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24交通堵点治理已全面启动
改造措施包括信号灯配时、调整车道、路口渠化、局部加宽等,将于今年9月底完工

昨日下午,东莞大道上大排长龙的车流。东莞大道与环城西路立交处,是第四批拥堵节点改造工程之一。 南都记者 刘媚 摄
东莞交通拥堵节点专项治理工作正在持续进行中。继前三批交通拥堵节点改造完工后,东莞交通联席办近日又公布了第四批的24个交通拥堵节点治理方案。其中,15个堵点在中心城区、9个堵点在环城路,目前已全面启动。
据了解,第四批改造工程将于今年9月底完工。同时,松山湖大道中医院路段近期改善方案中的八一路-下元路路口及古一村、同沙东路也一并实施,并已优先在6月20日动工。
第四批15个堵点在中心城区
从2018年起,东莞持续开展交通拥堵节点专项治理。第一、二、三批共68个交通拥堵节点已分别于2018年9月底、2019年1月底和2019年9月底完工。
南都记者从东莞交通部门获悉,与前三批交通拥堵节点改造项目一样,第四、五批47个交通拥堵节点同样是“短平快”的微改造项目,改造措施包括信号灯配时、调整车道、路口渠化、局部加宽等。其中,第四批24交通堵点治理已经全面启动,有15个堵点在中心城区,9个堵点在环城路。
位于环城东路-莞樟路交叉口的拥堵点,是第四批改造的节点之一。其现状和问题,主要是莞深高速出口、莞樟路主线及莞樟路辅道三股车流的汇集和分流,开口组织较混乱,经常造成交通堵塞。
按照治理方案,施工方将在桥下新增主线进入辅路开口、完善指引设施,并将辅道拓宽为双车道,随后进行开口改造,新增绿化隔离带、渠化组织等。
昨日上午,南都记者实地走访发现,环城东路-莞樟路交叉口已经围蔽施工,从东城开往万江方向的车辆行驶至该路段时,辅道已经作了封路指引,引导车辆行驶上环城路的主道。
车主希望改造工程早日完工
从该路段右转,进入莞樟路,行驶约1公里后就到了另一个需要改造的节点:莞樟路—石井路路口。其现状问题主要是,车辆进出交织严重,通行能力小,造成车辆拥堵。
对于这一现状,车主涂先生是深有体会。家住寮步、工作在东城的他,几乎每天都要开车往返该路口,“上下班的高峰期,从寮步进东城,没有半个小时过不了这个路口,”涂先生说,每天早上7点半到8点15分,下午6点到7点,途经该处都要等很长一段。他观察后发现,主要原因还是此地车流集中,加上经常有从右边辅道开出的车辆要转向最左边的左转车道,加剧了塞车,“如果碰上车辆刮碰停在路上,等待的时间就更长。我们很希望,这个路口的改造能早日完工。”
针对该路口的问题,交通部门公布了三项治理措施。一是,南进口第二条车道改直左;二是,进口第二车道左侧调整为虚实线,增加电子监控,严禁主道车辆变道左转;三是,新增辅道进主道开口,路口左转公交线路通过该开口提前进入主道。
链接
24个拥堵节点整治措施
环城西路—万道路立交
现状:车辆进出交织严重,通行能力小,造成车辆拥堵。
措施:
1.拓宽环城西路辅路。
2.苜蓿叶匝道之间增加集散车道。
翰林学校段区域
现状:翰林学校出口处到接送高峰期,接送车辆停放导致拥堵溢出至主道;进口处为单车道,通行能力较低。
措施:
1.建议完善翰林学校周边道路的标志标线。
2.进口处铲除部分主辅分隔带,辅道内拓宽1道。
港口大道—简沙洲路
现状:北往南方向掉头车流量大,高峰时期排队较长。
措施:局部移除中央隔离,增加小汽车专用掉头口。
环城西路-东莞大道立交
现状:东莞大道立交两苜蓿叶间交织段通行能力小,汇集三个方向车流,造成车辆拥堵。
措施:拓宽东莞大道—环城路立交的集散车道,提高车辆通行能力。
环城东路—圃园西路交叉口
现状:南北向掉头、左转、直行车共用同一车道,通行效率低;园圃西路两侧进口错位,直行的车行流线不顺畅。
措施:
1.结合用地条件,南进口拓宽1右转车道。
2.南北进口设置2处小汽车掉头车道,北进口第二条车道调整为直左混合车道。
3.东进口设置借道左转,完善路口监控。
环城北路—石碣互通
现状:该辅道为双车道,高峰时通行能力不足,拥堵现象严重。
措施:新增石碣互通匝道转入环城路辅路出口。
环城东路—温塘路交叉口
现状:南北向掉头、左转,交通量较大。南北向掉头车道与左转、直行车共用同一车道,通行效率低。
措施:
1.增设小汽车专用掉头车道。
2.北进口调整为1左1直左1直右。
3.优化南进口车道为2左1直1右。
环城东路年丰山庄东侧辅道路段
现状:车流量较多,入口长度较短,大型车辆驶入主路时易直接驶入第二车道,存在安全隐患。
措施:
1.移除部分边绿化带,增大入口驶入主线空间。
2.入口南侧环城东路主线最右车道,设置纵向减速标线,主线最右车道划设实线。
环城东路-莞樟路交叉口
现状:莞深高速出口,莞樟路主线及莞樟路辅道三股车流的汇集和分流,开口组织较混乱,经常造成交通堵塞。
措施:
1.桥下新增主线进入辅路开口,完善指引设施。
2.拓宽辅道为双车道。
3.改造开口,新增绿化隔离带,渠化组织。
港口大道—家具大道
现状:港口大道左转家具大道交通量大。
措施:
1.南进口拓宽1左转车道。
2.优化车道,北进口1左3直1右调整为1左1直左2直1右。
罗沙路罗沙市场路段
现状:行人过街需求大。
措施:增设智慧人行过街斑马线。
旗峰路—罗沙路
现状:该路口北出口、东出口左转的车辆较多。
措施:高峰期设置借道左转。
体育路—石竹路
现状:元岭路往会议大厦方向左转体育路高峰期车辆较多。
措施:高峰期设置借道左转。
石竹路—元美东路
现状:早上石竹路往体育路方向左转市府水池边车辆较多,晚上石竹路往会议大厦方向左转向会展酒店方向车辆较多。
措施:石竹路双方向优化车道,改为四进三出。
东莞大道—旗峰路
现状:此路段增加了人行二次过街设施,但缺少对应的人行过街信号灯。
措施:增加人行过街信号灯。
元美路—元美中路
现状:元美路往四环路方向左转元美中路高峰期车辆较多。
措施:高峰期设置借道左转。
石竹路—元美中路
现状:该路口车流量大,通行能力不足。
措施:
1.双方向压缩车道,元美中路2进2出改为3进2出,石竹路3进3出改为4进4出。
2.东进口1左1直1右调整为1左1直左1右。
宏图路—广彩路
现状:该十字路口左转及掉头的车辆较多。
措施:
1.广彩路西往东方向设置借道左转。
2.宏图路南往北方向开设提前掉头口,设置掉头信号灯。
宏图路—隆溪路
现状:该十字路口在宏图路往车站方向左转及掉头车辆较多。
措施:宏图路北往南方向,开设提前掉头口,安装掉头信号灯,确保对向来车安全。
伟业路—景顺路
现状:车流量大、存在安全隐患。
措施:加装红绿灯。
莞樟路—石井路路口
现状:车辆进出交织严重,通行能力小,造成车辆拥堵。
措施:
1.南进口第二条车道改直左。
2.进口第二车道左侧调整为虚实线,增加电子监控,严禁主道车辆变道左转。
3.新增辅道进主道开口,路口左转公交线路通过该开口提前进入主道。
东升路—鼎峰路路口
现状:车辆进出交织严重,通行能力小,造成车辆拥堵。
措施:南进口第二条车道改直左。
东部快速入口
现状:货车爬坡速度过慢,车辆随意变道严重。
措施
1.进入匝道处画实线。
2.建议加装随意变道抓拍电子警察。
3.建议在珠三角环线高速桥前加装变道指引电子屏。
可园南路博厦桥东进口
现状:1.博厦高架桥东进口处,由两车道变成一车道,高峰时段车流量大,易发生事故和交通拥堵。2.由于没有电子抓拍设施,最右侧车道部分车辆跨实线进入桥梁,行车秩序混乱加剧节点拥堵。
措施:
1.桥头进口处及南侧设置“交替通行”提示标牌,地面设置“交替通行顺序”标志及文字提醒标志。
2.桥头进口处设置电子警察抓拍设备。
采写:南都记者 莫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