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舟”封顶 计划明年竣工
市文化馆新馆位于龙华中轴数字产业核心区,总建筑面积约8.33万㎡

深圳市文化馆新馆设计效果图。

深圳市文化馆新馆项目现已封顶。
龙华重点片区民生建设项目再传新进展!深圳市文化馆新馆项目现已封顶,正在开展外幕墙、室内精装修工程施工,计划于2026年6月正式竣工。截至2024年,深圳已建成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各类文化设施1800余家,新的文化地标也正在不断崛起。
整合多项文化艺术功能
作为深圳文化新地标,深圳市文化馆新馆位于龙华中轴数字产业核心区,是深圳市重大文化设施之一。项目用地面积约3.1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8.33万平方米,地上7层,地下2层,总高度约40米。
据介绍,建筑以“文化之舟·云上艺村”为核心理念,整合了演艺、培训、展览、图书阅览等多项文化艺术功能,融合现代建筑设计手法,力图打造集文化传承、市民共创和可持续发展于一体的新一代的文化艺术中心。
设置了四大演艺空间
深圳市文化馆新馆打造兼容并包的开放空间。场地被赋予千姿百态的多元属性,市民可以在这里参与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亦可从容漫步、谈天放松,在人文浸润中享受生活乐趣。在设计过程中,景观设计一直践行与建筑风貌的融合。景观方案从广东传统的海洋文化,以及建筑意象“文化之舟”的形态中获得灵感,将深圳处于发展之中的璀璨文化长卷化成流动的海浪,缓缓承载这艘“文化之舟”,航行在时间的海洋当中。
景观以海浪般的流动曲线为主要设计语言,贯穿多个主要的空间节点,如场馆主入口、文化演艺广场及下沉庭院等,凸显人群在不同的空间流动与穿梭的景象。室外规划了多个用途各异的露天广场、公共舞台及观演台阶,满足市民各类室外活动需求。其中,观演台阶采用多层级曲线造型,在有限的空间里延展了观演的体验维度。
同时,在曲线造型的观演台阶之上,还设计了以船帆为形象的张拉膜廊架,展现乘风破浪的动感场景,让室外活动充满了探索乐趣。结合灯光设计,外部场地在未来可提供多种场景氛围,便于开展表演、聚会等多种文化活动,为市民提供新的社交和娱乐空间。
踏着“海浪”进入场馆内部,空间与氛围再次发生了变化。一个个错落有致的方盒子空间呈现在公众面前,带来层次多变、井然有序的视觉体验。景观设计为内部的公共空间规划了适当的“留白”,并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多种功能及场景用途。
该馆设置了四大演艺空间、四项主题展览空间、多类型培训、艺术图书阅览区等功能区。其中,四大演艺空间包括综合剧场、先锋剧场、多功能厅、黑匣子剧场,为该项目的核心功能区。
“鹭湖四馆”正加紧建设
值得关注的是,除市文化馆新馆外,被誉为“鹭湖四馆”的龙华区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和科技馆项目也正在加紧建设中。“鹭湖四馆”位于鹭湖科技文化片区核心区,所有场馆合计用地面积6042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1869平方米,是目前龙华区规划最大的文化设施建筑群。其中,自北向南依次由大剧院、群艺馆、图书馆组成的复合建筑龙华“三馆”。
大剧院项目包括1340座的大剧场、540座的黑匣子中剧场等;群艺馆项目包括353座的小剧场、233座的国际会议厅、展厅等;图书馆项目包括240座报告厅、阅览室,可藏书约115万册,拥有智能图书分拣系统和立体智能书库,设置了体验式服务区。
龙华区科技馆项目包括展览教育用房、公众服务用房、业务研究用房等,具备科普展览教育、科技研发平台、双创空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平台四大功能。“鹭湖四馆”建成后将为市民提供一站式的文化休闲、科普教育、科技展览服务,满足各种类型的展览、培训、观影、科普教育等需求,不仅能够有效解决龙华区文化艺术设施不足的现实困难,极大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还能够完善城市配套功能,促进片区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效提升龙华区城市品质。
观察
从“一馆难求”到“场馆林立”
折射龙华区域竞争力深层跃升
曾经,公共文体空间的稀缺让高品质生活需求难以充分满足;如今,漫步龙华街头,现代化图书馆、多功能文化馆、标准化运动场馆星罗棋布,居民出门步行十分钟,便能在“家门口”享受便捷的文化熏陶与运动乐趣——这一鲜明转变,正是龙华区文体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的生动注脚。
截至2025年6月,龙华区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已突破46.9万平方米,从承载书籍借阅、艺术展览的文化场馆,到兼具培训、展演功能的综合性文化空间,设施类型不断丰富、服务能级持续提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更达584万平方米,既满足专业运动需求,也适配日常健身场景。一组组亮眼数据背后,是“10分钟文体生活圈”从蓝图到实景的落地生根,更是龙华区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持续完善城市功能的坚定实践。
文体设施的“量质齐升”,绝非单纯的硬件堆砌,更折射出龙华区区域竞争力的深层跃升。一方面,完善的文体配套让城市更有“温度”,不仅丰富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生活幸福感,也增强了人才吸引力与归属感;另一方面,文体空间作为城市文化名片与活力载体,正推动文化体育产业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从“一馆难求”的供需缺口,到“场馆林立”的全域覆盖,龙华区以文体设施建设为支点,既托起了居民的“幸福日常”,也为城市竞争力提升写下了有力注脚。
采写:南都记者 张小玲 受访者供图
- 下一篇:十五运福田赛区将发超千万元消费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