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建构优质教育生态:
守正创新,沉淀内功 为学子的终身成长赋能

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校园风景。

学校在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获3金4银3铜。

学校开发家长学习课程,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教师能力培训。
在深圳这座充满活力与创新气质的城市,有一所学校正在走上“卓越”之路——这个“卓越”不仅仅是指学业成绩的“卓越”,更是指立足于学子长远发展、培养学子终身素养的育人理念、课程体系和教育实践。她,就是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深二实”)。
一所卓越学校,必定有一个师生和谐、美美与共的优质教育生态——教师充满职业成长的干劲,学生充满突破自我的内驱力。张克江校长和孙立志副校长同时入选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项目,2018-2024年间学校也接连培养出国家级、省级“新时代好少年”……学校坚持“守正创新,沉淀内功”的办学思想,将中学阶段定位为每一个学子成长奠基的关键期,而不是学业竞赛的艰辛赛季。
坚守培养目标
学校接连涌现“好少年”
深二实始终坚守“自信、坚毅、执着、高贵”的培养目标,每一项目标,均可令学子们受益终身——自信,让学生勇于展现自我,敢于挑战;坚毅,让学生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执着,帮助学生保持对梦想的追求,永不言弃;高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优雅高尚。
基于这一培养目标,学校接连涌现“好少年”。2018年,刁兴宇荣获全国首批“新时代好少年”称号(全国十佳)。2020年,林文涛获广东省“新时代好少年”称号。2022年,曾盈之获全国“新时代好少年”称号。2024年,张喻悦获广东省“新时代好少年”称号。“好少年”的持续诞生,呈现深二实育人行动结出的累累硕果,充分说明深二实培养目标的有效性和前瞻性。
加强师资建设
打造教育铁军显本领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深二实积极为教师提供发展平台,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张克江校长和孙立志副校长同时入选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项目,不仅是两位校领导个人卓越能力的体现,更是学校师资建设成果的体现。目前,深二实还拥有如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正高级教师黄正玉等一批优秀骨干教师,他们是学校教育实力的名片,也是学校迭代发展的引领,更是建构卓越育人生态的宝贵资源。
创新家校合作
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深二实深刻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积极探索新型家长学校的功能定位与协同育人机制。一所“卓越”学校,亦要看“校家社”能否形成默契合力。
学校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服务。通过开展家长论坛、开发家长学习课程等形式,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帮助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例如,学校定期邀请教育专家为家长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内容涵盖孩子的心理健康、学习方法、品德培养等方面,为家长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同时,学校还组织亲子活动,如亲子运动会、亲子阅读等,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促进了家庭和谐。
在组织机构建设方面,学校建立健全了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家庭教育指导团队。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等组成,负责制定家庭教育政策和工作计划,协调家校之间的紧密联系。家庭教育指导团队集聚了多领域的跨界专家,比如家庭教育骨干教师、心理咨询师和专家学者等,为家长提供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在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上,学校以“课程为引领,学校为主导,家长为核心,社会为辅助,赋能学生全面成长”为原则,开发了一系列家庭教育课程,如《亲子沟通技巧》《家庭教育心理学》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家长提供系统的家庭教育培训。同时,学校还建立了家校互动云平台,及时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意见,共同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创新家校合作模式,深二实构建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格局,整合各方优质教育资源,借力发力,实现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紧密合作,为学生的卓越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AI赋能创新
传承非遗焕发新光彩
当下,人工智能正在快速、迭代发展。在以创新为领先优势的深圳,如何打造一批高水平AI教育应用、如何在AI的赋能下生成优质课程、创新教育教学新样态,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而深二实率先对这一课题作出了有力的应答。
通过“黑科技”加持,深二实拥有了许多具有突破性、前瞻性、充满“AI含金量”的教学实践成果——学校的“AI锦绣工坊”便是其一。学校组织学生利用AI技术设计刺绣图案,让学生在传统刺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刺绣工具和模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创新融合,让刺绣这一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质生产力的光彩,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还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了文化自信。
“这是在用AI技术作为‘画笔’,绘出中国非遗文化的精彩图景,也是用高新科技讲好中国文化故事的有力实践。”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发展体育教育
为学子终身健康奠基
发展体育教育,为学子终身健康奠基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致力于让每位学生都掌握1-2项运动技能,使运动爱好陪伴学生一生,为其漫长的人生旅途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也为学子的终身健康赋能奠基。
如今,学校拥有篮球、足球、毽球等四支高水平运动队,是全国毽球、篮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广东省足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校充分发挥体育中心高水平运动队的引领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学校定期举办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毽球赛等体育赛事,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同时,学校还发展体育社团和兴趣小组,满足不同学生的体育需求。
在体育教学中,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素质,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通过游戏、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篮球技巧,提高篮球水平。
通过发展体育教育,深二实不仅强健了学生的体魄,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优化基层管理
多角度提升教育质量
高水平的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卓越发展的重要保障。深二实通过优化基层管理,构建“一核两翼”的管理模式,全方位、多角度扎实推进教育教学。
学校实行党建与教育教学业务深度融合的策略,在组建年级管理团队、备课组团队(备课组长与科任教师)以及班级团队(班主任与班级教师)的过程中,将支部设在年级,将优秀党员骨干教师吸纳进高效运转的基层管理三个团队,让党员骨干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体教师共同进步。年级管理团队负责规划、协调和管理,备课组团队负责学科教学研究和计划的制定;班级团队以班主任为核心,班级教师共同参与,全面负责班级的管理和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
在学情管理方面,学校建立了扎实的学情责任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狠抓落实。每位教师都要对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学情进行深入了解,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辅导方案。学校建立了精准的学情分析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课堂观察、学生反馈等方式,精准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聚焦问题。例如,学校利用教学管理平台,收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为教师的教学决策提供依据。学校还建立了高效的学情跟踪系统,科学高效地解决问题。教师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深二实不断优化的卓越基层管理体系,为教育教学质量迭代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障。
展望未来,深二实将继续秉持守正创新,沉淀内功的教育初心,以开拓者的姿态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与方法,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续写卓越教育的新画卷。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通讯员 易飞 曾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