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
东莞警方书写的2023年平安印记

东莞警方以锻造高素质公安铁军为保障,守护城市平安。

东莞市公安局塘厦分局组织的认亲仪式现场。
2023年,东莞平安。全市公安机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奋力推进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抓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书写东莞公安工作现代化的新篇章。
今年年初,东莞公安工作会提出要求,全市公安机关紧紧围绕东莞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总目标,聚焦“八个领域”,提升“八大能力”,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基点,以压减突出违法犯罪为重点,以全面夯实基层基础为支撑,以持续优化警务运行机制为动力,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保证,以护航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以锻造高素质公安铁军为保障。
岁末之际,笔者以点带面、择取几条线索回顾东莞市公安局今年以来的亮眼成绩,重温东莞警方书写的2023年平安印记。
警情压降提升安全感
今年夏季,东莞市公安局先后六次组织开展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纵深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
全市公安机关锚定“四个一批、四个严防、两个确保”工作目标,全警动员、全力以赴,全面落实打防管治,多波次掀起打击整治的浩大声势,全力打赢夏季治安打击整治“主动仗”,让违法犯罪分子不敢露头出手,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安全就在身边。行动期间,刑拘数、逮捕数、行拘数分别同比上升42.1%、32.6%、77.1%。突出开展隐患见底行动,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9万起,排查整治安全隐患756处。
今年以来,东莞公安持续警情压降,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感。数据显示,1月1日至今,东莞公安受理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11.18%,其中“两抢”警情下降18.69%,盗窃警情下降23.01%,诈骗警情下降7.11%。东莞110目前接警平均到场用时5分31秒,回访群众满意率达到99.9%,基本做到有呼必应,有警必接。
建设全民反诈格局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案数量多、侵害范围广,加上近年来作案手法不断翻新,对市民群众的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2023年,东莞的十件民生实事项目之一“筑牢市民安全防线”提到,要持续推进全民反诈格局建设,全力保障群众财产安全。
今年以来,东莞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围内高强度部署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推动实现全年诈骗警情同比下降。东莞公安还在省公安厅支持下,建立了广东省新型犯罪研究中心东莞分中心。同时,东莞公安还联合各商业银行、运营商及本地互联网企业,开展涉诈关联犯罪生态链条专题研究和技术探索,支撑全省、全国建模反制工作,多次获得省公安厅贺电,打击成效排名全省前列。
在“全警预警”工作方面,东莞公安对每条预警线索落实全量劝阻,资金预警后被骗率压降至历史低位,工作成效走在全国前列。
便民利企优化政务服务
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东莞公安擦亮便民利企公安招牌,创建东莞市公安机关为企服务品牌,以更加贴心的服务、更加完善的举措全力营造安全、便捷、舒适的营商环境,出台《为企服务二十六条工作措施》,搭建市、镇两级34个公安企业服务联系渠道,开发“东莞公安为企服务”微信小程序,共办结542条重点服务企业需求工单,五星好评率100%。在服务大局上做到见行见效,为东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公安力量。
在深化“一窗通办”改革模式的工作上,东莞公安扎实开展全省公安服务“一窗通办”试点工作,严格按照“前台综合窗口收件(受理),后台警种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一窗式”综合政务服务模式,持续梳理事项清单、加强综窗人财物配置、优化规范服务流程、强化支撑保障,进一步提升全市各公安综合业务区质效。今年,东莞公安“一窗通办”模式先后被公安部以成效经验推介推广,被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列入第三批基层改革创新经验复制推广。
此外,东莞公安还联合省社科院启动东莞市户籍制度改革课题研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往来港澳人才签注试点工作,加快推进东莞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建设,牵头出台《东莞市优秀制造业企业工人入户实施试行办法》,累计办理人才入户超3.6万人,全力支撑东莞市人才引进工作。
“藏蓝色”身影无处不在
在今年的“苏拉”“海葵”等多个台风面前,东莞全市公安机关迅速部署,强化警力值守、加强动态巡查、排查风险隐患,全力确保各项防汛、防台风措施落实到位,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市民总能见到,台风暴雨中,一个个逆行的身影筑起了温暖而坚固的“避风港”。
在高考现场,东莞公安全力为广大考生和家长营造“平安高考、暖心高考”的浓厚氛围。据悉,今年高考首日,东莞公安就投入了安保警力9449人次,出动车辆2846车次,开展驻地及考点安保、路线护送、交通保障等工作。
在开学季,东莞公安同样准时“报到”。开学前,东莞警方会同教育部门对全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安全检查,推进学校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提档升级。随着各中小学和幼儿园陆续开学,为做好护校安园工作,东莞市公安局党委班子成员奔赴一线督导,全面压实责任,全体民辅警各司其职,为学生安全到校保驾护航。
2023年我与东莞警察的故事
A 24年前被拐男婴与生父母相认 寻子母亲:非常感谢塘厦警方
“鉴定结论支持廖先生和廖女士是小伟(化名)的生物学父母亲,恭喜你们。”话音刚落,东莞市公安局塘厦分局组织的认亲仪式现场,顿时响起雷鸣般掌声,廖先生夫妇再也抑制不住情绪,不停地抹眼泪,他们24年的寻子心愿,终于了结了。
1999年9月,廖先生夫妇仅5个月大的儿子在东莞塘厦被拐,多年来两人持续寻子,塘厦公安分局的警员也从未放弃,保持与夫妇俩联络,不放过任何寻人线索。日前,在塘厦警方不懈努力下,廖先生夫妇和身处福建的小伟(化名)DNA成功匹配。12月25日,廖女士表示,对于后续孩子是跟着亲生父母抑或是养父母生活,“目前暂时不确定,这个事情以后再说”。她再三强调,“一定要帮我转告塘厦的警官,我们真的非常感谢他们,没有他们的话,我的儿子就找不到了。”
5个月大婴儿凌晨被拐
1999年9月14日凌晨,在东莞市塘厦镇一处工地上,廖先生夫妇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和年仅5个月的儿子小雄在工地临时搭建的住处睡下了。
凌晨5时许,廖女士起床为丈夫准备早饭,却在那小小的空间里,怎么也找不到孩子的身影。她叫醒丈夫,两人立马到派出所求助,并发动工友四处寻找,但始终没能发现小雄的踪迹。
案发后,塘厦警方连夜展开走访调查,但受当时的侦查及技术条件限制,案件侦查迟迟未有进展。
小雄的失踪给这个家庭沉重一击,不过,夫妇俩从未放弃寻找。心急如焚的廖女士甚至一个星期都吃不下东西,家里人担心她的身体状况,于是将其带回了老家。
虽然离开了塘厦,但这24年来,哪里有线索,两人就会往哪赶,在多地留下两人的寻子足迹,“这些年,眼泪都流干了,也吃了不少苦……”廖女士回忆。
寻子24年从未停歇
儿子被拐,成了廖先生一家心中无法愈合的伤口,妻子还因此落下病根。时隔多年,他们仍然执着地在茫茫人海寻找儿子的下落,而塘厦警方的工作也从未停歇。“我们和塘厦的警官有微信和电话,警官每一年都会联系我,他们一直都在想办法帮我们找孩子。”廖女士说。
当得知公安机关推动“团圆行动”,寻亲群众可以就近免费DNA采样比对寻亲,廖先生夫妇主动到公安机关采集DNA血样入库。
功夫不负有心人,塘厦警方收到系统反馈,廖先生夫妇的DNA和福建男子小伟比中了。为了核实这一线索,塘厦警方到福建走访调查,并分别联系双方到公安机关重采血样。
收到塘厦警方的消息,得知寻子有望,廖先生夫妇凌晨5点从湖南出发,驾车前往塘厦,配合血样采集工作。
与24年前那个心碎的凌晨5点不同,这次的时间点,对于二人是欣喜,是激动,是希望……
经警方对双方血样进行检测鉴定,双方符合亲子关系。
塘厦警方组织相认
消息一出,廖先生夫妇立刻充满了动力,迫不及待想要与小伟联系。另一边,民警向小伟告知他的身世,了解他的认亲意愿。
“小时候别人家都说我不是亲生的,我自己也有怀疑过……”如今,这个埋藏在小伟心底的疑问有了答案。经民警解释后,小伟得知原来自己是被拐卖的孩子,亲生父母一直在寻找他,他的内心再次掀起了波澜。
12月16日,廖先生夫妇从湖南赶到了东莞塘厦。在等待小伟的时候,廖女士说,“当时接到儿子的电话,眼泪就忍不住流下来……虽然他还没有叫我妈妈,但他听到了我的消息,还说会带女朋友来给我们看看……”
当天下午,小伟和女友坐高铁来到了塘厦,在民警的陪同下,见到了亲生父母。当塘厦公安分局民警向在场人员宣读,“鉴定结论显示,支持廖先生和廖女士是小伟的生物学父母亲,恭喜你们。”现场顿时响起雷鸣般掌声,廖先生夫妇再也抑制不住情绪,不停地抹眼泪。
这一刻,廖先生夫妇等待了太久。失散的24年,让他们和小伟天各一方。如今,在他的出生地,一家人得以相认……
12月25日,廖女士通过媒体再次向塘厦警方表达谢意,“一定要帮我转告塘厦的警官,真的非常感谢他们,没有他们的话,我的儿子就找不到了。”她透露,目前小伟已返回福建,对于后续孩子是跟着亲生父母抑或是养父母生活的事,“目前暂时不确定,这个事情以后再说”,不管如何,如今寻子的心愿终于是了结了。
B 东莞民警与环卫工互动感动全网 “警察对我们好,我就是顺手帮个小忙”
一场东莞警民双向奔赴的互动,温暖人心、感动全网。今年8月,一则关于东莞市凤岗镇两位环卫工人被民警请到屋内避暑,离开时自觉对室内进行清扫保洁的短视频在网上扩散,受到了网友广泛好评。
近日,媒体回访当事环卫工与民警。其中一位环卫工冯建国表示,他们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警察同志辛苦了!他对我们好,我们要怎么回报呢?我们就刚好顺手打扫一下卫生,也算帮个小忙。”当事民警张明利则表示,“通过这件很小的事,激励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用心用情去对待我们的人民群众。”
警民双向奔赴的善意
广东的盛夏骄阳似火,晌午的室外更是炎热。东莞市凤岗镇天堂围警务室的张明利警官,因一个小小的举动,却意外收获了大大的惊喜与感动。
8月1日中午,两名环卫工人在天堂围警务室附近街区打扫,酷暑难耐,二人坐在警务室门口的台阶处休息。这一幕正巧被值班民警张明利看到。他放下手中工作走到门外,邀请两位环卫工人到警务室一楼的调解室吹空调休息。张明利还递上了饮用水并嘱咐:“外面太热了,你们可以在这里休息。”随后便回到值班室继续工作。
处理完工作,张明利再来到调解室,眼前的场景让他既惊喜又感动——两名环卫工人已默默离去,原本没来得及整理的调解室变得焕然一新。两位环卫工人看到调解间桌面杂物较多,且摆放比较乱,两人的“职业病犯了”,一拍即合,立即分工收拾桌面,将各种物品一一摆放整齐,座椅全部归位放好,并对地面进行了打扫。环卫工将调解室的角落都打扫干净,最后关上空调、拿上垃圾袋悄悄离开。他们用自己淳朴的方式,感谢回馈帮助他们的公安民警。
全网点赞暖心警民互动
“东莞是座有爱的城市!”两人的善举,被调解间的监控设备记录了下来。视频在网上扩散,全网阅读量达千万级。
据了解,这两位感动全网的环卫工,分别是59岁的冯建国和53岁的石子收。他们是河南老乡,到凤岗已有十七八年,2014年7月两人入职东莞市家宝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工作,负责保洁凤岗镇天堂围村兴业街、村委会周边路段。说起那天,石子收回忆道:“当时警务室里面有空调的风吹出来,挺凉快的,我俩就想着在门口蹭蹭空调就好了。没想到,警察会邀请我们进去坐。”“毕竟这么热的天,他们户外工作太辛苦了。后来的事是我没想到的,一打开调解室的门,发现桌面很干净整洁,我很意外很感动。我要对他们说声感谢!”民警张明利说。
暖心小事彰显城市温度
“警察真好!我们做这行这么久了,不能给环卫工人丢人。举手之劳,不足挂齿。”石子收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仍被值班民警的贴心举动感动。
冯建国则表示,他们其实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警察同志辛苦了!他对我们好,我们要怎么回报呢?我们就刚好顺手打扫一下卫生,也算帮个小忙。现在政府很照顾我们,天堂围村的驿站就有环卫工人休息室,有水有空调,平日天气太热,我都会让同事过去休息。”“通过这件很小的事,激励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用心用情去对待我们的人民群众,关爱我们的人民群众,特别是户外工作者。”张明利说道。
暖心小事,演绎警民情深。广大网民被这一温暖故事深深打动,纷纷为这淳朴的善良点赞,为有爱的民警和懂得感恩的环卫工点赞。这件“小事”中,有民警的热心友善、有环卫工的敬业感恩,蕴含了友善、包容、有爱,彰显东莞这座城市的温度。
文:黄嘉丰 曾奕静 张咏欣 制版:黄亚岚 周全 黄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