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拓空间强产业,靓村庄谋福利

洪梅镇:“最美幸福小镇”建设按下快进键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刘媚 刘庚怀 04-27 00:00

从空中俯瞰洪梅镇,水路、公路、城轨纵横交织四通八达。

  专题

拓空间产业转型、找特色建连片稻田、重民生福利升级……进入“十四五”以来,洪梅镇建设“最美幸福小镇”的步伐已经加快,城市品质正在不断升级!日前,笔者来到东莞市洪梅镇,提前领略了该镇一河两岸水清岸绿村居美的优美环境,聆听各村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畅聊未来5年规划蓝图。

  治水有方

家门口可以钓鱼钓虾

“在家门口不仅可以看风景,还可以钓鱼钓虾,村民们的幸福感比以前明显增强了。”洪梅镇新庄村党工委书记朱元锋说。

洪梅地处水乡,境内河涌纵横交错。近年来,洪梅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加强水污染治理力度,投入约6.92亿元用于全面推进截污管网建设以及入河排污口整治、雨污分流整治,建成了三个批次共50.99公里截污次支管网,完成了158个入河排污口整治,令河涌水质得到很大改善,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未来五年,洪梅镇将紧紧依靠自然禀赋做好生态文章,进一步深化水环境治理,强化岸线管控,确保镇内河涌稳定消除黑臭,推动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特色发展

洪屋涡村将打造成水乡特色示范村庄

“我们村有六千多亩农保地,今后打算将五千亩连片稻田打造成网红景点,整个一河两岸都会更加漂亮。”洪梅镇洪屋涡村党工委书记莫达全说。

据了解,洪梅镇正努力冲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乡镇,而洪屋涡村连片稻田项目被纳入全域综合整治试点意向项目。包括本洲、蓢洲、钱公洲所在的5000亩连片农用地将进行改造,结合岭南水乡和四季生态稻田特色实现全面复垦,打造成为集民俗体验、乡村游乐、研学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城乡网红农业园区。

目前,洪梅镇正全面推进水乡特色示范村建设,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工程,通过整治基础工程、修缮便民设施、建设小品景观等方式,打造乡村振兴试验田。并充分挖掘弘扬洪梅镇在东莞党史上的“五个第一”红色文化,围绕红色文化及岭南水乡文化,重点支持洪屋涡村建设具有红色元素的水乡特色示范村,打造红色水乡旅游产业,带动全域环境提升整治。

  产业升级

河西片区打造“工改工”标杆示范区

除了提升城乡品质追求更高颜值之外,成功跻身“百亿俱乐部”的洪梅,站在新起点如何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据洪梅镇经济发展局负责人介绍,洪梅将加快推进深度融入水乡功能区建设和参与水乡功能区高质量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

在全力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方面,洪梅将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精准引育一批重大优质项目落户,开启现代化产业新引擎。

此外,洪梅将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坚决淘汰高污染、高排放的落后产能,加强散乱污企业和工业集聚区污染整治,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和环境容量。占地近3500亩的河西连片“工改工”示范片区项目,将作为全市的重大试点,改造完成后将释放200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承接先进制造业。按计划,三年后这里将被打造成产城融合示范平台、产业高质量发展平台、人才集聚平台。

  民生礼包

打造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样板

据介绍,今年水乡管委会初步提出了围绕“一城一区、城区互动、洪梅先行”的工作思路,这意味着未来五年,洪梅将作为水乡新城建设的主战场和改革创新的试验田,结合打造最美幸福小镇,为整个水乡功能区高质量统筹发展开辟新路。

在民生服务体系优化上,洪梅镇将加大对教育、医疗、停车场等重点民生工程的财政扶持,支持启动一批高品质民生重点项目。其中将谋划洪梅中学的集团化建设,提升全镇教育质量和水平;将加快洪梅医院护理院、柏康园医养结合项目建设,探索“以养促医、以医助养”的新模式,打造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样板。

在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方面,洪梅镇推动市民中心全面运行,强化各部门协同配合,发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作用,打造成为水乡功能区首个区镇公共服务“直驳”平台,带动水乡各镇为不同人群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需求提供“一站式”公共服务。

文/图:刘媚 刘庚怀

制版:朱林 邓诗君 严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