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抢票难 “黄牛”倒卖最高70元/张
深圳市天文台:对恶意预约账号信息,取消资格或封号

深圳市天文台拥有绝美自然景观和视角。 图源:深圳市天文台

“黄牛”倒卖预约资格收取30-70元不等的费用。 来源:网页截图

深圳天文台预约一票难求。
在《国家地理》收录的最美海岸线之上、拥有绝美自然景观和视角,最近深圳市天文台受到很多市民和网友追捧,成为热门“打卡地”。据悉,深圳市天文台每周一上午十点集中放出1800个免费参观名额,周二至周日每天300个免费名额。目前开放的时段为上午9:00-12:00和下午14:30-17:30,约满即止。
然而,近日有市民发现这项惠民福利却变成“黄牛”牟利的工具。
付费代抢、名额转让
预约名额倒卖需提供个人信息
据网友反馈,深圳天文台的预约难度堪比购买演唱会门票,平台开放还不到一分钟,1800个名额便一抢而空。而有网友不甘心打开二手平台,发现这些本该免费的预约名额,在二手平台上被卖出30-70元不等的价格,网友直呼“求管管”。
记者调查发现,二手平台售卖预约名额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付费代抢。消费者需支付30-70元不等的价格作为酬劳,由代理机构预约,成功率高,预约不到承诺全额退款。另一种是“黄牛”抢占名额后转让。即免费预约渠道开放后,“黄牛”通过科技手段抢占多个名额后再“转让”,这种情况需要“黄牛”先取消预约,再通过正常预约流程将名额转让到“消费者”名下。而且,这些名额并非实时发放,而是从取消时间算起后两小时内任意时间发放,因此这种形式价格更高,成功率却更低。
值得关注的是,以上两种倒卖方式均需提供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存在隐私泄露风险。
预约乱象源于社会需求大
未来将增加预约名额
就这一现象,记者采访了深圳市天文台。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工作人员梅林透露:“深圳市天文台和传统的旅游打卡点不同,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在完成观测和科研业务的前提下,对外科普天文知识,且目前人员和配套设施均存在不足,因此,考虑场地有限和安全等问题,每周只放出1800个名额。”
据悉,深圳市天文台一开始并非如此火爆,从2015年开放线上预约起,在《国家地理》的推介和近年来社交媒体网友们的打卡助推下,深圳市天文台很快便成为深圳“打卡”胜地。为了防止恶意刷票,深圳市天文台多年来一直与“黄牛”“斗智斗勇”,曾作出多种尝试,按天放票、按月放票、刷脸验票……情况向好,但供需不足情况仍然存在。
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工作人员梅林认为,深圳市天文台预约名额乱象源于社会需求大,但深圳市天文台内部承载力和服务力有限。近期深圳天文台将尝试与深圳市天文学会等组织合作,发挥社会力量资源扩大服务量提升体验感。
针对“预约难”这一问题,深圳市天文台后续也将通过天文台品质提升工程,完善天文台相关配套设施,从而增加面向公众的预约名额。
针对“黄牛”预先抢占名额通过取消再预约倒卖行为,深圳市天文台将采取系列措施,根据高频次、虚拟号等恶意预约账号信息,视情况取消预约资格或封号,以防止“黄牛”恶意占票刷票。
除此之外,工作人员推荐没抢到名额的朋友们打卡暗夜天文台和网红栈道,没有必要花钱找“黄牛”,理性消费,保护个人隐私。同时,深圳天文台也呼吁,大家打卡的时候,保护场馆内相关设备,保护周边生态环境,为大家提供一个健康、文明、良好的可持续参观环境。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