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1月份空气质量东莞排名全国第8

迎来生态环境部华南所首席科学家工作站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曾奕静 02-28 00:00

  东莞1月份空气质量进入全国前十。

  2月20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2023年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通报,东莞市1月份空气质量相对较好,成功进入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的前20位,排名全国第8名。此外,东莞还迎来了生态环境部华南所首个首席科学家工作站,未来将打造形成生态环境部系统内具有示范意义的首席科学家工作站,助力东莞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

  东莞1月份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中排名前列,背后是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努力。近年来,为提高空气质量,东莞采取了多项重要措施。

  多面强化,精准治理。强化工业VOCs企业执法,在重点防控时段共出动执法人员1694人次,检查VOCs企业5168家次,责令整改问题企业14家;强化移动源监管,全市共检测柴油车463辆次,检查非道路移动机械250台次;检测油品硫含量57个,尿素82个;检查167家加油站和3家储油库,油气回收系统运行正常;强化扬尘和焚烧面源管控,开展泥头车和沙石运输车辆检查1421次,查扣车辆82辆。开展露天烧烤、焚烧巡查1956次,共查处露天烧烤、焚烧行为38起,检查各类工地1695个次,责令扬尘防控落实不到位的施工单位整改67个次。

  此外,东莞常态化开展日、周、月空气质量研判会商,统筹组织实施4天次污染应对,引导5108家涉气企业强化减排,出动洒水车雾炮车4045车次,抑制道路扬尘,还印发实施《东莞市2023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系统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

  今后,东莞市生态环境系统将继续加强各项措施的实施,推进环境保护和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工作,为市民提供更加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

  亮点

  生态环境部华南所首席科学家工作站落户东莞

  2月22日,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华南所”)首席科学家东莞工作站(以下简称“东莞工作站”)在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大楼挂牌成立,这是华南所试点设立的第一个首席科学家工作站。

  未来,华南所将围绕东莞市生态环境保护、“无废城市”建设、美丽河湖与美丽海湾建设、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践等工作,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据了解,华南所是生态环境部直属的从事综合性环境科学研究的公益性科研机构,现有4位首席科学家。东莞工作站将围绕东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顶层设计、技术咨询、管理模式和经验总结与推介等,充分发挥首席科学家的学术引领、决策咨询和示范带动作用,开展技术帮扶、科技攻关,以及通过联合举办高端论坛等形式培养生态环保高层次人才。

  东莞工作站还将开展东莞市珠江口邻近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驻点帮扶,研究解决东莞市入海排污口排查、入海河流与近岸海域水质改善等方面重大技术问题,进一步开展并深化入海排污口“查、测、溯、治、管”工作;在滨海湾新区开展“山水林田湖海”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试点,支撑新区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开展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顶层设计、成效跟踪评估、经验总结与宣传。

  到2025年,东莞工作站将进一步完善运行模式,搭建成“对生态环境部支撑-地方管理服务-技术应用-成果转化”一体化、智慧化平台,打造形成生态环境部系统内具有示范意义的首席科学家工作站。

  采写:南都记者 曾奕静 实习生 李栩思 欧阳鑫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