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全区坚持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

党建“小程序”可“送医上门” “红色打卡地”有“沉浸式”新体验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蔡雯 04-23 00:00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大亚湾区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安排,及早谋划、迅速行动,不断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渠道、载体与方式,努力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实起来。

同时,该区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立足“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引向深入、落到实处。

  区纪委

  领导班子发挥好“引路带队”作用

大亚湾区纪委迅速行动,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紧扣“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目标要求,把学习党史同推动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火车跑得快,要靠车头带。为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各项部署要求落实到位,纪委机关专门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区纪委常委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班子成员主动率先垂范,带头参加学习,带头讲党课、做研讨,发挥好“引路带队”作用,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

“要工学结合、学史力行、学以致用,把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放在重要位置,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检验党史学习成效,确保学习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这是纪委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和推进会都反复强调的要求。

在各派驻纪检组、机关各室主任的案头,都放着一张“学党史·为民办实事”活动表,时刻提醒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和推动工作的“结合文章”。区纪委积极谋划,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实际结合起来,认真做好每一个举报件的登记、交办、督办、分析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信访问题。

结合调研教育业务,区纪委组织开展全区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耗材、医药器材招标采购专题调研,了解掌握制约医疗采购管理的瓶颈,对如何降低医疗采购成本、减轻群众看病负担提出意见建议。

各办案科室和监督检查室聚焦重点领域加强监督检查,关注乡村治理、资源资金、村企合作和公共服务行业吃拿卡要问题,开展教育医疗、药品价格、养老社保、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民生领域专项监督检查,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廉洁文化宣传屏公众号等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同时,区纪委将党史学习教育和廉政教育有机结合,积极做好党史学习资料的征订工作,做到指定书目支部党员人手一册,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充分利用廉洁文化宣传载体,通过廉隅书屋、电视宣传屏、LED显示屏、广告机、宣传栏、大亚湾清风公众号等,布置播放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有关宣传画、短视频,营造机关党史学习教育浓厚氛围。通过区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更新改版,开设党史教育专栏,拓展延伸党史教育和廉洁文化宣传效果,让党史学习教育、廉政教育更加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下一步,我们要做好党史学习教育效果的文章,不仅要带头抓好系统内的学习教育,还要立足职责定位,强化各级党组织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以强有力的监督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区纪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村(社区)

  “两委”班子领办民生实事300多件

近日,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纷纷以“马上就办”的状态进入实干模式,领办民生实事300多件,如集中清理房前屋后、街头巷尾的陈年垃圾,为村道加装路灯,为独居老人购置生活用品等,用“小切口”带来“大变化”,用“小成绩”撬动“大作为”。

比如,澳头街道金湾社区携手惠州市中大惠亚医院党总支,利用党建“小程序”开创“送医上门”新模式,方便社区居民在家门口看病就医,深受群众好评;西区街道开展“用心解难题·为民办实事”活动,以“来信来邮+热线电话+网络论坛+两微一端”广泛收集民生诉求,集中破解一批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霞涌街道积极谋划“百件民生实事”“百人主题党课”等系列特色活动;区两委办积极推进东升渔村环岛道路建设;区宣教局策划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5G党史学习教育体验馆,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的“红色打卡地”,吸引群众主动参与党史学习教育。

大亚湾区还重视红色资源的挖掘和运用,积极创新方式方法,特别针对青少年群体的学习习惯,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火”起来。近日,大亚湾全区中小学积极推进“红色校园”试点工程,推出了“红色电影进校园”、红色文化长廊打卡等活动,让“四史”学习融入思政课堂,如大亚湾霞涌第一小学组织师生代表聆听94岁抗美援朝老战士张运兴讲述战斗经历,通过生动有趣的党史课堂与实践活动,切实抓好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区法院

  举办“物业服务合同解读”专题法治讲座

物业服务与市民生活联系紧密。去年,大亚湾区人民法院受理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672宗,占民事案件的14%,物业服务纠纷数量、占民事案件比重均呈上升趋势,且呈现出群体性诉讼、物业服务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不足等特点。针对这一情况,大亚湾区人民法院与区房管局联手,为全区30多家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人员举办了一次“物业服务合同解读”专题法治讲座。

此次讲座是大亚湾区人民法院“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之一,由民事审判经验丰富的区法院民庭庭长周勇主讲,他围绕《民法典》涉及物业纠纷的规定,特别是在合同签订主体、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等方面呈现出的新特点,结合区法院审理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涉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法律解读。

周勇指出,从物业“管理”到物业“服务”一词之变,体现了《民法典》的平等原则。企业要加强服务意识,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提高服务质量。针对业主欠费、违规搭建、擅自改变共有部分用途等违规行为,物业服务企业应履行相应的催告、举证义务,合理管理、合法维权,促进矛盾纠纷妥善解决。周勇还就如何履行书面催交的举证责任、共用部分收益的归属、如何预防高空抛物行为、能否以停水停电的方式催缴物业费等物业服务企业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与物业服务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大亚湾区房管局负责人表示,区法院与区房管局联合举办这场讲座,旨在让物业企业管理人员加深对《民法典》相关知识的理解,引导企业规范管理行为、提高服务水平,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提供良好的司法指引。

物业服务企业管理人员纷纷表示,听了讲座受益匪浅,今后将不断加强《民法典》等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服务质量,为居民安居乐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一步,区法院民庭将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送法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切的现实生活难点、热点问题,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周勇说。

  采写:南都记者 蔡雯 通讯员 丁雪花 林友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