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以党建为魂、AI为翼 书写教育优质均衡与数字化转型新篇章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周正阳 09-30 01:00

  福田坚持教研先行,全学科落地,编制全学科《AI可以这样用》手册。

  近年来,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充分发挥教科研引领与创新驱动作用,立足区域教育发展基础,数智赋能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帮扶教研”与“全域教育共同体”双轮驱动模式。通过推动教科研机制创新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福田区在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构建智慧教育生态方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福田模式”,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的区域实践样本。

  党建引领聚合力 精准帮扶促均衡

  “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帮扶,是福田区推动教育资源下沉、助力薄弱地区教育提质的核心举措。自2023年起,福田区创新开展“党建引领帮扶教研”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教师先后赴肇庆广宁县、河源和平县开展两轮专项帮扶,实现党建工作与教研业务深度融合。

  在帮扶模式上,福田区采用“订单式”精准对接,构建了“线上+线下”协同的教育帮扶模式:线下,依据帮扶地区基础教育全学段、全学科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优质课例送教与专题讲座,将先进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直接输送到课堂一线。线上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福田频道”,上线共享包括跨学科学习、游戏化数学、AI全域应用、技术与工程教育等多学科、多类型具有福田特色的优质教育资源,全方位助力帮扶地区教科研能力提升。  

  全域布局AI教育 构建创新生态体系

  如果说教育帮扶是福田区的“责任担当”,那么全域推进教育人工智能应用,则是其引领教育未来发展的“战略布局”。福田区印发《全域推进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的二十五条举措》,从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开展应用实践、提升师生素养、塑造应用生态、打造示范标杆、构建伦理规范六大维度系统规划,将人工智能全面融入“教、学、评、研、育、治”全过程,该举措被教育部转发,成为全国教育AI应用的“行动样板”。

  为激发教育AI创新活力,福田区将“十百千”工程(打造10所项目校、100个场景、1000个案例)列为区委区政府“底线必保”项目。在实践中,福田区通过“示范校引领、场景创新、案例共享”三大路径激活学校潜力:重点打造21所项目校,构建以AI赋能办学特色的示范模板。围绕课程教学、发展评价等领域发布场景目录,推动AI赋能跨学科学习、大规模个性化学习、创新人才培养;常态化征集1000个可复制案例,探索“人机共育”模式,让人工智能应用的优秀经验在区域内快速流动。

  福田坚持教研先行,全学科落地,编制全学科《AI可以这样用》手册,举办AI赋能课程教学改革学术周和“超AI学科日”工作坊,开发“跨学科学习”“游戏化数学”等特色工具,让技术自然融入课堂。

  福田推出“i福娃”教育智能应用门户,集成经评估准入的110余种人工智能大模型、工具,开发跨学科学习、游戏化数学等智能体,为老师、学生、家长提供可信赖的一站式“智能超市”;破解“智能孤岛”,加强智能体之间的协作,让人工智能应用的经验和成果得以沉淀。

  制定《福田区中小学教育人工智能应用规范(试行)》,建立“准入审核-场景分级-伦理安全-动态监管”覆盖教育AI全生命周期的保障体系,确保AI应用有温度、守底线。

  从党建引领的精准帮扶,到全域布局的AI教育创新,福田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深刻内涵。未来,随着各项举措的持续深化,福田教育必将在优质均衡与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为全国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文:周正阳 制版:李思萌 邹虹香 刘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