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女白领长途飞行腿肿痛生命垂危

经诊断患静脉血栓栓塞症,术后转危为安,专家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韩成良 10-15 00:40

制图:陈欣(豆包AI)

  有人通宵打游戏后腿麻脚肿,有人乘长途飞机下机后突然晕倒,有人摔伤卧床竟引发生命危险——这些都可能源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在第十二个“世界血栓日”(10月13日)之际,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举办多学科联合义诊。专家指出,连续不动超过4小时会显著增加VTE风险,建议电脑族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通过踮脚、抬腿等动作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电子血栓”。

  本次活动集结了北大深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外科、微创介入科、手足与血管外科、药学部及护理部等多学科团队专家,通过现场咨询、免费风险评估、科普手册发放等形式,为市民提供血栓防治的专业指导。

  连续几天乘长途航班出差

  女白领左腿肿胀疼痛生命垂危  

  38岁的李女士(化名)是一名长期伏案工作的企业白领。今年8月,她因连续乘坐长途航班出差后,左腿突发肿胀、疼痛,活动后症状加剧。起初她以为是劳累所致,直至呼吸困难,才被同事紧急送到北大深圳医院就医。

  到医院急诊科时,她已经生命垂危、呼吸急促、神志不清,有经验的急诊科医生立即给她做了肺血管造影,被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肺栓塞”。随后,经北大深圳医院VTE多学科团队及时救治,通过抗凝治疗和微创介入手术,李女士最终转危为安。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宋卫东介绍,李女士患的就是典型的VTE急症,最常表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因为静脉回流慢了,导致肢体肿胀、皮肤颜色加深。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出现明显胀痛、腿脚无力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可导致肺栓塞、休克或猝死。  

  “电子血栓”年轻化

  久坐成主要诱因  

  值得关注的是,过去VTE多见于老年人,但近年来医院收治了不少静脉血栓的年轻人,在电脑前久坐不动已成为引发血栓的一大诱因,医学界将这种现象称为“电子血栓”。

  据介绍,坐在电脑前超过90分钟,膝部的血液流动会减少50%,大大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可能性。IT行业工作者、经常上网玩游戏的人群等都是“电子血栓”的高发人群,这种疾病已成为潜伏在年轻人身边的“隐形杀手”。

  在北大深圳医院的联合义诊现场,专家团队通过现场咨询、免费风险评估、科普手册发放等形式,帮助公众科学应对VTE。现场专家中出,脑卒中、心肌梗死、VTE是全球前三位的致死性心血管疾病。然而,它们却有着共同的诱因,那就是血栓。血栓,通俗地说就是“血块”,它像塞子一样堵塞了身体各部位血管的通道,导致相关脏器没有血液供应,容易造成突然死亡。比如,血栓在脑部血管产生会导致脑梗死,血栓在冠状动脉产生会导致心肌梗死,血栓堵塞到肺部就是肺栓塞……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由于血液在静脉内异常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从而引发的一系列病症,多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PE)。由于其发病隐匿、无临床症状,容易漏诊、误诊,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数据显示,肺栓塞在猝死中的占比高达10%-59%,但误诊率却高达70%。“VTE致死率、致残率居高不下,多数患者因为不了解血栓疾病危害,常常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宋卫东介绍,VTE高危人群还包括长期卧床、外科手术、肿瘤及孕产妇患者。60%的VTE发生在住院期间或出院后30天内,院内防治至关重要。  

  研发智能防治系统

  累计完成40余万例患者评估  

  据介绍,国家卫健委自2021年起连续五年将“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率”列为国家医疗质量安全十大改进目标之一。自2021年3月以来,北大深圳医院就组建了多学科的“VTE防治快速反应团队”,涵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内科、心血管外科、微创介入科、手足与血管外科、血液内科、胸外科、急诊科、ICU等10余个科室,并自主研发了VTE智能防治系统平台,构建起完善的VTE智能防治体系,使院内VTE发生率不断降低,获评成为“全国血栓防治中心优秀单位”。

  该智能防治系统平台围绕预防、诊断、治疗及管理四个方面开展,利用信息化优化入院评估流程,供一线临床医护人员和医务管理者使用,练就识别VTE的“火眼金睛”,狙击静脉血栓,有效提升VTE防治水平,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通过多学科协作和智能防治系统平台,北大深圳医院实现了对VTE预防、诊断、治疗、管理的闭环管理,进入系统化、智能化、全周期管理的新阶段。截至目前,该院VTE团队累计完成40余万例患者评估,患者VTE风险评估率、出血风险评估率均接近100%,物理和药物预防率提升至36%左右,致死性肺栓塞发生率下降至0.010%。

  ●知多点

  VTE可防可控 高危人群需警惕

  长期久坐、术后卧床、长途旅行等高危人群,需警惕VTE的突袭。不过,VTE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的。世界卫生组织提醒,连续不活动超过4小时会显著增加患静脉血栓的风险。宋卫东指出,运动是预防和控制静脉血栓的有效手段,可以从以下6个方面入手:

  避免久坐不动:每小时要起身动一动

  久坐不动是血栓的“帮凶”。因此,建议每使用电脑1小时就起身活动一会儿,避免久坐不动的习惯。

  走路:简单有效的防栓运动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之一,既简单易行,又能强身健体。无论性别和年龄,走路都能带来健康收益,尤其是预防血栓。走路有助于保持有氧代谢,增强心肺功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积,进而预防血栓的形成。

  健康饮食:预防血栓的基础

  保持健康饮食是预防各种疾病的基础。为预防血栓,建议多食用如黑木耳、生姜、大蒜、洋葱、绿茶等食物,少吃油腻、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摄入。

  控制血压:预防血栓的措施

  高血压患者是血栓的高危人群。越早控制血压,越能有效保护血管,预防心脏、脑部和肾脏等重要器官的损伤。

  戒烟:减少血栓风险的关键

  长期吸烟会严重损害血管健康,一支小小的香烟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破坏全身血液循环,导致血管内壁受损,进而诱发血栓。因此,戒烟对于血栓预防至关重要。

  缓解压力:减轻血管负担

  加班、熬夜和压力会导致动脉急性堵塞,甚至引发动脉闭塞,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适当的放松和压力管理有助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采写:南都记者 韩成良 通讯员 北大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