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盐田区实验学校
“强内功”“抓重点”实现立德树人 办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全区唯一设置在校内的攀岩墙,学子们在攀岩课程中勇攀高峰。

学校在党建、教育教学、学生发展等方面逐步形成了盐实特色。

VR课堂,直观展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校内科普劳动基地开展水稻种植课程。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深圳市盐田区实验学校紧抓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以系统科学的措施,奏响了教育高质量的旋律。学校在党建、教育教学、学生发展、课程优化等方面逐步形成了盐实特色,打造盐实品牌,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通过“强内功”,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办学基础;通过“抓重点”,落实素质教育,坚持质量导向,盐实向着“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大步迈进,着力培养身心健康、品行优异、学力扎实、善于合作、敢于创新、适应未来,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现代人才。今年,盐实实至名归地捧回了教育改革创新大奖,入选“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学校”,进一步擦亮了教育品牌。
以党建引领为核心
办学实现高层次、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党建引领的重要性,如同北斗指引航船,为学校明确方向,确保稳定前行。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党建工作不仅是学校发展的政治基石,更是提升教育质量、推动特色发展及学生全面成长的核心动力。盐田实验学校深谙此理,将党建引领融入各项工作,推动学校高层次、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强化党史学习教育,是提升教育质量的精神支柱。盐田实验学校已形成每周固定的党史学习机制,将党史自然融入师生日常,并通过“行走的思政课”等特色项目和丰富的德育实践,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党支部科学合作,为高效率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学校实施一总支四支部的科学分工合作,整合党支部与行政干部力量,提升服务意识与创新活力。教育局党建检查中,学校各支部表现突出,第一支部荣获区模范支部称号。
精准化教研活动,为高品质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盐田实验学校以“素养课堂、四学策略”及“精准教学、精彩课堂”为核心,通过党员干部教师示范课与推门听课等活动,持续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多元化生本德育实践,为高水平发展提供重要平台。学校创设浸润式人文环境,鼓励学生参与红色教育、文体比赛等活动,弘扬传统文化,拓宽视野。课后服务与社团课程多样化,推进“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队伍建设为焦点
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推动教育品质提升
在党建引领确保正确且清晰的航线行驶中,盐实一向聚焦队伍建设,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具体明确的举措,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推动教育品质提升。强调“以人为本”理念,盐实打造“五个盐实”即“平安盐实、幸福盐实、书香盐实、活力盐实、品质盐实”,营造了平等、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氛围。
“上一节课、评一节课、备一节课”是盐实开展教学教研的规定动作,能够确保老师讲之有新、评之有序、言之有物、学之有获,切实避免重形式、走老路、耗时间现象;同时每个学科每学期至少请市区教研员、一位学科名师进校分享,致力于构建立体化的校本研修引领格局;盐实的每一学科也都至少有一个课题,每个备课组都有一个特色活动。
“教师成长计划平台”“校本研修平台”“自我成长平台”是盐实开展“黄埔军校式”教师培养的法宝。以平台为载体,盐实同步推进骨干教师工程、名师工程建设,注重以科研能力提升为突破点,以名师工作室为主体,致力于把青年教师培养为骨干教师、把学科名师培养成学科名家。
以“专业教师、行政领导、家长”为主要力量的“阳光护航队”为盐实学子身心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这儿是盐实与家长实现交流互动、开展家校共育的缩影。通过家长学校、家委会、社区共建、家长成长小组等多种形式,盐实畅通家校交流渠道,凝聚育人共识。
以师生成长为中心
抓素养、引工具、撬资源实现课堂改革深化
师生成长是学校成长的主线,盐实以此为中心深化课堂改革,形成了“一抓手、三智慧、四环节”为构成要素的“高效智慧课堂”范式。
“一抓手”是指“小组合作+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完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要组织形式;“三智慧”体现在各学科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教学推进过程中思维碰撞和智慧生成、学生素养的培养即立德树人;“四环节”包括预习指导、合作交流、总结点评、达标测试等四个基本流程。
盐实时刻紧跟时代发展,以智慧课堂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改变教与学的模式,促进课堂革命,引入了PAD、VR等教学工具,通过对老师的多轮培训、严格考核、运用跟踪,促进了老师们对智慧课堂的运用和探索。近期,学校还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开展合作,让AR项目走入课堂,助力课堂革命。
为使学生发展得到更充分的空间,盐实撬动校外资源为学生成长提供养分。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例,盐实立足创新,整合教学管理要素,统筹校内外师资力量,邀请尹烨、彭智宇、黄鼎隆等科学家入校为学生开设讲座,拓宽视野;并依托自身优质的师资,举办科技创新社团,开发了科创、物理、生物等各类创新资源。
以“五育并举”为锚点
通过横向分类、纵向分层落实课程建设优化
课程建设是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盐实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可归结为对课程进行横向分类和纵向分层,切实落实课程的育人本位,提升“五育并举”品质内涵。盐实倡导以德扬善,涵养学生精神风貌;以智启真,奠定学生扎实基础;以体强身,增强学生健康体魄;以美塑心,陶冶学生高尚情操;以劳立行,锤炼学生坚毅品格。
盐实有效整合德育资源,以多角度、连续性的活动作为载体,有效增加了立德树人总目标的广度和深度。如为学生提供各类展示的舞台,攀岩、演讲节、歌手大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开展“双信教育”;通过无人监考、“诚信护照”等措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智育启人,盐实依托地缘、归序资源、优化整合,力图实现课程同步配套,开展阅读、棋类、历史等社团,增强课程品位,提升课程品牌内涵。同时,学校重视心理教育,配备两名专职心理教师,通过心理课堂、心理咨询、心育课程等载体为学生阳光成长保驾护航。
体育铸人,盐实合理利用现有运动场地,开设丰富的体育课程,开展各样的体育社团活动;落实每一个体育锻炼时间,如每天1节体育课、每天一个大课间、课后服务、校运会等,将趣味项目和竞技项目有机结合。
劳育砺人,盐实开设科普劳动系列课程,与华大万物开展校企合作,在校内建设劳动基地,开展包括多年生水稻种植、多宝茄树种植、现代农业等劳动课程;还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卫生清洁、校外创文、社区服务等集体劳动。
多年来,盐实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教学改革为动力,抓实“基础”内容,力促“拓展”落实,探索“多元”路径,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办出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文:谢粤蕾 林森
制版:李斌 肖美连 黄炽林 杨润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