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深圳学生创意全新亮相文博会,可看、可触、可创

剪纸如蝴蝶轻舞 宝藏单品“圳”味浓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周正阳 05-23 00:50

  承韵·匠心非遗板块展示的传统工艺制作。

  南都讯 5月22日至26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如期而至。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一年一度的文博会,今年再次迎来创意的青春风暴——深圳中小学生的创意成果全新亮相文博会。

  “深”度创意,“圳”撼来袭。深圳市中小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6号馆16A01展位亮相,以“美润鹏城 深创未来”为主题,通过沉浸式展览、创意工作坊、非遗活化实践等多元形式,展区用六大板块串联起一条从文化根脉到未来视野的完整叙事链,共同打造出一个“可看、可触、可创”的美育实践场域。

  据了解,2024年深圳市中小学生创新创意设计成果展首次亮相文博会,便迅速吸引了海内外展商和观众的目光。百余所学校的近千件学生作品因其教育性、学术性和独特性,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非遗:皮影编织刺绣 传统手作有“温度”  

  剪纸、皮影、编织、刺绣、景泰蓝、陶艺、面塑(泥塑)、年画、版画、扎染(蜡染)、民间手工艺制作……穿梭在古典与现代交织的“承韵·匠心非遗”板块,仿佛踏入一个时空交错的梦境,每一件都充满了“手作温度”和“匠人精神”。剪纸如蝶,在指尖轻盈起舞;皮影似梦,在光影交错中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这里,非遗不再是尘封的历史,而是可以亲手触摸的鲜活生命。

  在“重塑·创意生活”板块,深圳学子们用创意和巧思,将日常物件赋予新的生命与意义。普通的笔记本,变成充满艺术气息的“生活美学”作品;废弃的塑料瓶,摇身一变成为时尚的手提包。从一个茶杯到一张书签,每一个物件都在诉说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这一展区完美诠释了“生活处处皆可入诗,皆可成画。”  

  智造:3D技术建筑模型精致细腻  

  学生们将科学知识融入设计,创造出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作品。3D打印技术制作的建筑模型,精致细腻,仿佛将未来的城市带到眼前;AI参与的设计稿件,充满了无限的创意与可能。

  在“传艺·深圳有礼”板块,深圳学子通过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讲述深圳故事。这里有以深圳地标为元素设计的纪念品,如“南头古城”“大运中心体育馆”的摆饰品,精致小巧;还有以深圳建筑、深圳地图为背景创作的纪念画,每一幅都充满了深圳特色。这些文创产品,仿佛是深圳的“城市名片”,承载着鹏城少年的成长故事。  

  趣玩:陶艺、掐丝珐琅等项目快来体验  

  去年的“创意工坊实践体验”互动区,是展览的现场顶流,今年更是带来陶艺、掐丝珐琅、擂茶等丰富多彩的体验项目。在“趣玩·共创时光”版块,观众可以打破年龄与身份的界限,在专业的学校导师和学生助教的帮助下,与亲子家庭、师生团队一起共同参与工作坊。更重要的是,这里搭载了深圳的“每周半天计划”,学校在展览开展期间可预约场地,进行跨校协作和成果体验。

  还有一个板块是全新上线的售卖区,主办方为深圳学子精心打造了学生创意作品的展示和销售平台,观众喜爱的“宝藏单品”可带回家。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周正阳

  通讯员 韦国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