文化进行系统梳理,挖掘教育价值11条,为成长提供“触手可及,适时(时时)皆学”的丰富资源。对文昌文化提炼出5条教育内涵,为学生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国际理解的中国表达”而努力。构建“和美”文化,学校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包括: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行动者、研究者”为本,守正出新。

  目前,文昌小学已形成近7万字的《学校文化发展纲要》,以“浩然正气”为校训,“培正铸魂、启智增慧”为理念;推进“三风”:“礼敬”——校风,“长善”——教风,“时习”——学风;实施文化品牌建设,对“校徽”“校歌”“学校文化标识”“学校吉祥物”等进行系统设计。近期,校歌《为我们喝彩》已正式发布,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标识,也大大增强了全校师生对文昌小学的归属感与自豪感。 

  教、研、训一体化 打造高质量教师成长之路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文昌小学年轻教师占比达80%以上,为快速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学校出台了一系列教师培养制度,根据科组人员结构、教师基本素养等情况确定学科尖兵和学科骨干名单,以此带动新教师发展。

  按照“让教师站在聚光灯下”的工作思路,文昌小学通过走“教、研、训一体化”的路子,创建和谐、合作的内部环境,构建校内外专业发展的平台,多渠道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平台的支持,文昌小学大胆起用和遴选年轻实干、政治思想过硬、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学科组长、中层干部。依托集团办学选派干部挂职学习,先后派出15名干部和骨干教师到滨海小学等挂职,进行重点培养,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管理人才。大力支持教师在区“雏鹰计划”“新秀计划”“薪火计划”等好平台中学习、锻炼,使更多的学校教师“化蛹成蝶”,跻身于区级以上名师、骨干教师的行列。

  通过青蓝工程、外出学习培训、课题研究等举措,培养师德品质好、专业素质高、研究能力强、人员结构佳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截至目前,外派老师参加省外培训22人次,省内培训31人次,参加宝安区组织的各类培训80人次,全员培训确保新课标的有效实施,通过“传、帮、带”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自开办以来,先后80余人次获得区级以上的奖励。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文昌小学目前正不遗余力地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正学”文化,包括正心、正见等五正课程体系。通过打造五正课程体系,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引领教育回归育人本原,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既是教育的本质内涵,也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五育并举多元评价 校家社协同育人  

  孩子,始终是教育的主角。按照“让孩子站在舞台的中央”“一个都不少”的工作思路,文昌小学立足实际,面向未来,积极探索,始终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制订成熟完善的学生成长规划,培育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幸福好少年。

  德育是树人之本,文昌小学通过大力开展各项学生教育活动、学生关爱行动,用爱和仪式感浇筑奠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如:“凝浩然之神,行正气之道”开学典礼、新生入队礼、等学生教育活动。

  学校始终坚持五育并举多元评价,全面育人,开发设置各界各类奖项。一学年来,围绕德智体美劳设立了“立德星、启智星、健体星、源美星、勤劳星”系列奖项,针对教师需求,还设立了阅读之星,进步之星、计算能手、英语小能手等系列奖项,不遗余力让学生站上舞台,收获自信,健康快乐成长。一学年来,共计表彰学生1800余次。

  此外,文昌小学还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优势资源,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平台,大胆探索,开拓创新,积极开展各类家庭教育活动。办学以来,学校组织的活动获得来自家长与社会的高度关注,图片直播浏览量直线攀升,其中六一儿童节活动浏览量23万人次,开学典礼63万人次,运动会突破104万人次。坚持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文昌小学不断健全家长学校、家委会、家长会、家访等工作机制。主动让家长参与学校建设,促进亲子关系发展,赢得家长普遍赞赏。

  文:吴灵珊 制版:易福红 邓诗君 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