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向往光明的N个理由,总有一个打动你

科学之城、产业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光明区凭实力出圈,未来更加精彩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睦广 03-28 02:20

  深圳光明城区图。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在虹桥公园的“红飘带”上,光明人在山水连城的田园都市中,开启一天的美好生活;当研发智造基地里的精密仪器启动运转,光明点燃产业升级的引擎,将给各类人才带来更多优质的岗位;当大科学装置探寻隐匿于深处的奥秘,科学的乐章奏响,引领光明驶向未来的全新疆域……

  从农场时代到工业化时代,再到科学城时代,深圳市光明区的发展定位和能级不断跃升。迎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光明跑出了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企业家和各类人才与之双向奔赴。

  科学之城、产业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光明区凭实力出圈,未来更加精彩。向往光明的N个理由,总有一个打动你。

  选择光明

  与科学家、企业家和各类人才为伍为邻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抢占科技产业创新的制高点,才能赢得未来。光明区瞄准“一城三区”奋斗目标,高标准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加快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更具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核心承载区。从“一城三区”的含金量,可以看出光明在深圳以至国家科创发展布局中所担当的重要使命,也可以期待其未来发展的无限机遇。

  个人的发展与时代相连,与城市相连。加快建设“一城三区”的光明,将为人才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广阔舞台,也在致力为人才营造一流环境,无疑值得各类人才高度关注。

  高标准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加快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凸显了光明与国家战略的直接、紧密联系。光明科学城已经连续三年进入科技城百强榜,且排名稳步上升,在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科技城百强榜(2024)》中,光明科学城位列榜单第七,彰显了光明发展实力的持续壮大。

  光明科学城在建运营的重大科技创新载体达到22个,创新载体已从建设为主转向了建设运营并进。这意味着,光明科学城的创新活力将加速迸发,也将吸引更多创新人才奔赴而来。2024年,光明区内158名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增长68%,院士团队数量增至57个、增长111%,高层次人才超2800人。

  光明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着力夯实科技创新“硬核力”的同时,也在持续提升产业体系“竞争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作为深圳最年轻的行政区,2024年,光明辖区上市公司增至35家,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196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151家,连续4年入选“全国工业百强区”。

  如今,光明区正加快构建具有光明特点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3+3+1”重点产业集群发展体系,包括加快发展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人工智能3个战略重点类产业集群,做大做强超高清视频显示、高性能材料、智能传感器3个优势引领类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集群。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光明蓬勃生长,新质生产力在这里越来越被看见,从创新创业创造到创富,光明将为各类人才提供更多优质的岗位,牵手人才一同追梦。

  选择光明,便是选择与科学家、企业家和各类人才为伍、为邻,也将在这里获得更大的发展。

  民生幸福

  这里让人才得以安心发展  

  光明区发展蓝图加快绘就,发展红利也在持续释放。近年来,光明这片热土吸引人才的磁场越来越强,这从常住人口规模的大幅增长就可见一斑。而人才对光明投下“信心票”的背后,是光明在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让人才在此得以安心发展,对未来充满期待。

  光明区统筹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民办教育整体提升,不断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教育发展呈现量质齐升。在基础教育学位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光明区成功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完成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省级督导核查。备受关注的是,光明区创新实施“外引内培”办学模式,不断优化合作办学、集团化办学路径。

  深圳中学光明科学城学校、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光明学校、深圳实验光明学校、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光明区积极引进高校、名校名园、科研机构合作办学,一批优质合作项目实现落地,一批由名校牵头的教育集团揭牌成立,让更多光明孩子实现了在家门口“上好学”。

  如今的光明,已拥有3家三甲医院,医疗卫生水平持续“进阶”,令人刮目相看。光明区持续推动健康光明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光明区人民医院3家三甲医院为“领头羊”,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纳入全市研究型医院建设单位,服务力与影响力与日俱增,已形成辐射效应。作为目前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中医院,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计划今年开放床位800张以上。光明区人民医院新院区将在今年竣工,为市民带来更优质、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综合交通环境的持续优化,让光明出行体验不断提升。从光明出发,一路畅行。

  2023年至今,光明已有总长度约70公里的109条道路通车,城区“八横八纵”主干路网变得四通八达。2024年,光明城站日均往返香港西九龙站班次增至14趟、光明城市候机楼及机场快线启用。除了已开通运营的6号线、6号线支线一期外,今年光明将加快推动6号线支线二期、13号线二期(北延)建成通车,届时光明将进入“三地铁时代”。轨道交通拉进时空距离,从光明通往福田、南山更加方便、快捷。

  魅力绽放

  “一站式”满足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走进光明欢乐田园,繁花绿草沁人心脾,在花果飘香的采摘园里,体验乡野农趣;来到光明文化艺术中心,名家名团演出的优秀剧目在这里就能欣赏到,带给人文化的浸润;沿着茅洲河漫步,幸运的话还能偶遇一场赛艇比赛,感受运动的快乐。

  在光明,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可以得到“一站式”满足。

  光明区“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资源禀赋优越,拥有虹桥公园、科学公园、欢乐田园等一众网红打卡地,田园上的科学城越建越美。在这里,不仅可以推窗见绿,徒步山水,更可以乐享融合文化创意、运动、科技等不同主题内涵的诗意生活。

  近日,2025年深圳光明四季活动发布。春,将以凤凰城商圈为核心,打造“春日繁花”文旅体验盛地;夏,依托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构建“科学+”主题体验矩阵;秋,借势全运赛事热潮,围绕红花山商圈推出运动活力带;冬,以非遗年俗为纽带,在光明区全域织就温暖城市烟火气。

  商业配套日益完善,给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带来消费、休闲新体验。光明加快建设东部凤凰城、西部红花山两大超级商圈。目前,光明拥有蓝鲸世界、万达广场、光明大仟里等多个商业综合体,今年星河COCO City将建成开业。

  光明加快建设高品质文体新空间,持续扩大高质量文体供给,人文艺术之城的魅力精彩绽放。居住在光明,精彩的文体生活触手可及。今年3月,作为光明区十大文体设施之一的玉塘文体中心开馆,以普惠性、多元化的文体融合模式,开启“全域全时文化服务”新篇章。2024年12月,光明区体育文化地标红花山体育中心开馆,经过改扩建的红花山体育中心全新升级。2024年11月,茅洲河体育艺术中心开馆,为市民带来文体新空间、新体验。

  如今,一座创新动能澎湃、经济活力竞涌、自然生态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科学新城正冉冉升起。这样的光明,让人心动。

  文:王睦广

  图:深圳光明

  制版:李斌 邓诗君 严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