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劳模代表、退役老兵现场观礼九三阅兵,外籍居民、烈士遗属及多校师生集体在深观看

瑞典籍Ceilia看到阅兵,意识到中国经济和科技取得多么大的进步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伍曼娜 周正阳 09-04 00:50

  蛇口境外人员管理服务中心组织外籍居民一起观看阅兵仪式直播。 通讯员供图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深圳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中建钢构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陆建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创院院长叶小钢,泰国深圳总商会会长谢崇通等受邀观礼九三阅兵,同时,深圳各界组织集体观看,包括多所学校师生、来自俄罗斯、瑞典、意大利等国家的外籍居民,共同回望抗战历史,缅怀先烈,感受国家强盛与民族复兴,让爱国主义在铭记中扎根、在奋进中生长。

  建筑劳模

  现场海陆空武器令人震撼深感自豪

  更生出一份建筑人沉甸甸的责任 

  中建科工旗下中建钢构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陆建新作为劳模代表受邀在现场观看阅兵,倍感光荣。“解放军铿锵有力的步伐与先进的海陆空武器令人震撼,深感自豪,更生出一份建筑人沉甸甸的责任。”

  陆建新扎根一线43年,见证了中国钢结构施工技术从落后西方半个世纪到跃升为世界领先水平的过程。陆建新告诉记者,阅兵场上的国之重器与强国底气,与建筑人用创新之笔书写“中国答卷”的奋斗初心一脉相承。

  盛典落幕,初心更坚。陆建新表示,未来将持续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抗战精神为指引,在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中再闯新路,建设更多老百姓想要的“好房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

  中建科工组织员工集体观看阅兵仪式。全国劳模、中建科工旗下中建钢构工匠学院首席讲师李朋朋观看阅兵后表示,看到国产装备的精密制造工艺,深感工匠精神的价值。那些流畅的机械线条、严丝合缝的部件,也正是钢构人追求的极致。“作为一线工匠,我更要以‘毫厘必争’的匠心打磨每一道焊缝、每一颗螺丝,用双手托起中国建造的精度与荣耀。”

  退役老兵

  铿锵步伐与建设工地机器轰鸣

  同样是强国征程的壮美和声  

  “昔日从军戍边,今在中建钢构以钢铁为志,筑广厦万千。”熊伟曾是一名老兵,如今在中建钢构广东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一职。观看完阅兵后,熊伟心潮澎湃感慨道,阅兵场上的铿锵步伐与建设工地的机器轰鸣,同样是强国征程的壮美和声。“作为一名生产副总,我深感肩上之责:要以军人作风严抓安全生产,以工匠精神确保工程质量,将每一条焊缝、每一颗螺栓都打造成经得起考验的‘钢铁长城’。要立足岗位,就是要带领团队以毫米级的精度,建造更多标志性工程,以实际行动为祖国繁荣添砖加瓦,为大湾区建设立新功!”

  陈伟红,一位有着三十多年部队服役经历的老兵,在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观看阅兵仪式后难掩激动之情。她表示,看到受阅部队整齐划一的步伐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当年我们服役时,条件相对艰苦,但大家都怀着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苦练本领。”陈伟红说,“如今看到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新型武器装备层出不穷,这让我为我们的军队感到无比自豪。”陈伟红认为,这次阅兵不仅仅是一场军事展示,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传承,让人们重温了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铭记和平的来之不易。

  另一位退役老兵黄国成在谈到观看阅兵仪式时,同样感慨良多。“看到受阅官兵们铿锵有力的步伐、威武雄壮的方阵,感受到祖国的强大。”此外,黄国成认为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这是一次非常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他认为,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在和平年代,可能对那段艰苦的抗战历史了解得不够深刻。通过观看阅兵,他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和军队的威武,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激发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

  烈士遗属

  父亲虽已离世

  融入血脉革命情怀从未消退  

  在万象影城深圳湾万象城旗舰店,来自南山区卫生健康局、南山区退役军人局、南山街道、蛇口街道、招商街道、粤海街道、腾讯集团等社会各界的272名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大银幕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蛇口街道退役军人红星志愿服务队队员李燕丽在接受采访时,情绪激动,眼含泪光。她表示,如今军队的现代化装备与过去相比已是天壤之别。她说:“看到我们现在的军队、现代化的设备和高科技,真的是非常激动,非常震撼。”她补充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前辈、战友用生命换来的,我们都应该好好珍惜。

  来自南山区卫生健康局的刘小璇也分享了他的感受。他谈到,通过观看阅兵,深刻感受到了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他说:“我们展示的国防力量,展现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特别震撼,特别特别震撼,特别骄傲和自豪!”南山区粤海街道蔚蓝海岸社区老年协会会长、烈士遗属贾扬利说,影院超大的屏幕、超高清的画质,再加上立体声的回响,让她感觉“亲临其境”。她表示,父亲曾参加过大小战斗100多次,虽然已经离世,但那份融入血脉的革命情怀从未消退。“看了今天的阅兵后,整齐划一的受阅部队,先进精良的武器装备,感到祖国强大,感到非常骄傲!我觉得我们每个人,无论在哪里,无论什么年纪,都要为祖国的强大贡献力量。”

  退伍大学生

  燃起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与对未来的无限信心  

  “徒步方队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那严整的军容、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让我内心激昂澎湃。”在深圳大学粤海校区师生集中观看直播的主会场,该校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师范)专业2024级本科生许热同学身着笔挺军装,分享自己的观看感受。他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

  许热小时候家就住部队附近,那时他经常能在家门口看到一辆辆军车驶过,心中燃起对军旅生涯的向往,也渐渐地在心里埋藏了“军人梦”。那时瘦瘦小小的他,为了实现从军愿望,不断增强体育锻炼,直到高中成为了一名体育生。“高三毕业之后我已满18周岁,终于可以完成自己的‘军人梦’,在进入深圳大学之前,我就如愿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阅兵的民兵方队中,就有一位来自深圳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地阿拉·阿买江,她也是一名退伍军人。“我了解到,我们学校有一名学姐参加了此次大阅兵,我为有这样一位学姐感到无比自豪。观看直播的过程中,内心为她感到十分光荣,她是我们的榜样!”同为深圳大学学子,许热对校友能够参与到阅兵中,感到十分激动。

  许热说:“装备方队的展示更是让我热血沸腾。各种高精尖的武器装备依次在天安门广场前受阅,不少新型装备首次公开亮相,这些国之重器充分展示了我军制胜现代战争的强大实力,让我感到了深深的震撼,燃起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对未来的无限信心。”

  “观看这场盛大的阅兵,让我想起了曾经一起挥洒汗水、一起训练、并肩作战的战友。”同样是退伍大学生,深圳大学经济学院会计学专业本科生李秋杏同学在观看直播时感慨万千,忍不住回想起那段峥嵘岁月。“我们一起参加野外拉练负重行军,曾在零下三十摄氏度的雪原深夜巡逻站岗,也曾一起参与荒漠实战化训练演习,脑海的画面挥之不去,犹如是在昨天。”

  李秋杏曾服役于新疆军区某团,服役期间曾参加军区荒漠演习,协同担任情报侦察任务,高效完成作战任务。她还参加过戍边轮换任务,赴西藏驻地。下连队后,她以优秀的体能成绩,作为唯一女兵登上单位龙虎榜。“无论何时,无论何地,若有战,召必回,我们永远是个兵!”

  小学学生

  我暗暗下定决心

  一定要努力学习为祖国贡献力量 

  梅山小学四年级同学翟楚熠表达了自己的观看感受:“今天在学校里,老师带领我们一起观看大阅兵,心情无比激动。”

  阅兵式上,一个个整齐的方阵,解放军叔叔们坚定的步伐,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都让翟楚熠感到震撼。“我不禁感叹,祖国变得越来越强大了!”观看阅兵不仅在学生心中种下了爱国种子,更激发了他们的报国之志,“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将来像阅兵里的叔叔阿姨一样,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飞行方队呼啸而过,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道绚丽的彩烟,彩烟绚丽,余味悠长。它们如同一群钢铁雄鹰,在蓝天上翱翔,展示着我国空军的强大实力。这些战机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福南小学六年级学生林铱辰对这个镜头印象深刻。

  在新莲小学,大队辅导员周倩慧一整天都心情激动。“早晨六点半,窗帘缝里刚透进点鱼肚白,我就摸黑抓过枕边的手机……后来到了学校,打开直播,屏幕亮起的瞬间,天安门广场的轮廓正被晨雾弥漫着。国歌前奏刚起,我和一年级的孩子们身子站得直直的。”

  初中学生

  当下最大奉献便是不辜负此恩

  学习强国便是不辜负这太平盛世  

  “我们年轻一代一定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初一学生齐旭尧在观看阅兵仪式后感慨。

  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胡敬贤的感慨是——当下最大的奉献便是不辜负此恩,不辜负万千人的呵护,我们作为学生,学习强国便是不辜负这个太平盛世。

  从教师到学生,一场阅兵连起了几代人的爱国情怀。在这堂特殊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上,深圳师生共同经历了精神的洗礼和情感的升华。

  在深圳市龙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观澜校区,九年级3班语文教师李艳对南都记者表示,“直播屏幕里,天安门广场前的方队走得比我班上课间操队列整齐多了,装备帅得让班里男生差点喊出‘想报名’!”李艳老师观察到,每一支方队出场,每一组大国重器亮相,都能听取“哇”声一片。

  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教师徐路泳观看阅兵时感慨道:“经历过技不如人的压抑,才能体会今日扬眉吐气的畅快。”这种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让阅兵观看体验超越了简单的视觉震撼,成为了深刻的历史教育课。

  大学教师

  我更深刻明白科技从不是冰冷参数

  将把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融入教学  

  “观看了阅兵直播,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深圳大学粤海校区国际会议厅,该校师生集中观看直播的主会场,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彭小刚激动地分享观看的心情。“当阅兵式上整齐的方阵踏过长安街,当抗战老兵的敬礼映亮屏幕,当无人作战方阵带着熟悉的视觉算法经过天安门,我的内心满是震撼与感慨——这份情绪里,既有对历史的敬畏,更有身为科技工作者的共鸣。”

  “二十年前,带着‘科技报国’的信念,在美获得博士学位后归国投身教育;今天,见证阅兵式上彰显的大国实力,更深刻体会到‘强国有我’的使命重量。”彭小刚说道,“80年前,先辈们以血肉之躯回答‘落后就要挨打’,用生命筑起民族脊梁;今天,我们看着空中梯队以零误差通过基准线,看着承载着自主技术的装备列阵前行,何尝不是在用算法与芯片回答‘自强才能复兴’呢?”

  彭小刚认为,我国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研发的协同决策模型、反复优化的智能算法,如今已成为守护和平的“铠甲”。“此刻我才更深刻明白,科技从不是冰冷的参数,而是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是我们科技工作者对先辈最好的告慰。”

  “这让我联想到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早年我们曾面临核心技术‘卡脖子’的困境,如今通过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协同攻关,在智能算法、算力支撑等方面取得突破,这正是新时代‘自立自强’精神的体现。”他表示,作为教育工作者,他将把阅兵传递的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融入教学,引导学生以先辈为榜样,在科技领域勇攀高峰,用智慧与担当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AI力量”。

  边检民警

  白发老兵颤抖右手触向年轻军人帽檐

  让我最感动 也正在我身边发生  

  “让我最感动的画面,是白发老兵颤抖的右手触向年轻军人帽檐的瞬间。这个穿越时空的军礼,此刻正在我身边发生:数据研判室迎来00后新生力量,他们指尖翻飞解析区块链追踪模型,而我这个‘老口岸’的查缉经验,正化作AI训练库里的核心参数。”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皇岗边检站执勤二十五队三级高级警长林聪表示,传帮带不仅是技艺传承,更是将“镇守国门”的信念铸入新锐科技的血脉。新锐武器的首次亮相彰显大国底气,正如皇岗边检站“三新建设”推出的陆地口岸客流预警系统、数字孪生应用平台的迭代,“我们以科技利剑斩断跨境犯罪链条,让通关效率与安全防线同步跃升。”

  全国模范公安单位——皇岗边检站执勤十三队队长刘德鹏在观看完阅兵仪式后表示,这场纪念活动,是今日之中国与昔日之中国跨越历史长河的呼应,是一场激浊扬清的历史捍卫。作为移民管理警察要铭记历史,坚定筑牢国家安全屏障,要自信包容,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国门一线向世界展示中国安全、开放、自信的大国形象。

  皇岗边检站执勤三队政治教导员姜林涛观看了阅兵仪式后心潮澎湃,无比自豪。姜林涛表示,受阅官兵步伐铿锵,眼神坚毅,现代化装备气势如虹,集中展现了国家强大的国防力量和昂扬的精神风貌。这是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是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先辈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呕心沥血,接续奋斗的成果展示。作为驻守深港一线的移民管理警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坚守国门防线,坚定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口岸边境稳定,全力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外籍居民

  中国有这么强大的军事力量

  用实际行动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太厉害了  

  当天在蛇口境外人员管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来自俄罗斯、瑞典、意大利等国家的外籍居民一大早就来到中心等候。直播开始后,原本轻松交流的氛围即刻变得庄重——大家纷纷将目光聚焦屏幕,目光紧随画面流转,手中的手机不时举起,记录下徒步方队铿锵迈步、装备方阵威武驶过的精彩瞬间,分享给在国外的亲朋好友们。当《歌唱祖国》的旋律响起时,虽然语言不通,但大家不约而同地一起哼唱。

  来自俄罗斯的Alisa夫妇是最早来到中心等待的外籍居民。看完直播后她对工作人员的邀请表示感谢,她说跟大家在一起观看阅兵式感觉非常好,中国的军事力量非常强大,大家都不会忘记这一伟大胜利,在新的敌人和挑战面前大家一定会互相支持。

  维妮酒业(深圳)有限公司的CEO Alessandro Mugnano前往中心办事时顺势加入了观看团,他说:“中国有这么强大的军事力量,但从未主动卷入过任何战争,用实际行动努力维护着世界和平,太厉害了!”

  Ceilia来自瑞典,她2008年和先生因为工作关系来了中国,2009年她在北京第一次看到阅兵,然而今天的阅兵让她才意识到,“中国过去这些年在经济上、科技上取得了多么大的进步”。

  采写:南都记者 伍曼娜 周正阳 张艳丽 蔡宇晴 黄璐 陈紫嫣

  摄影:南都记者 冷锋 霍健斌 刘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