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供电:
以党建引领实践初心 稳中敢进开电网“新局”

惠州供电局工作人员日常维护供电设备。
之 专题
99年前,“农运大王”彭湃拎着一盏马灯翻山越岭来到惠东高潭,点燃了东江红都的革命烈火,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是全国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府成立的地方,被誉为“东江革命的红色心脏”。
先辈们敢为人先、真情为民的革命精神在南方电网广东惠州供电局全体职工中砥砺传承。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惠州供电局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企业的“根”和“魂”,在学史力行中干字当头、稳中敢进,用高质量党建引领惠州电网高质量发展,以高可靠“获得电力”绘就百年鹅城的美丽画卷。
学史力行 乡村振兴
电力赋能 革命老区焕发新时代荣光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近年来,惠州供电局落实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聚焦农村用电痛点难点,全面增强乡村电网的供电能力,持续提升农村供电服务和智能化水平,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优质电力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高潭四周高山险峻、怪石嶙峋,羊肠小径曲折崎岖,施工条件十分恶劣。有时为了定一个杆位,要反反复复走好几个山头,有时为了一两个地方供电,要架设很长的线路。
为了让革命老区用上电、用好电,惠州供电局在高潭革命老区投资建设了具备遥测、遥信、遥控“三遥”功能的配电自动化开闭所,以满足高潭镇新时代下高质量发展的用电需求。如今,电力正赋予高潭镇振兴发展的基础动力,在多年的持续开发建设下,历经百年风华的高潭革命老区焕发出新的时代荣光。
“脱贫只是起点,小康才是目标”
“要脱贫,找斌哥。”村民口中的“斌哥”是惠州博罗供电局柏塘供电所的副所长黄文斌。2016年,黄文斌主动请缨到邹光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的第一件事,就是针对群众反映的道路照明导致夜晚出行不便的问题,筹措资金、物料为村里建起了4公里的路灯线路和131盏路灯,结束了村道多年来无灯的历史。
为了改善村容村貌,他联动镇委、村委帮助邹光村开展多项基础设施改造。2019年11月25日,邹光村正式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黄文斌说,“脱贫只是起点,小康才是目标,只要大家心里有奔头,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我很有信心。”
产业帮扶成规模出效益
在龙门县路滩村,2017年,惠州供电局在路滩村村委办公楼楼顶建设的35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投运,为村集体每年增加约3万元的收入;2018年,惠州供电局结合村民种植水稻的实际,给村里建起了“念党恩”碾米厂,为贫困户又增加了一条产业增收脱贫渠道。
如今,脱贫后的路滩村已形成了“光伏发电+碾米加工+蔬果种植”等多种产业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
稳中敢进 勇担责任
防疫保电 战在一线
让人民群众用上电、用好电是电力企业的核心要义。
2021年5月31日凌晨,龙门县发布红色暴雨预警信号,部分区域供电受影响。体育馆作为县内注射新冠疫苗最大规模接种点,冰柜存储上万支疫苗,其供电可靠性成为惠州龙门供电局配电运维班周伟春心里的牵挂。为此周伟春带领先锋队队员前往体育馆对供电变压器及发电车进行检查,确保特殊天气下新冠疫苗存储点安全稳定供电。
加强涉电治理 保障群众安全
供电安全事关政治、事关民生。近年来,惠州供电局坚持安全生产“严”的主基调,多形式开展防外力破坏工作,持续加强涉电公共安全隐患治理。
在惠东县,5月末的强降雨来临前,惠州惠东供电局对近三年恶劣天气设备的受损情况做了进一步梳理,制定“惠东历年浸水区域黑点档案”,共72个设备纳入动态跟踪管理。今年上半年还对中心城区、沿海地区的7回10千伏线路中的6台电缆分接箱、3台公用箱变进行了迁移、升高基础的改造,对2处低洼地带加装防水挡板及备齐沙袋。目前惠东供电局针对山区、沿海、沿江三大片区已“量身定制”精细化应急、巡视、抢修策略,并安排党员挂点难度系数较高的线路、台区,全力应对强降雨。
新能源产业“绿动”鹅城
“双碳”目标背景下,惠州供电局全面服务能源消费方式变革,持续推进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近年来新增可量化电能替代23.85亿千瓦时,让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成为“3060”目标实现的主要力量。
“多谢帮助我们安装的水蓄冷设备,让公司一年节约了100多万的生产成本。”惠州康冠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华宾对进行电能替代效能回访的惠州惠城供电局技术人员说道。
“许多电能替代设备,国家都有给予补贴,但很多客户了解不多,会把电能替代设备当做普通电器、电机使用,导致出现虽有使用电能替代设备,但没有享受政策补贴的情况。”惠城供电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攻坚克难 勇立潮头
构造坚强电网提供能源支撑
“十四五”开局年,惠州供电局用创新实践与担当,领导带头、攻坚克难,持续加强电网建设。今年5月8日,位于惠阳区的220千伏新桥(巨力)输变电工程顺利投产送电。
220千伏新桥(巨力)输变电工程是惠州地区在“十四五”期间投产的第1座变电站,也是惠州供电局建设的首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该工程作为我市“十四五”开局的能源先锋工程,肩负着为惠州惠阳南部片区提供未来十年供电负荷的艰巨任务。巨力站的顺利投产,将有效优化区域电网结构,进一步增强供电可靠性,给人民群众带去更为稳定可靠的电力“获得感”,并为惠州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及伯恩光学、胜宏科技等大型企业的生产发展提供更为强劲的能源支撑,有力推动惠州三区四县协同发展。
“委员项目”加速推进
2020年以来,面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惠州大亚湾供电局制定了县区级局党委“委员项目”增供扩销专项工作方案,从加快电网建设、提高供电可靠性、缩短业扩时限、推广电能替代等关键任务着手,不断升级电网架构和提升优质供电服务,造就了这座世人瞩目的世界级石油炼化基地。
以优质的服务换来售电增量的新空间,大亚湾供电人走出了一条供需“双赢”路:企业缩短了生产用电时间,争取到了更大的效益;供电企业则“解放了用户”,拓展了用电增量,让用户感受到服务品质与效率的提升。
文:李鹏 何文浩 陈凌 曾韵诗 陈奕莹 陈丽莎 刘颖 杨柳青 廖伟兴
制版:田爱丽 王娟娟 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