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有所教 病有所医——宝安区建筑工务署
“建”证民生幸福城的“进”

宝安区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工程(二期)效果图。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新安公园里,鲜艳夺目的异木棉随风摇曳,千娇百媚,西乡河两岸的簕杜鹃花在夕阳下透着金光,宛如一片红霞。同样充满色彩与活力的,还有宝安区397平方公里土地上遍布的一个个生机盎然的工地。一项项重大工程接踵而至,它们不仅为宝安区换上了新的肌体,更补全了城市功能。宝安区建筑工务署正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民生工程与民意民愿相融相通的“工笔画”。
多元赋能打造校园新形态“筑”力品质教育攀高跃新
教育是民生之基,补齐民生教育短板,推动在建学校建设,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1760个,同比增长2.6倍的数字背后,是宝安区推动义务教育资源均衡的坚定步伐。
南方的暖风轻拂过城区天际线,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投下斑驳的光影。远处崭新的教学楼因为被施展了不一样的“模”法,科技感与未来感扑面而来。福海街道立新湖九年一贯制学校,由宝安区建筑工务署负责建设。学校用地面积约163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3366平方米,设置36个班,提供1680个学位。作为宝安区首批永久性模块化学校,该项目与传统建造相比,采用模块化装配式建造模式,不但可以有效应对地块狭小、容积率高,还可有效压缩整体建造工期30%~60%,建筑垃圾减少80%以上,从而实现快速建造、智能建造、绿色建造、品质建造。这个项目也成为宝安区建筑工务署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由党组书记揭榜挂帅的项目之一。
为丰富校园空间层次,宝安区建筑工务署将长廊这一建筑元素嵌入到校园设计中,让边界区域的空间层次更丰富,它不仅是通道,更是集休闲、研讨、育人功能为一体的校园文化可视化表达。多层院落的设计叠落起伏,最大化地高效利用复合空间,让校园犹如一处立体公园。福海街道立新湖九年一贯制学校以更加现代的建筑语言融入未来一代的教育环境,成为一次生动且有魄力的实践与尝试,该项目也荣获2024年广东省建筑业协会建设工程BIM应用优秀二类成果。
精准施策 勾勒宝安区学校建设项目高效推进的有序之景
“不仅‘有学上’还要‘上好学’”,是市民对美好教育改革朴素而具体的诉求。在项目蓝图上,宝安区建筑工务署以招标、设计、施工和交付计划为笔,明确时限,各部室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在每周例会和月度会议上,制定纠偏措施,明确分工和责任。在关键事项的攻坚上,由署长提级调度,聚焦问题复盘销项:增派领导现场指挥,抽调精兵强将,增加安全监督,调派突击队追赶进度等。在压实安全主体责任上,强化培训,严格监督,设立节点奖惩,以奖惩分明的机制激发团队活力。在现场多面抢工的战场上,宝安区建筑工务署更是将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提升风险防控的精准度,做实安全生产“大文章”……一个个细腻之法勾勒出学校建设项目高效推进的有序之景。
教育既是民生发展的“助推器”,更是惠及民生的“显示器”。从一片荒芜,到塔吊节节顶升,主体拔地而起,除了福海街道立新湖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建工程,松岗红星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建工程、祝龙田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建工程、沙井壆岗岗厦片区城市更新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建工程、沙井街道会展中心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建工程、航城街道三围学校新建工程(一期)等多座校园各美其美,在完成节点工程后顺利交付。其中,沙井街道会展中心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建工程在国际级荣誉舞台上崭露头角,荣获2024年缪斯设计奖金奖。
家门口的好学校不断“上新”。宝安区建筑工务署助力宝安区按下学校建设加速键,持续增大基础学位供给,让优质教育资源在宝安实现裂变倍增,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的美好愿望成为现实。
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 贡献打造医疗“新高地”的宝安工务力量
伴随着最后一块幕墙玻璃的安装到位,宝安区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工程(二期)项目已全面进入收尾阶段,一座集国际化、智能化、环保绿色于一体的新型医疗中心盛装亮相,即将启用。这里将拥有3300张床位,总建筑面积达66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主要功能涵盖新建医疗区的门急诊、住院、医技用房,以及医院专业工程和保障系统等配套设施,预计将于2025年底全面投入使用。面对施工体量巨大、工期紧迫、条件复杂、工序穿插频密、协调工作难度高等多重挑战,项目团队以“多个医疗组团与集中医技”的创新规划布局,成功破解了高密度、用地紧张、系统复杂等难题。同时,通过实施人车分流、构建立体交通体系,有效缓解了院区的交通压力。
随着医疗环境在医疗过程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宝安人民医院的建筑群巧妙地融合了自然光与建筑空间,将多数病房精心布局于南侧与西侧,确保病房能够充分享受阳光的温暖,满足患者对日照的生理需求。在病房楼的设计中,项目团队不仅充分考虑了日照因素,还兼顾了景观视野的优化,巧妙借景新安公园及周边美景,为患者与医护人员打造了一个既促进身心健康,又倍感舒适的疗愈环境。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作为深圳市宝安区首个全程运用BIM技术指导建设施工的项目,BIM技术贯穿建筑整个生命周期,实现了设计数据、建造信息、维护信息等大量信息的集成与共享,显著提高了建设效率,大幅降低了风险。
健康,是美好生活的底色,为了提高宝安医疗服务保障水平,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宝安正加快医疗卫生设施项目建设,沙井人民医院扩建(二期)、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二期、宝安区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工程(二期)、宝安区中心医院整体改造(二期)等在建项目拉满进度条。一项项部署、一串串数字,化为宝安区建筑工务署绘就医疗高质量发展的一道道点睛之笔。
高质量运维 探索医疗工程高效管理的宝安模式
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高端医疗服务,在宝安已从“将来时”成为“进行时”。近年来,为了缓解医院医疗用房紧张的问题,宝安区建筑工务署采取优化管理流程、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跟踪机制等办法,推进医院项目建设。一方面,通过加大人力、机械设备投入,加快在建项目施工进度;另一方面,结合项目实际提前介入前期工作,交叉并行,创新办法、创造条件推进一批项目开工。据介绍,目前宝安区建筑工务署正在强化署内逐级协调机制,对凡是影响项目建设推进、固投完成进度的事项,从项目主任到部室负责人到分管领导到主要领导,必须做到逐级协调、研究解决。同时落实“四个一”跟踪机制,做到每周更新一次项目进度表、每周将难点堵点报署长办公会议或署党组会议研究、每周汇报本周进度计划执行情况、每周收集并报送一次需区重点投资项目总指挥部并联审批工作专班协调的问题……一系列措施织密保障网,确保医院项目工程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宝安区建筑工务署用功用智用情锻造民生精品,不少项目还未建成后便已经出彩“出圈”,成为城区新地标。例如,深圳宝安空海医院项目主楼主体结构封顶,预计2025年投入使用。位于前海宝中片区的宝安区儿童医院传来了好消息,将在2025年初投入运营,解决了宝妈宝爸头疼的“小神兽”看病难问题。
福海立新湖等学校的崭新身姿,是教育公平的坚定步伐。区人民医院(二期)等医院的势如破竹,为市民的健康福祉再添坚实屏障。宝安区建筑工务署奋力黄金内湾和双区建设,投身宝安区“三城”建设,以人民为中心,以民生为重点,以高品质高品位高效能建设民生工程,把民生工程的“满意指数”加快转化为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指数”和市民的“幸福指数”。一座学有优教、病有良医的幸福民生城正在崛起,为宝安的幸福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民生笔触。
文:潘莹瑜
制版:刘嘉琳 邹虹香 黄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