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深圳发布养老金融“半年报”,21家银行启动个人养老金业务

全市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超405万户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罗曼瑜 07-25 01:00

  图片由腾讯元宝AI生成

  7月2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24年上半年深圳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情况,养老金融发展取得的成效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在养老金融方面,据深圳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飞鸿介绍,截至2024年6月末,深圳有21家银行启动个人养老金业务,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405.78万户。

  银行业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超六成  

  南都·湾财社记者现场获悉,截至2024年6月末,深圳金融监管局辖内银行业总资产为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2.63%。保险业方面,深圳金融监管局辖内保险机构实现原保费收入1121.66亿元,同比增长8.82%。其中,财产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7.56%,人身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同比增长6.05%。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深圳辖区制造业贷款余额为1.51万亿元,同比增长12.99%,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61.46%。深圳辖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和绿色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5.68%和30.10%,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规模1.25万亿元,同比增长15.35%。

  据介绍,深圳银行业保险业持续通过普惠金融服务实现惠企利民。银行业方面,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深圳辖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84万亿元,同比增长15.33%;贷款户数134.26万户,同比增加9.07万户。上半年深圳地区累计新增首贷户12462户,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去年下降0.93个百分点。

  保险业

  今年“深圳惠民保”累计参保608万人  

  保险业方面,截至2024年6月末,辖区保险业为行业积累人身险及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余额6153.32亿元,同比增长15.37%。此外,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2024年“深圳惠民保”累计参保人数608万人,保费不变情况下,通过下调免赔额、拓宽保障范围及新增健康服务项目,让群众保障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此外,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进。据了解,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批复微众银行在香港设立民营银行中首家科技子公司,进一步推动内地、香港和海外地区在金融科技上的联动创新。除此之外,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协同市网信办、香港金融管理局、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等多部门推动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上线试运行,辖内银行机构围绕该平台积极拓展企业信用报告跨境验证等服务场景,促进数据要素跨境流通,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养老金融

  商业养老金账户试点居全国前列  

  为更好助力深圳“老有颐养”,推进“银发经济”,近日,深圳金融监管局联合深圳市民政局、深圳市地方金融局印发《关于做好深圳养老金融大文章的实施意见》,聚焦加快构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健全、金融产品养老属性突出、金融资源协同养老事业发展有力的深圳养老金融发展格局,出台7方面15项措施,提出深圳养老金融发展的目标任务和系列举措,为深圳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绘制“施工图”。

  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深圳金融机构正扎实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的指导下,深圳金融机构持续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加大对养老健康产业、银发经济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深圳养老金融发展。

  2022年底,包括深圳在内的36个城市和地区首批启动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以来,深圳金融监管局推动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做好个人养老金系统、流程、产品、信息化等配套服务工作,实现全流程线上化办理,丰富产品货架实现各类型金融产品全覆盖,开展“百千万”集中宣传,不断提升政策知晓度和覆盖面。据深圳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飞鸿介绍,截至2024年6月末,深圳有21家银行启动个人养老金业务,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405.78万户。

  商业养老金方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积极争取商业养老金试点资格,助力深圳成为全国首批10个先行试点地区之一。陈飞鸿表示,截至2024年6月末,深圳辖内6.2万人开立商业养老金账户,销售金额44.16亿元,居全国试点地区前列。

  与此同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持续引导保险资金投向养老健康领域。推动辖内人身险公司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定优势,积极落实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支持养老产业发展。据陈飞鸿介绍,深圳辖内有两家人身险法人机构设立或参股养老服务公司,已有10余家保险机构开展“保险+养老社区”业务。

  不久前,深圳金融监管局发布《提升老年人金融服务质效指导意见》,制定全国首个金融适老服务标准。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首批684个网点“智志助老e站”挂牌和1517个营业网点无障碍改造,推进手机银行、互联网银行等适老化改造。已累计发放银行颐年卡突破110万张,覆盖九成在深老人,实现高龄老人津贴无感申办、自动提标、线上认证。

  成果

  本次发布会上,4位参会的金融机构负责人围绕“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这一话题,分别介绍各自公司近期在养老金融领域的探索与创新成果。  

  太平养老:

  商业养老金累计新增交费超13亿元  

  公司着力从年金、保险、商业养老金三个方向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一是年金基金做大规模。截至2023年末,太平养老深圳分公司管理的企业年金资产规模超40亿元。二是保险业务聚焦长险,并推动个人养老金业务迅速落地。截至2024年6月30日,太平养老深圳分公司期末有效承保超1600人次,原保险保费收入超1400万。三是商业养老金加快布局,抢抓首批试点先发机遇。截至2024年6月末,太平养老深圳地区累计新增交费超13亿元。  

  泰康人寿:

  “一园一院”医养结合双驱动模式  

  在养老产业金融方面,通过“一园一院”医养结合双驱动模式助力实现“健康湾区”目标规划。“一园”指养老社区,目前泰康集团在广东省布局有广州粤园、深圳鹏园、佛山禅园等3个社区,其中深圳鹏园在2023年8月正式投入运营,目前入住率已超80%,入住居民中深圳居民占比80%,香港客户占比近10%;“一院”指深圳前海泰康医院,计划于今年8月运营。  

  友邦人寿:

  创新养老综合解决方案

  已签约合作康养机构累计超445家  

  公司近年来不断创新“养老生态圈”建设,自2021年创新推出“全旅程、全方位、广覆盖、定制化”的养老综合解决方案。友邦高品质自建服务团队+多元合作伙伴的模式已初显成效,目前已签约九大类合作康养机构累计超445家,已签约各类旅居养老机构10家。  

  交通银行:

  推出养老产业专属产品

  已为几十家养老产业客户提供信贷支持  

  深圳交行推出了养老产业专属产品,一方面针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新建、扩建、改造、购置、安装固定资产等资本性投资需求,专项推出了“交银养老-惠老展业贷”;另一方面针对轻资产的民非、公建民营、民营的养老服务运营商,专项推出“交银养老-惠老助力贷”。据杨立文介绍,该行目前已为几十家养老产业客户提供信贷支持。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罗曼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