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瓦房墙上绘2000㎡壁画 每年吸引50万名游客观赏

博罗罗阳街道观背村党支部为惠州唯一受全国“两优一先”表彰的基层党组织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诗媛 07-08 00:00

  博罗县罗阳街道观背村内的观背文化部落。

  博罗县罗阳街道观背村内的“年度乡村书店·观背新华文化驿站”和“中国改革开放40年广东图书发行业特色书店”。

  日前,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表彰400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300名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499个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其中,博罗县罗阳街道观背村党支部榜上有名,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为惠州唯一受全国“两优一先”表彰的基层党组织。

  

  涣散村后进变先进 老房“古旧变古韵”

  过去,观背村“两委”班子组织能力弱,战斗力不强,2014年被列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后,村党支部班子意识到“我们不仅代表我们自己,还代表党在基层的形象”。村党支部自此从强党性、立规矩做起,在全市率先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创新“三会一课”载体,开办“党员夜校”,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统一思想、提升能力,激发干事创业“源动力”。“现在的党支部是干实事的,大家都拥护”,这是现阶段全体观背村民对村党支部的一致评价,优秀的党支部为观背村的全面振兴提供了扎实的组织保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针对村民老瓦房荒废修缮成本高的问题,村党支部摆脱惯性思维束缚,将老房子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主动对接联系周边62家文艺团体,引进资金3000万元,将一间间废旧瓦房在原有基础上盘活改造,打造成为独具农家风情的小庭院,作为各文艺团体固定活动基地,实现了老房“古旧变古韵”、老村“旧貌变新颜”。如今,在修葺一新的瓦房墙壁上创作的约2000平方米的壁画每年吸引着近50万名游客前来观赏,带动了民宿、餐饮等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的特色产业振兴之路正在观背村欣欣向荣地发展起来,渐成燎原之势。

  

  设立文艺团体固定活动基地

  29名外出能人成村后备干部

  

  以人才为乡村振兴的基本支点,观背村把优秀村干部发展成党员并培养成“头雁”,成功实现“三个一肩挑”,从根本上扭转了原先党组织“软弱涣散”的情况。

  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党员干部凝心聚力,谋划推动“拓路大会战”“美丽乡村行动”“打造文化部落”等重点工作,赢得了民心和信任。村党支部通过落实村组干部“大储备”,吸引了29名45岁以下、全日制大专以上外出能人成功建档立卡,并成为村后备干部,这支后备队伍正成为带动村经济发展、服务群众的主力军。观背村还主动对接联系周边数十家文艺团体,让各文艺团体在观背村设立固定活动基地,各色各样文艺人才和团体的入驻,让观背村激发出新的发展活力。

  

  “垃圾”旧村焕新颜

  770米河道实行全面整治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观背村历经三次征地,大部分村民外迁定居就业,部分留守村民抱着等待拆迁的心态任由老村荒废破败,观背村慢慢变成了“垃圾村”。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民大力支持、全力配合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水环境整治等工作,在“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中拆除、改造旧建筑超3000平方米,对770米河道实行了全面整治,2.3公里的村道全部实现硬底化,原先的“垃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幸福感、获得感大幅提升。

  观背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文化振兴,组织村民学习村史、引进名家编唱村歌,唤醒村民对观背老村的乡愁记忆。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党支部邀请音乐家协会和美术家协会每周开展免费授课;将服务村民与弘扬传统文化结合,组织村内的中医馆每周免费开展体检和中医诊疗服务,一系列惠民暖心的举措,激发了村民自发参与共建共治的热情。

  

  名片

  观背村

  位于惠州市博罗县城中心区,辖区面积约0.3平方公里,下辖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8户1025人,党员38人,“两委”干部7人。近年来,观背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省文明村”“广东省卫生村”。